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耳进阶,系统升级】
建阳城外,白耳营内旌旗猎猎,训练声不绝于耳。经过一年的发展,赵信已拥有五千精兵、三座县城,并在闽北站稳脚跟。随着战功积累与信仰点增长,某日清晨,赵信正在校场巡视,忽然耳边响起系统提示音:
“恭喜宿主,累计战斗胜利10次,信仰值达到500,系统等级提升至Lv.2。”
“解锁新兵种:白耳重甲兵、白耳长枪兵。”
赵信心中一震,立刻查看新兵种属性:
白耳重甲兵:防御极高,适合正面冲锋与守城;
白耳长枪兵:擅长对抗骑兵,阵型严密,攻防兼备。
他意识到,自己的军队终于迈入了新的阶段。
【南下探路,初遇岳家遗脉】
为了进一步扩张势力,赵信决定南下探查广东一带局势。途中,他听闻一处名为“岳溪村”的地方,隐居着一支神秘的家族,自称是岳飞旧部后裔,世代习武,忠义传家。赵信心生敬意,亲自前往拜访。村中族长名唤岳世雄,年近五旬,身形魁梧,手持一杆长枪,目光如电。他见赵信年纪轻轻却谈吐不凡,又得知其志向与岳家军一脉相承,不禁动容:
“先祖岳武穆曾言:‘还我河山’。如今你既有此心,我岳家儿郎愿随你出山,共赴国难。”
赵信大喜,当即设宴款待,并提出共建“岳家枪阵营”的构想。
【组建岳家枪,融合白耳体系】
岳家村共有壮丁三百余人,个个精通枪法,善结阵势,尤其擅长“岳家枪阵”,以七人为一组,配合紧密,攻守自如。赵信将他们编为独立部队,命名为:
“岳家枪营”
并任命岳世雄为统帅,设立专门训练场地,结合白耳兵战术体系进行整合:
白耳长枪兵负责前排列阵;
岳家枪兵穿插其中,形成纵深;
弓弩手与斥候提供远程掩护与情报支持。
短短数月,“岳家枪营”便成为赵信麾下最强步兵力量之一,屡次在野战中击溃元军骑兵,名声渐起。
【首战岭南,收复梅州】
广东南部,梅州城被一股元军残部占据,百姓苦不堪言。赵信决定以此地为突破口,展开南征。他亲率八千大军,分为三路:
白耳轻步兵与斥候先行侦查;
岳家枪营为主力,正面压上;
白耳弓弩手设伏高坡,压制敌军火力。
战斗打响当日,岳家枪阵迎面冲杀,白耳兵紧随其后,箭雨倾泻,元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最终大败。梅州光复,百姓夹道欢迎,赵信发布告示:
“靖汉之兵,只为保境安民;岳家之枪,誓与百姓同生死!”
此战之后,南方抗元势力纷纷响应,更多义军前来归附。
【地图扩展,建立南方联盟】
赵信趁胜追击,继续南下,连克潮州、惠州等地,兵力增至一万五千人,控制区域扩大至闽粤交界地带。他在各城设立“靖汉行署”,推行屯田制、修筑城墙、设立哨所,稳固统治基础。同时,他派遣使者联络湖南、江西等地义军,提出“南方联合抗元计划”,试图构建统一战线。
“一人之力终有限,万众一心可破敌。”
【尾声:白帝之势,渐成燎原】
随着岳家枪营的建立与南方地盘的拓展,赵信的声望再次飙升。昔日那个布衣少年,如今已成为江南最具实力的抗元领袖。他站在梅州城头,遥望远方,心中默念:
“今日之基,不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岳武穆虽逝,但忠魂未灭;吾虽非岳家血脉,却愿继承其志。”
“待我整顿兵马,挥师北上,必使胡虏尽退,山河重归!”
风起云涌之间,一个新的时代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