唐烈现在非常有挫败感。
他一向觉得自己出身唐门,又顺利拜师天下第一宗师云谷真人,甚至罹患离魂奇症,可以看见后世光怪陆离的片段,都说明他是天生的主角,不管是修道练武还是为国为民,都应该做一番大事出来!
为了避免后世身见到的“靖康之耻”不再复现,同胞百姓不再兵连祸结,他不惜从修行大道分心,认真钻研兵事,投身俗世浊流,今天之前虽然知道朝廷的腐败和文臣的无耻,但还是秉承年轻人的一腔热血充满信心,总觉得自己能做很多事。
要做大事,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自然不可能,必须在身边集结一大批忠勇智慧的同道,才有可能改变历史的巨大惯性。
但是今日刚起了欣赏“没羽箭”张清的念头,就被他口中朝廷弓箭手的灾难遭遇所打击。
若说北人的优势是战马和骑兵,宋人的长处硬找就是重甲和弓弩手。
但是且不说甲士机动性和持久力差,赢了追不上,输了跑不掉,单是重甲的价钱和打造工艺就决定了装备率低,很难有足够的规模在合适的时机出现在合适的战场上。
而宋人弓弩手的射术其实并不可能比游牧习性的北方异族更高。
宋人虽然上层重文轻武,但四周强敌环伺,民间习武之风还是甚浓。内地官府尚且不准私藏“禁兵器”,但边地却不在此限,尤其是北地边民,民间多组建弓箭社,不论家庭贫富,每户出一人……“带弓而锄,佩剑而樵”。
即使如此,苏轼评价也不过:“饮食长技与北敌同”,也就是向北方强邻学习模仿的水平而已。要知道恶邻们自古评估各部落的武力水平都是看“控弦之士”有多少,大部分妇女儿童都能开弓放箭,这可远超宋人每户出一男丁的比例,所以北人一个部落有几万人,打起仗来通常就是“有控弦之士数万”,向南进攻抢劫倒是一般以男人为主,但是宋人要反攻的话,基本人家全民都能投入防御作战。
之所以说弓弩手是宋人的长处,不过是仗着中原上国人多体量大,即使是仅仅北地边民每户一人习射,总人数也已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远超金国立国诸战常常只有三千五百战士的窘境。
所以说弓手是宋军的主体组成更为准确,时人尹洙的《河南集》中记载,马军每百人为一都,其中旗枪手13人,剩下八十多人都是弓弩手;步军每都8个刀手,16个枪手,剩下七十多人都是弓弩手。
宋军超过七八成都是弓弩手,自然是宋军的主体,主力!
而现在宋军箭手仅仅箭矢的费用最少都被文臣们吃去了八成,国贼们猖狂至此,是要军人们用天灵盖去跟敌人的钢刀作战吗?
唐烈捂脸艰难道:
“一支箭一百文,八十支箭,八千文,嘿嘿!嘿嘿!
我读史书,犹记得当年汉高祖起事前是做亭长的,俸禄还不错,一个月有一千文钱!
若是当年汉高遇到此等事,不知……不知……”
唐烈激愤之下,忽然喉头梗住,竟然失声,再也说不下去!
唐烈闭目冥想半刻,胸膛仍旧高高起伏,修心养性的一身养气功夫,此刻却控制不住情绪,一腔愤怒化为杀意,只想拔剑杀尽天下贪官污吏,还世道一个朗朗乾坤。
升真观一脉修道之人,视七情六欲为心猿意马,控制力度强一分,修为就精进一层;若是像现在般失控,却非常危险,随时有可能走火入魔。
唐烈无奈起身,沉腰坐马,缓缓吐纳,打起一套升真观的“万寿转轮客星掌”。
这套掌法名字诡异,却最善压制心魔,乃是升真观前两代有位佛道同修的大能所创,凡是修士心中起了魔念,静坐不能压制,却可以练习这套掌法,用动功伏魔,在掌法中默运佛门六道转轮大法,把魔头送入客星天庭祭炼镇压,将来御敌时再放出,是一门极其诡秘高深的绝学,传说这套掌法大成,可把心魔修成阴神,享寿万载!
唐烈这时自然不是为了练功,只是平复心绪而已,这套掌法果然神奇,打得一阵,唐烈的心神慢慢清明,恢复了一贯的冷静。
想阻挡历史的惯性,自然没有那么轻松,话说回来,若是他一个连皇帝都没有见过的年轻修士,简简单单就能改变当世几个大国的军力政治国运,这般轻松的奋斗还有何可贵?
唐烈想得明白,收掌停功,坐回张清身边:
“张将军,我对文官的贪腐,也是和你一样的气愤,但国事艰难,我辈有志男儿,不正应该迎难而上,施展抱负吗?若是自感绝望,自甘堕落,与山贼流寇为伍,岂不是反和那些国贼异曲同工?”
张清凝眉叹道:
“空口大言谁都会,我只问你,满朝衮衮诸公,都是这般贪婪,大势如此,我等山野遗民,便算再不忿,济得甚事?”
唐烈适才运功时已经想得清楚,笑道:
“我们修道人有句话叫做大衍四九,人遁其一。天道再不仁,尚且会留一线生机给生灵,何况人事。这世上岂有真正完全不可撼动逆转的大势?满朝诸公皆贪?就是铁板一块?我等只要审时度势,未必就不能分化借势,我虽未进朝堂,起码现在就知道至少有一位不会贪腐,还是朝廷里最大的那一位!
当今圣上道君皇帝会贪吗?天下疆土说起来都是他的私产,我等天下万民都是他的子民,他贪腐有什么用?是想要亡了社稷宗庙吗?
我来问你,陛下会不会贪腐?我们能不能借他的势?拨乱反正,激浊扬清真的全无机会?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屈身山贼巢穴,整天盘算着打家劫舍,算什么真正的好汉?
好男儿要斗,正该与天斗,与权臣斗,与巨蠹斗,斗他个天翻地覆,斗他个重振国势,扬威万国,这才是扬名后世的真英雄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