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的,有需要随时找我。
那我就不打扰了,林科长,我先走了。”
梁拉娣笑着离开。
等梁拉娣走后,林建环顾四周,发现大家都还在看他,不禁微笑。
\"这套衣服怎么样,还不错吧。\"
\"林科长,您穿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没错,简直就是量身定做。\"
这句话引得大厅里的人都笑了起来,但大家都认同这个观点。
这套衣服仿佛就是为林建量身定制的,特别契合他的气质和身份。
\"这套衣服是由东厂电焊工梁师傅亲手做的,手艺非常好。
大家要是想做衣服,可以找她,价格也很公道,一套衣服只要两块钱,或者五斤细粮票\"
五斤细粮票!
指的是可以用来换取细粮的票证。
那个年代粗粮是不用粮票的。
对在场很多人来说,五斤细粮票很宝贵,但两块钱就不同了,他们每个人的月工资都在二十块以上,包括刚加入宣传科的何雨水和于海棠。
所以花两块钱找梁师傅做套漂亮的衣服完全负担得起。
虽然有点奢侈,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美,少吃一只老母鸡也值得。
\"五斤细粮票太贵了,不过两块钱还能接受。\"
\"过年的时候花两块钱做套新衣服也不错。\"
\"别了吧,两块钱能买六斤猪肉呢,做衣服自家媳妇谁不会做啊。\"
宣传科的小楼里开始热闹地讨论起来。
不过何雨水、于海棠以及秦淮茹这几个女人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林建。
他实在太帅气了,帅到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好了,大家别闲聊了,赶紧排练。
离年底的文艺汇演只有不到一个月了,希望大家不要掉链子,把精心准备这么久的节目搞砸了。\"
\"只要演出成功,厂里会有奖励。
我希望到时候每个人都能拿到奖励,开开心心过大年,好吗?\"
\"好!\"
\"林科长放心,我们会加倍努力。\"
\"肯定不会搞砸的。\"
众人兴奋地回应着林建。
中午的排练结束,工人们各自回到工作岗位,准备下午的工作。
秦淮茹离开时,目光落在林建身上,似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沉默地转身,带着满心忧虑走向宣传科。
何雨水和于海棠即将开始广播工作,正赶去准备稿件。
最近总厂下发了一份文件,要求各分厂强化工人积极工作的精神,将“劳动最光荣”
的口号真正融入工人心里,鼓励大家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为此需要频繁撰写相关广播稿。
林建为她们设计了一个广播稿模板,类似于作文公式,虽具体内容不同,但核心思想一致。
而身为宣传科负责人的他,却无事可做,只能百无聊赖地检查工作表,上面记录了每个人的日常任务。
例如许大茂,今天下班后要去东厂放映电影《阿诗玛》。
与其他同事相比,他的工作较为特殊,因为他是专职放映员,需经常往返于钢厂及合作的公社之间。
尽管工作看似忙碌,但这职位却颇为优渥,无论去哪儿放映,都会收到不少馈赠。
“哼哼,许大茂,等你扮演黄世仁时就知道了。”
时间飞逝,转眼下午三点。
排练时间再次来临,各车间参与演出的工人换上带有各种气味的工作服,陆续来到宣传科准备练习。
他们对《白毛女》这部话剧日渐熟悉,每次排练都让人感动落泪。
林建在一旁指导,尤其对饰演黄世仁的许大茂要求极高,使他充分展现出角色特质。
在林建的指导下,许大茂的表现愈发出色,仿佛就是黄世仁本人。
三个小时悄然过去,排练结束,工人们各自散去用餐。
林建端着饭盒径直前往丁秋楠的宿舍,给她送去晚饭,并递上一杯灵泉水,帮助她提升体质。
晚饭后,丁秋楠用餐完毕,林建便打算离开,他并无留宿之意,否则丁秋楠的假期可能又要延长。
返回宣传科办公楼时,林建正准备推车下班,却发现何雨水、于海棠和于莉三人相伴从食堂回来,刚好挡住了他的路。
“林科长,您急着下班吗?能否抽出一点时间,让我姐姐来面试一下?”
于海棠带着讨好的笑容问道。
站在她身旁的于莉显得有些紧张,不安地注视着林建。
林建微微一笑,不急于一时,点头同意:“行,到我办公室谈吧。
海棠和雨水就在楼下等我们一会儿,不用跟着上来。”
听到这话,于海棠顿时喜形于色,而她身边的于莉却莫名感到心慌。
甚至觉得林建脸上的笑意都变了。
特别说明:于海棠笑得甜美,看向于莉说:“姐,按我说的做,跟林科长进去吧。”
于莉虽笑着点头,内心却隐隐觉得不对劲,总觉得林建的笑容有些异样。
林建并未多想,只想看看于莉有何本事,若一无所长,留在宣传科又有何意义,扫地擦桌?
“跟我来。”
林建说完转身进入办公楼。
于海棠推了于莉一把:“姐,快跟上。”
于莉这才回过神,紧跟林建。
此时正值下班时刻,晚饭后办公室基本无人。
天已渐暗,楼道内昏黄的小灯亮起,走在里面让人有种莫名的不安感。
尤其于莉跟在林建身后往黑暗深处走,越走越紧张。
咔吧!
林建打开办公室门,点亮了室内的灯光。
光明重新洒落人间,于莉内心的不安也随之消散。
\"坐吧,于莉,不用紧张。
我只是想问你几个问题,看看你能做什么。
\"
林建一向不喜欢给客人倒水,无论谁来他的办公室,他都不会起身递茶。
他一屁股坐下,往后一靠,摆出一副悠闲的模样。
于莉小心翼翼地坐在林建办公桌对面,显得格外拘谨。
【于莉紧张度+10】
\"林科长,我虽然没上过高中,但小学毕业时成绩还不错,平时也喜欢看书,认得不少字。
文字方面的工作,我应该能胜任。
\"
于莉的声音微微颤抖,可以看出她十分紧张。
有些人天生心理素质较弱,在正式或严肃场合容易紧张,导致身体发抖、声音发颤,这是正常的反应。
听完于莉的话,林建心知肚明,看来于海棠已经把今早他大显神威、赶走张二河以及两位文职员工的事告诉了于莉。
其实也不一定是因为于海棠说的,于莉和于海棠同住一间宿舍,可以听到工厂广播。
午饭时,于莉特意询问于海棠,得知整件事的详细经过。
这时,于莉再也不会将林建视为普通同事。
副科长说赶就赶,那两名工人被要求离开,就真的离开了。
失去工籍!
从此以后,这两人除了回村务农或到公私合营的店铺打工外,再无机会进入国营工厂工作。
在这个人人渴望铁饭碗的时代,他们的生活将变得非常艰难。
于莉下意识将阎解成与林建比较一番,随即觉得好笑,阎解成怎能与林建相比?除了年纪稍长、多拉了几十年的屎,阎解成在哪方面能胜过林建?
\"文字工作,这本书你看看,读出来。\"
林建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是轧钢车间的安全手册,记载了工厂车间内的安全准则,条目详尽。
书中没有生僻字,用来测试于莉正合适。
于莉接过安全手册,翻开第一页开始朗读。
虽然有些断断续续,但并非因为不识字,而是因为她太紧张了。
林建示意于莉站起来读课文,这种感觉有些像老师让学生读书。
他注意到,那些不常大声朗读的人和专门练习口语的人相比,读出来的效果完全不同。
于莉读了两页后,林建点了点头。
“不错,虽然有些结巴,但你又不当播音员。
现在,从这篇文章中挑出错误并改正。”
林建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旧稿纸。
这是宣传科早期的文件,具体是谁写的已经无从知晓,但上面的问题不少。
因为所有文件都需要存档,这张稿纸不能丢弃。
他又给了于莉一张新纸和一支铅笔。
于莉仔细看完文件后,感到紧张。
她只发现了几个明显的错误,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地方。
几分钟后,办公室里响起她的声音:“林科长,我写完了。”
于莉双手递上稿纸,放在林建桌上。
林建扫了一眼,眉头微皱。
“莉姐,我们是邻居,我就直说了,你的文字能力还不够,文职工作恐怕不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