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墨带着军队一路南下,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南方的旱灾如同一头猛兽,肆虐着大地,起义军在饥饿与愤怒的驱使下,声势愈发浩大。
楚墨坐在马上,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他深知此次平乱任务艰巨,稍有不慎,这大好江山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与此同时,北戎营帐内一片忙碌。
北戎首领看着边关的地图,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
“哼,楚墨那小子去了南方,此时边关兵力必定空虚,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
他大手一挥,下令增派更多的兵力前往边关。
宁王在边关收到北戎增兵要进攻的消息,心中一紧。他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各位,北戎此次来势汹汹,我们必须死守边关。如今兵力有限,大家可有什么良策?”
一位将领站出来说:“王爷,我们可以加固城墙,多准备些守城的器械,以逸待劳。”
宁王点头,“此计可行,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防守,得想办法主动出击,挫挫他们的锐气。”
京城内,沈若也没闲着。
她整日在朝堂上与大臣们商议应对之策,同时派人加紧追查京城内的奸细。
那些奸细如同鬼魅一般,隐藏得极深,始终难以找到线索。
这一日,沈若正在后宫与宫女们讨论京城的情况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
“皇后娘娘,京城内的几家粮店被人纵火,粮食被烧了不少。”
沈若心中一惊,“这定是北戎奸细所为,他们是想扰乱京城的民心。”
她立刻下令加强对粮店和其他重要场所的守卫,同时开仓放粮,稳定物价。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朝堂上,一些大臣开始指责宁王在边关私自调动军队,说他有谋反之心。
楚墨远在南方,无法及时处理此事,沈若不得不站出来应对。
“各位大人,宁王在边关是为了保卫国家,他的功绩大家有目共睹。如今北戎增兵攻打,正是需要宁王时,大家不应在此时妄加揣测。”
可那几个大臣却不依不饶,“皇后娘娘,宁王擅自调兵本就违反了军纪,如今又有人传言他与北戎勾结,此事不得不查。”
沈若气得脸色铁青,“无凭无据的传言怎能轻信?若此时怀疑宁王,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朝堂上顿时争吵起来,沈若感到无比的疲惫和无奈。
退朝后,沈若回到后宫,独自坐在椅子上发呆。
她担心楚墨在南方的安危,也忧虑宁王在边关的处境,更害怕京城内的奸细会再次作乱。
就在她心烦意乱的时候,一名宫女来报:“皇后娘娘,宁王派人送来一封信。”
沈若赶紧打开信,信中宁王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同时也提到了朝堂上的传言,希望沈若能帮他澄清。
沈若看完信,心中更加坚定了支持宁王的决心。
她立刻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南方给楚墨。信中详细说明了朝堂上的情况,希望楚墨能尽快处理此事,稳定人心。
南方,楚墨正在营帐内研究如何攻打起义军的营地。他收到沈若的信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这些大臣真是糊涂,在这关键时刻还搞内斗。”
他立刻写了一道圣旨,派人送回京城,严厉斥责了那些指责宁王的大臣,并表明了对宁王的信任。
京城的大臣们收到圣旨后,虽然不敢再公开指责宁王,但私下里的议论却从未停止。
沈若知道,要想彻底平息这场风波,还得靠宁王自己的表现。
边关,宁王得知朝堂上的传言后,心中十分愤怒。
“我一心为皇朝,却遭人如此猜忌。”
他决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忠心。他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偷袭了北戎的一个营地,烧毁了他们的粮草和营帐。
北戎被打得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消息传到京城,沈若心中大喜。
她在朝堂上再次提及此事,说道:
“各位大人,宁王在边关奋勇杀敌,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我们不应再被那些不实的传言所迷惑,而应齐心协力,共同对抗外敌。”
大臣们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北戎首领得知营地被偷袭后,气得暴跳如雷。
“宁王,此仇不报非君子。”
他立刻重新部署兵力,准备对边关发动一场更猛烈的进攻。
南方,楚墨也迎来了一场硬仗。
起义军占据了有利地形,楚墨的军队多次进攻都被击退。
楚墨看着伤亡的士兵,心中十分焦急。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想个计策。”
他召集将领们商议,一名将领提出:
“陛下,我们可以派一支小部队从侧面绕到起义军的后方,前后夹击,或许能打破僵局。”
楚墨觉得此计可行,立刻下令执行。
就在楚墨准备发动总攻的时候,京城又传来一个坏消息。
沈若在追查奸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原来,那些在朝堂上指责宁王的大臣背后,竟然是楚墨的一位皇叔在指使。
这位皇叔一直对楚墨的皇位心怀不满,想趁机制造混乱,夺取皇位。
沈若得知此事后,心中一惊。
她立刻派人严密监视皇叔的一举一动,同时写了一封信送往南方给楚墨。
楚墨收到信后,气得咬牙切齿。
“这个皇叔,竟敢如此大胆。”
他决定先解决南方的起义军问题,再回京城处理皇叔的事情。
京城内,皇叔得知沈若已经发现了他的阴谋,心中十分恐慌。
他决定孤注一掷,发动一场政变。
他暗中联络了一些对楚墨不满的大臣和军队将领,准备在楚墨回京城的路上伏击他。
沈若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她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决定加强京城的守卫,同时派人通知楚墨小心提防。
楚墨在南方得知皇叔的阴谋后,冷笑一声。
“他以为这样就能得逞吗?朕倒要看看他有多大的本事。”
他重新调整了军队的部署,加快了平乱的进度。
在楚墨的指挥下,军队终于成功地打破了起义军的防线,起义军纷纷投降。
楚墨平定了南方的叛乱后,立刻率领军队赶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