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兄弟一行人到了都城,家里的灵堂早布置好了,王雷夫妇先去吴王府报了丧,回来就披麻戴孝的,给母亲守灵。
王院长去了一趟福寿山,请风水先生给择了一处好地方,准备建王家祖坟。刚好建造福寿村的工人都在,拉出一部分先修坟地。准备新丧加迁坟,把王御史这一辈的坟都迁过来,王子安的坟也要这次迁过来。其他的人,就由各家自己决定要不要迁过来。
王元娘住到自己的宅子里,先选一个聪明的小鼠,许给一小盆黄豆,让它脚上带个纸条给刑部大牢的王尚书。纸条用得是长孙家的秘文,即使被人截获,也未必能看明白。即使看明白了,也没什么出格的内容。就几句话,大哥,老实呆在刑部大牢,不要急着出来,外面的事由妹妹处理。
王尚书住的牢房算是干净的,一个单人木板床,上边还有一个小草枕,一条薄被子。床边有一张小方几,有水碗和水壶,还有笔墨纸砚。这已经是慈孝贤妃授意,特别厚待了。牢房条件就这样,牢房都是泥土夯筑,耗子是能进来的。
那只小鼠看着王善先的画像一天了,总算有点印象了。它为了黄豆也是拼了,从地下纵横相连的鼠道中找到了王尚书的牢房,累得半死。
王尚书看着一只小鼠对他吱吱叫着,伸出前脚给他看。王尚书自然知道妹妹的能耐,猜测可能是妹妹的手笔。从桌上拿了一块蒸饼给小鼠,把它前脚上的纸条解下来,看了一眼。写了一个纸条绑回原处,就回一句话:悉听尊便,哥都配合。
王善惜收到回信,心里有数,估计他哥条件尚好,还有笔墨纸砚使用,肯定是优待的。知道皇家不是真心要杀大哥,心里暂时放心了。
王元娘模模糊糊地感觉道,青青和它的孩子或许不一般,是被天道宠爱的一族,有青蛇坐镇,福寿山才会名副其实,小北山和潜秀山才会风调雨顺。就算是一种心理暗示,对一个家族的团结和信心,也是好的。
她让青青出空间召唤二青它们,想让二青去小北山驻守,三青去福寿山坐镇,四青将来去潜秀山驻守。
让王一和负责,在小北山选一处风水宝地,水源丰盛、背风向阳、景色优美,修一处神祠,供应蛇神,以求风调雨顺。
让王霆负责,在福寿山的水源最好处,福寿书院的旁边修神祠,供应能佑护王氏一族的蛇神。
王尚书还在刑部大牢,曲夫人尸骨未寒,王雷夫妇在家守灵。王家的护卫和仆婢有点惶恐,只能唯元娘小姐的命令是从。
王元娘在青衣山见到二青、三青、四青时,吓了一跳。几年不见,这三个家伙体型怎么这么大,这还是蛇吗?说是巨蟒还差不多,要说是龙也有人相信呢。三条蛇还认识王元娘,很亲热的用舌头舔王元娘的脸,二青还想让青衣君骑到它的背上。
它们见了青青,探头过来用头拱了一下,表示亲热,青青使劲呲它们,没看老娘还伤着吗,滚一边去。
王元娘问二青:“都去什么地方了?你这么大身躯,吃什么为生,能吃饱吗?”
二青也叹气:“青衣山太小了,吃不饱,二青到蜀地大山里,勉强能吃饱。不过,当地人很害怕,总想把二青赶跑或者弄死。”
三青到了江浙的山里,本来还好,有很多鱼和蛙类吃。这两年发大水,粮食欠收,人们也抓鱼蛙吃,它有些吃不饱了,而且那些人看到它也是害怕得很。
四青在滇地的大山里,抓些鼠类和蛙类为生,也是过得艰难。它回来的这一程,都是万分艰难,夜行昼伏,饿的够呛。
王元娘叹口气:“那你们不早点回来,空间里有的是吃的,何必在外界受罪?”
二青沉默了,它不能告诉王元娘,青青是女娲后人,它可以住在女娲幻化的芥子珠里。而扶摇身上有伏羲的血脉,只是血脉传到现在,已经很稀少了。就是这样,也只有青青能生下扶摇的后代。
只是这些后代,雌性能长期活在娲皇的怀抱里受庇护,雄性却要自己讨生活,这是娲皇当年的指令。王元娘是凡人,寿命有限,说给她也未必相信,也没有必要知道。
王元娘说了自己的打算,三条蛇沉默一会儿,同意了。有人奉养,当然好过自己讨生活。它们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风调雨顺的本事,应该是没有吧,要不然,江南怎么发大水了呢?王元娘也不清楚,反正就是直觉上让它们安置在王氏的地盘,互相帮扶吧。
小北山的神祠最先修好,就一个大四合房,前面是一个大殿,弄了蛇神的雕像。当初为了这个雕像,让王一和看了一眼二青的样子,把王一和吓得头皮发麻,一直以为是龙呢。拿了王元娘给的二青画像,请巧手匠人雕好了像,设了香案,上了供品。
殿后是一口深井,水不深,侧面有一个地道直通后面山上,二青闷了可以从这里去后山转转。井里面竖了一根上好的石化阴沉木,二青平日可以盘踞在上面休息。
井上盖了一个小亭子,一为了掩人耳目,二为井里搭阴凉。塔边种植了一圈蛇桑,是为了防蚊虫来骚扰。
神祠院里种满各种兰草、绿萝,布置成蛇类喜欢的环境。约好平均十五天左右,投一只上好的羊喂养二青。
说也奇怪,神祠开光的那天晚上,二青进入深井。天空就闪过雷电,隐约有雷声传来。众人吃了一惊,还没过青龙节呢,哪来的雷声啊?
后半夜,下了一场雨加雪,众人更是深信不疑,这是蛇神带来的天象。
之后,福寿山的神祠也修好了,三青入驻之后,也有电闪雷鸣,大雨纷飞,众人皆惊。
因为曲夫人的丧事没办完呢,潜秀山暂时没人修神祠,四青也只能暂时呆在空间里,天天缠着青青。把青青烦的,见了小儿子就呲牙吐气的发脾气。
过了上元节,皇帝赶紧把高平王遣去封地,这个惹祸的东西,看着心烦得很。各部恢复了正常,该上朝上朝,该上衙上衙。只是人们都背后在议论礼部王尚书家的事,一大半人还是蛮同情王尚书的。同情归同情,还是要离王家人远一点,观望一下皇帝的态度再说。
渤海高氏本来来犹豫要不要退亲,现在看王家落难,他们可不想跟王家有牵扯,就同意了退亲。王家给的那部分聘礼也不愿意退还,只退还了婚约和信物,说王家违抗圣意犯罪,耽误了他们家姑娘,要赔她家姑娘的损失。
渤海高氏这种行径很让人看不起,两个媒人也觉得面上无光,淳于大人只骂不要脸。搞得高蚑大人捂着脸,先告辞了,发誓以后再不管本家的破事。
王霆苦笑:“淳于伯父,无所谓了,婚前能认清一家子的嘴脸,比过门后再闹强多了。也没有正式纳征,不过一两万贯的财物。王家虽不富裕,也没放到眼里。”
慈宁宫里,皇帝按着太阳穴,问道:“王善先还是没有吐口?他犟个什么劲呢?胳膊还能拧过大腿去?难不成还指望着朕跟他低头。”
说完了咳嗽几声,让人把太医配的药丸拿过来,这几年天灾不断,儿女们还不省心,他时常有眩晕与头痛的症状,太医认为肝阳上亢,痰湿内阻,气血不足。配了些丸药,还得增强锻炼多活动,让全身气血运行。
偏偏几个旱灾严重的灾区发生了民变,几个刺史郡守纷纷上书,要求朝廷拨救济款和粮草赈灾。滇东北又发生了冲突,南诏段辉部扣留了吐蕃运过来的牛羊,却没有发茶叶过去,两族干起来了。吐蕃搂草打兔子,把路过的东陈国土也洗劫了,蜀南的驻军与陇右的部分驻军都上书要开战。皇帝天天忧心,病情一点也没好转。
王善惜配的药方给了王元娘,元娘斟酌着,又在药中加了一些罂粟和附子。弄成跟太医丸药外形相似的样子,趁着太医换方子之季,王元娘利用芥子空间,到皇宫调换了皇帝服用的丸药。
这些丸药吃下去立竿见影,附子虽有毒,却能镇痛,罂粟能让人精神集中,头脑兴奋,弱化疲劳,也能止痛。只是用的时间长了,会掏空人的身体,让人产生依赖性。本身就有基础疾病的人,早晚危及生命。
高平王的王府是当地一处大地主的豪宅,座落在城市的最北端,自去年年初被官府征用,只象征意思地给了一笔钱。随后开始修整,整得富丽堂皇,高平王一向唯我独尊,人没到任,就让当地郡守把周围二十里内的居民都赶走,他要逐渐扩修王府,修建园林。
高平王刚到封地,高平王妃兰氏收到父亲的来信,说自己生病了,高烧不退。兰氏犹豫再三,还是向高平王要求,要回安城看一眼阿父。高平王一向不喜欢兰氏,嫌弃她粗俗要强,不让他跟侍妾鬼混。如今她要回娘家,他是乐意至极,赶紧打发王妃走了。
王元娘带着芥子珠已经在王府附近待四天了,一来调查高平王府的格局,二来寻找合适的机会。这是皇子,又是在这个节骨眼,总不能用狙击枪直接干掉吧,那可能会让人往汝南王氏身上联想,还是准备利用天劫的假象。
世人都说坏人要遭天遣,天打雷劈比凌迟腰斩更让人鄙夷。多少年后,还会有人提起某某坏事做绝,被雷劈了。
王元娘不是神仙,不可能操控天雷,但她有神奇空间。她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个人的力量,她可以借助空间里之前历代的主人的能力和库存。
她跟英英商量过了,希望它帮忙找出或制造出一种有雷霆效果的武器,比如上次用过的烈性炸弹之类的东西,冒充天雷,炸毁高平王府。
英英不愿意,王元娘许诺,她离开人世之前,会把青衣君祠转移进空间,她要是没了就送给英英管理。青衣君祠的牡丹王经过一年年精心养育,一定会特别漂亮,英英喜欢一切漂亮的东西,这个应该会喜欢。代价不过是除掉高平王这个坏透膛的郡王,难道不是个好交易?
英英听说有牡丹花王,这才阴转多云,勉强答应了。领王元娘到了那个武器专家的实验室,里面有个隐蔽的小仓库,里面有一些导弹和火箭炮。东陈国这里没有卫星,导弹射程太远,还需要制导雷达,在这里暂时使用不了。
不过,手持单筒改良型火箭炮还是可以用的,威力堪比炸雷,射程达三五十里都没问题。王元娘在空间跟着英英学了两天,也是这种武器皮实好用,操作简单,基本上是会使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傍晚,天空中隐约有闪电,过后就有闷雷在远处响起,正是过年后第一个雷雨夜。今日是青龙节,又刚好有雷雨,正是个好时机。后半夜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一般情况下,初春还真没这么大的雨,可能是天遂人愿吧。
王元娘在离王府十里开外,用望远镜看准了王府的布局,架好炮筒,对着主建筑连开了三发火箭弹,把主楼炸得粉碎,周围的建筑也受到冲击波震动,全都倒塌了。
王元娘也是第一次用这种先进的武器,惊得目瞪口呆,这也太厉害了,跟雷劈似的,比那还精准,威力还大。她赶紧躲进芥子空间,杰哥带着远远地飞走了。
当噩耗传到都城,皇帝气地吐了一口血。当地郡守居然上书说是天罚,青龙节当晚,青龙抬头,天雷连发数下,把高平王府几乎夷为平地。
第二日当地官员赶到救人,扒开断壁残垣和破碎的砖瓦,府中佣人死了五六个而已,其余带伤,或轻或重。只是高平王的主楼被天雷劈得粉碎,高平王只剩下骨肉碎片,几个侍妾与婢女也跟着尸骨无存。
皇帝知道,天罚,这两字非常沉重,只有罪大恶极的人才会有此劫。小十四虽然混了一点,也不至于天怒人怨到如此地步吧?难道是王家人动了手脚,可能吗?皇帝摇头,不大信。
王善先从正月初一到现在一直关在刑部大牢,根本不可能布局。就算他能耐,除夕宴妻女出意外,他不可能提前预知。正旦日一早就跪在宫门外,这么短的时间,又是夜里,根本来不及调动暗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