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听闻李勇军队损失惨重的消息,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
楚墨猛地一拍桌子,龙椅都跟着晃了晃,出声:“可恶!这北戎敢如此猖獗!”
沈若心急如焚,大脑飞速运转,出声:“陛下,当务之急是稳定边关军心,再想办法扭转战局。”
楚墨双眼通红,说道:“朕即刻再派军队支援边关,定要让北戎付出代价!”
这时,一位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来,出声:“陛下,如今国内粮草本就供应紧张,再增派军队,粮草恐难以为继啊。”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楚墨眉头拧成了麻花,出声:“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边关将士陷入绝境?”
沈若咬了咬牙,出声:“陛下,粮草之事我来想办法。眼下先派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前去边关,稳定局势。”
楚墨思索片刻,出声:“那就派副将王虎前去,他作战经验丰富,应该能稳住局面。”
王虎领命后,立刻快马加鞭奔赴边关。沈若则在后宫四处奔走,召集能工巧匠,商议开辟新的粮草运输路线。
沈若满脸焦急,沈若:
“各位师傅,如今我朝危在旦夕,还望大家集思广益,找出一条能绕过北戎埋伏的运输路线。”
一位老工匠摸着胡子,出声:“皇后娘娘,据我所知,西边有一条山间小道,虽然崎岖难行,但少有人知,或许可以一试。”
沈若眼睛一亮,出声:“好!就派人去探查这条小道是否可行。”
就在大家为粮草运输路线忙碌时,楚墨又收到一封密信。他看完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双手颤抖着将信递给沈若,“若儿,你看看。”
沈若接过信,上面写着:京城内有奸细与北戎勾结,欲在关键时刻里应外合,助北戎攻破京城。
沈若倒吸一口凉气,“陛下,此事必须尽快查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楚墨怒目圆睁,出声:“立刻全城戒严,挨家挨户搜查,一定要把这奸细找出来。”
一时间,京城内人心惶惶,士兵们挨家挨户地搜查,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与此同时,边关的情况愈发危急。
王虎赶到边关后,发现军队士气低落,士兵们对北戎的进攻心存恐惧。
王虎大声吼道:“都给我振作起来!“我们是英勇无畏的将士,怎能被北戎吓破了胆!”
然而,北戎的攻势越来越猛,王虎的军队渐渐有些招架不住。
“将军,我们快顶不住了!”一名士兵满脸惊恐地喊道。
王虎咬了咬牙,出声:“坚守阵地,等待援军!”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飞奔而来,报:“将军,后方发现一支神秘军队,正朝着我们赶来。”
王虎心中一惊,出声:“是敌是友尚未可知,全体戒备!”
随着那支军队越来越近,王虎发现为首的竟是楚墨的亲弟弟,宁王。
“宁王殿下,你为何会在此处?”王虎满脸疑惑地问道。
宁王微微一笑,出声:“本王听闻边关战事吃紧,特来支援。”
有了宁王的支援,王虎的军队士气大振,开始奋力反击。北戎军队没想到会突然出现援军,一时间阵脚大乱。
京城内,搜查奸细的行动毫无进展。楚墨心急如焚,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
“陛下,这样盲目地搜查不是办法,我们得想个计策引蛇出洞。”沈若说道。
楚墨出声:“皇后有何良策?”
沈若思索片刻,出声:
“我们可以放出假消息,就说陛下要亲自前往边关督战,让奸细以为有机可乘,主动现身。”
楚墨点头,“好,就按皇后说的办。”
于是,楚墨故意在朝堂上宣布自己即将前往边关。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那奸细果然中计。
就在楚墨准备“出发”前往边关的前一晚,一名黑衣人偷偷潜入了楚墨的寝宫。
“你终于现身了!”楚墨大喝一声,早已埋伏好的侍卫们一拥而上,将黑衣人擒获。
经过审问,得知这名奸细是北戎派来的死士,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黑鹰信息组织。楚墨立刻下令将这个黑鹰信息组织一网打尽。
京城的危机暂时解除,可边关的局势依然严峻。北戎虽然在宁王和王虎的反击下暂时受挫,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进攻的打算。
“陛下,北戎此次来势汹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沈若说道,“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部署。”
楚墨握紧拳头,“朕也有此意。可如今粮草问题还未解决,主动出击风险太大。”
沈若皱着眉头,出声:“陛下,我们可以利用北戎急于求成的心理,设下一个圈套。”
楚墨看着沈若,出声:“皇后快说,是何圈套?”
沈若娓娓道来,“我们假装粮草短缺,军队士气低落,引诱北戎前来进攻。在他们进攻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楚墨眼睛放光,“好计!就这么办。”
于是,楚墨和沈若开始布置这个圈套。他们故意让士兵们在城墙上表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还派人在城外散布粮草短缺的消息。
北戎果然中计,他们以为楚墨的军队已经不堪一击,立刻集结军队发动了进攻。
当北戎军队进入埋伏圈后,楚墨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喊杀声震耳欲聋,北戎军队顿时乱作一团。
“杀啊!”王虎和宁王率领军队奋勇杀敌,北戎军队死伤惨重。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北戎军队大败而逃。大宋军队取得了一场关键的胜利。
“陛下,我们赢了!”沈若激动地说道。
楚墨紧紧握住沈若的手,“多亏了皇后的妙计。”
这场胜利并没有让楚墨和沈若放松警惕。他们知道,北戎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危机可能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