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被诬陷的那一个,阮玉却笑容欣慰。
“以前都是我帮助农场建设,但今天在我被污蔑陷害的时候,乡亲们也同样的帮助我,信任我,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建设,我相信大家如果一直这样团结的话,大荒的农场一定会越来越好!”
“好!”
王大妈带头啪啪鼓掌起来。
有了王大妈的带头,刚才还有些心虚的乡亲们,此时被带动的也有些感动起来。
虽然一开始确实是信念有些不坚定,但除了吴老头犯蠢说了句不该说的,其他人这不都没对阮玉做什么呢,后面也替她说话了。
而阮玉这姑娘也不计较这些,只记得他们的好,这让大家都十分感动,对阮玉的愧疚里又多了几分信任和喜爱。
就连马场长和农垦局的人都没预料到,事情的转折居然如此之快,从一片骂声变成了一片叫好声。
但是这也恰恰证明了,阮玉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知青,能为农村建设带来好处。
农垦局主任对阮玉的印象很好,以往见到的那些年轻人,稍微有点成就就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说话恨不得都鼻孔朝天,和领导说话又奉承。
但阮玉从始至终都没表现出任何的傲慢或者奉承,甚至在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她仍旧能保持冷静,淡定面对,这样的人做事情很稳定,让人不自觉的放心。
农垦局主任难得朝阮玉露出一抹善意的笑容道:“小阮知青领导能力很不错,未来要能留在大荒地农场发展的话,农场的未来绝对不会差。”
阮玉含蓄地笑了笑道:“都是在马场长的带领下,咱们农场才能越来越好,没有上面的决策,我们这些办事的也不能将事情办好。”
她没看马场长的脸色,都能感觉到身边明显不高兴的气场。
当着他的面夸她,亏得农垦局主任还是个主任,完全是将她架在火上烤。
和马场长一起把农垦局的人送走的时候,马场长还用眼神意味深长地瞥了她一眼,然后扭头就回了场部办公室。
阮玉无奈地叹了口气。
因为方家两兄弟在养殖场里搞破坏,里面有点乱,大家伙都自发地帮着收拾起来,完全就是一派和谐的画面。
“我娘在这不?”
就在大家忙活得正起劲的时候,一道男人的声音传来。
阮玉此时就在门口,听到声音朝对方看去,就看到一家三口站在那张望,身边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行李。
“哟,是二牛和二牛媳妇孩子!王嫂子,你家儿子回来咯!”
有认识这一家三口的乡亲立即朝着里头吆喝起来。
紧接着王大妈就从里面跑了出来,看到王二牛的时候,满是惊讶和惊喜:“二牛,你们不是去县里谋生路去了吗?咋都回来了!”
王二牛一见到王大妈,就赶紧让女儿喊奶奶,憨笑着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街道让咱们回来的,说农场这边缺年轻人,我跟媳妇一寻思,孩子在县里也不开心,就一起回来了。”
这是大荒地农场第一个回来的年轻人,登时就有不少人来围观。
王大妈高兴得不行,还把阿彩拉了过来,跟王二牛他们认认人。
王大妈老伴去世得早,就生了一个闺女一个儿子,闺女嫁了人几乎都不回来,身边也就这一个儿子陪着,儿子能拖家带口回来,王大妈比谁都高兴。
王二牛和王二牛的媳妇都是老实人,瞅着自家娘收养了个孙女也不生气,还笑呵呵地从口袋里掏出两毛钱给阿彩,算是见面红包。
阿彩在王大妈家里很懂事,王大妈也特别喜欢阿彩这小姑娘。
王二牛的归来,让农场其他人的心里都跟着寻思起来。
王二牛都收到了街道的通知,那他们的子女肯定也都收到了,那他们也不知道会不会回来。
农场的这些老人其实心里明镜儿似的,都知道家里如果留不下人,未来这个地方迟早会被荒废,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家乡成为一片废土。
但地里种不出来东西,他们总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让孩子饿死在这里。
在这样的纠结情绪下,他们既希望孩子回来,又希望孩子们在外面好好生活。
身为这件事情的倡导者,阮玉当然是乐见其成。
她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有的年轻人归乡建设。
也正如阮玉预料的那样,当广播里播放出第一首歌《东方红》的时候,陆陆续续的其他家的年轻人也都坐着牛车或者驴车回来,无一例外,全都是接到了街道通知。
黄主任办事情确实很靠谱,话刚说完行动就起来了。
劳改队那边的工作量已经达到了负荷,早就快撑不下去了,都是咬牙硬撑着,毕竟人家虽然是劳改犯,但同时也是人,每天超负荷的干活,谁也吃不消。
阮玉眼见着农场的年轻人回来了有一半左右,找王干事把分工的事情商量了一下,还是按照工分制来干活。
原本阮玉是想要走承包制,这种想法在江野跟她说的那番话后,就彻底打消了。
江野说:“国家没有这项政策。”
阮玉恍然间才想起来,土地承包被认可还是在一九八零年,八二年才全国推广,最早的分产到户也是在七八年小岗村,可现在才七六年,全国各地都是集体生产。
脑子里装了太多东西,一不小心就弄混了。
然而当她掀起眼帘,目光无意间和江野幽暗深邃的目光对上时,不知道为什么,心跳不自觉地漏跳了一拍,有一种莫名的心悸感。
江野俯下身,凑到阮玉的眼前。
“你知道吗?刚才说土地承包制的时候,你的样子很平静,好像这件事情已经见过很多次了一样,小阮知青,你能告诉我,你到底是从哪里见过吗?”
江野的一双眼睛里充满探究。
他私底下调查过阮玉,孤儿,被养父养到十八岁,就嫁给了林建国,之后就一直生活在军区里。
她唯一的眼界,就是村里和军区两个地方。
那么,她又是怎么知道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