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们面面相觑,心中多的是疑惑。可能只有徐达、汤和以及李文忠等数位曾经见识过唐仨仁手段的武将神色有些惊惧,那“小黑屋”里面,确实什么都没有,可能最大的用处就是——隔音效果很好很好。
而在其他官员们看来,这所谓的“惩罚”似乎太过简单,甚至有些儿戏。
唐仨仁却微微一笑,说了一句:
“老朱,接下来或许得有两天,所有的官员必须待在这肖家岭,谁也不能离开,在这里等着吧,最迟两天会有结果。”
只见那小太监被推进小屋后,门缓缓关上,从外面看,再无任何动静。
“什么?还要在这里等两天?”
有年岁偏大的官员这时低声抱怨了起来,老朱只是偏了一眼,说了句:
“怎么着?有意见?”
如此再没人敢发出半点声音,老朱接着说道:
“肖家岭以前是用来‘改造’一些纨绔子弟的地方,这里伙食是差了点,但绝对饿不着你们这群人,不就两天待在这乡下么?咱陪着你们!”
然后,大明有资格站在朝堂上的这群人,真真切切的体会了一把底层老百姓的生活,虽然最多只有两天。
“等等,这洪薯,这土豆还挺好吃的....”吃晚饭的时候,一些官员居然像是发现了新大陆般惊喜道。
晚上睡觉的时候,唐仨仁让新明军那边暂时让出来几十间宿舍,每间宿舍住四到五个官员,完全足够了。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官员们还满嘴抱怨,说是跟其他一些爷们挤在一起绝对尴尬,结果进了宿舍门后惊奇的发现,这些当兵的宿舍不仅干净得令人惊喜,那被子叠的都让人舍不得打开来盖。
到了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一阵响亮的鼓声响起,这群当官的一个个都被吵醒,之后便被老朱还有徐达等人一起喊了起来,跟着新明军的几团来着一起去跑步。
这才跑了百来个呼吸的时间,大多数官员就有些扛不住了。
“废物,咱看你们全是废物!”
老朱跑在最前方,回头就是一阵骂,新明军的将士们目不斜视,只管跑自己的,他们的眼里可没有废物。
让这些当官的惊讶的是,朱标和唐仨仁,一个太子,一个侯爷,明明一开始应该算是“文官”的,居然一直跑在新明军的最前面,脚不慢气不喘的,显然大明太子爷早就已经成了一句合格的“武将”!
“没有一个合格的身体,你们有脸站在咱的朝堂上?还不如早些请辞回家养老!”
老朱的话不断的刺激着这帮子臣子的内心,一些年轻一些的咬着牙继续往前冲,年纪大一些的想冲也没机会了。
不过,人家老朱的速度虽然不快,却算是勉强跟上了新明军战士们的队伍——这个年纪能够勉强跟上,哪怕只是一小会的时间,也让人挺佩服的。
唐仨仁与朱标有些不忍,故意让所有新明军放慢脚步,毛镶更是原地跑了几步,之后干脆退到老朱旁边,以免老朱一口气跟不上他也好扶上一把。
“父皇,老唐说你这个年纪能慢跑一千米已经很牛了...所以可以休息了...”
朱标领先了圈直接追上老朱,小声的说了一句,老朱身后的武将们还好,文臣们如蒙大赦,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老朱,老朱想想觉得也是,挥了挥手道:
“所有文官坚持不下来的,可以靠到校场边上休息,别挡着我新明军将士们操练了,武将的话,天德,你们自己看着办....”
众武将一阵面面相觑,不过一看那些新明军的年轻小伙子们都没有停下的意思,他们自然没脸现在就停着,更何况太子还有侯爷,甚至队伍的最前面,不知什么时候混进了几个小小少年。
李景隆带了几个唐家铺的小娃娃跑进了队伍,现在都没有停下,这可把众武将躁得不轻,赶紧往前跑,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再次加快了脚步,誓要在太子和侯爷面前展现出自己的铁血风采。
李景隆带着那几个唐家铺的小娃娃,虽然年纪尚小,但却跑得生龙活虎,丝毫不逊色于那些新明军的年轻战士,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这几个小娃娃仿佛成了队伍中的一股清流,给这场原本有些沉闷的操练增添了几分活力与乐趣。
老朱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颇为欣慰,他知道,这些年轻的血液才是大明未来的希望。
“怎么样老朱?以后大明的早朝我觉得可以改改时间,推迟到天大亮最好,这个时间段用来搞训练啥的最好不过了。”
唐仨仁不知道什么时候靠到了老朱旁边,老朱见唐仨仁一脸的轻松,年轻就是好啊。其实老朱不知道的是,唐仨仁不想入朝为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早朝的时间实在太早了点,再往前一两个小时只能算是半夜了。
“这个提议,不错...”
老朱喝了口水歇息了一下,对于唐仨仁说的早朝稍加改动变“早操”这事,老朱确实有些心动。
“全体都有!”
就在老朱思考时,唐仨仁已经跑到大校场中间的高台上去了,拿了个喇叭出来喊了一声,所有的新明军战士整齐有序的停下列队,与老朱这边的百来号“躺着”的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目标,食堂!”
原来是可以用早餐了,肖家岭的新明军训练场足够大,食堂同样足够大,运动过后的百官们,在吃一些馒头和稀饭时,突然发现饭量变大了不少?
“不是不给诸位大人吃那些肉包子啥的,而是你们这算是头一次这般高强度——呃,的运动,所以多吃一些这馒头稀饭啥的...”
唐仨仁不知啥时候“混”到了百官的队伍里,跟朱标还有老朱离得很近,如此也算是让百官们直观的看到“仁侯”是多么的深得老朱这位帝王之心。
“洪武十年之前,咱大明的百姓一天最多两餐,而且只能半饱...”
老朱突然这么来了一句,现在是洪武十三年,三年前,土豆什么的还没有完全在整个大明推广开来,所以当时偶尔还是会有饿死之人。百官们沉默了小会,揣摩老朱突然这么来了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以后,咱们大明不会再有饿死的人了...”
这一瞬间,唐仨仁似乎明白了,身为汉家皇帝的老朱,身上其实还是有不少闪光点的,至少,他老朱远远比后世所有的掌权者都要更加真正的体恤底层的百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百官算是吃饭了,配合一些牛奶豆浆啥的也算是喝足了。就在这时,一个锦衣卫走进食堂与毛镶说了点什么。
“走,那太监什么都肯说了....”
毛镶赶紧与老朱说了,老朱脸上先是一喜,随即有些惊讶,这还没有一天的时间呢,那太监就招了?
文武百官出了食堂径直到了那“小黑屋”附近,老朱示意了一下,一个锦衣卫到小屋面前将小屋的门打开,那小太监踉跄着走出,脸色苍白如纸,眼中满是惊恐与绝望。
“这……”百官们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他们万万没想到,这看似简单的“惩罚”,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威力。
在看到老朱一行人时,那太监像是看到了救命的稻草,直接冲过来跪在了老朱面前。
“陛下,是齐泰....还有吕本...”
颤抖的声音刚刚落下,那太监便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整个人瘫软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
老朱的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在场的百官。百官们面面相觑,下一个瞬间就远离了两个大臣,正是这齐泰和吕本。
“陛下,这太监竟然胡乱攀咬!臣岂敢对陛下,对太子,对皇长孙有任何的不臣之心?臣请立即诛杀此人!”
齐泰反应过来,立即想要自证清白,吕本也赶紧跪下大呼冤枉,此时的齐泰还没有成为“建文三傻”,或许还真有可能是“一时糊涂”,但吕本,这位江南官绅新晋的权贵,若不是唐仨仁当初暗中使绊子,他的长女吕氏只怕早就是朱标的侧妃。
所以,在看到吕本时,唐仨仁一阵了然,轻声跟朱标说了句什么,然后朱标也是一脸的“原来如此”,朱标再跟老朱低声说了些什么,老朱同样全都明白了。
“朕,自问对你们江南一系的文臣不薄吧?”
老朱的自称变成了“朕”,也没有之前的怒气冲冲,反而显得很平静,如此却更加让大臣们感到恐惧,尤其是齐泰和吕本。
“罪臣是受吕本蛊惑....”齐泰这位率先将吕本给卖了,这算是直接认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