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风心里咯噔一声,立马坐直了身子。
是啊,自己光顾着在项目上和林涛斗智斗勇,却忽略了这最致命的一环。
政治斗争,归根结底,是人的斗争。
阵地,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人来守。
如果在新一届的市委、市政府班子里,被林涛安插进太多的钉子,那他沈风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会被处处掣肘,动弹不得。
“苏总,谢谢你的提醒。”
沈风的语气很诚恳,“这个消息,对我太重要了。”
“不客气。我们是盟友,不是吗?”
苏清雨笑了笑,“对付林涛这种人,我一个人不行,您一个人,恐怕也费劲。但我们两个加起来,或许能让他喝一壶的。”
挂了电话,沈风陷入了沉思。
北川市的这次换届,市委书记霄正国因为年龄原因,退居二线,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他沈风作为代市长,在做出了如此亮眼的政绩之后接任市委书记,也是顺理成章。
那么,新一任的市长人选,以及几个关键的副市长、市委常委的位置,就成了各方势力博弈的焦点。
这盘棋,他必须提前布局。
绝不能让林涛,有任何可乘之机。
回到北川后,沈风立刻找到了即将退休的市委书记霄正国,和他进行了一次关起门来的长谈。
沈风也不磨磨叽叽,开门见山就说:“霄书记,关于这次换届,您有什么想法?”
霄正国叹了口气:“我老了,干不动了。”
他看着沈风,眼神里充满了期许。
“小沈,你来当这个家,我一百个放心。”
“但是啊,光有一个好当家的还不够,你还需要一个能跟你搭好台,唱好戏的好班子。”
“林涛那边肯定会想方设法地往我们北川掺沙子。我们不能不防。”
霄正国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名单。
“这是我考虑了很久的一份名单,上面有几个人,是我认为,既有能力,又信得过,关键时刻能顶上去的。”
沈风接过名单一看,上面有现任的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还有几位他比较熟悉的,在工作中表现非常出色的县区一把手。
“这些人都是在北川土生土长的干部,对北川有感情,轻易不会被外面的人拉拢。”
霄正国说道:“但是,光我们自己觉得好不行,最终的决定权在省委组织部。”
“所以.......”
沈风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接过他的话。
“我们不仅要让他们看到这些干部的‘德’和‘能’,还要让他们看到这些干部的‘绩’!”
三个月后,北川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一份红头文件。
文件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场为期一年的项目查漏补缺活动。
活动的核心内容,就是将全市所有在建的、拟建的重点项目,全部下放到各个县区和市直部门,进行“认领”。
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高效地完成征地、审批、配套服务等工作,谁就能在年底的干部考核中获得最优的评级。
而评级的最终结果,将作为这次换届提名和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
这份文件一出,整个北川官场瞬间就炸了锅。
绩效评比?
升值考核?!
这不是就是送机会来了吗?!
在换届的关节下搞这个!
这不是明摆着光明正大地搞绩效吗?!
不仅是市内,县村里的年纪稍大经验老到的干部一听这消息,立马打了鸡血。
欸哟喂!
这是下来指令了!
白纸黑字写着,谁干得好,谁就有机会提一提。
没到退休年纪的干部都想着拼一拼,办好了就升,没办好也不少胳膊少腿的。
这买卖,不亏啊!
这是沈风在换届之前,对所有干部的一次“大考”,也是一次“赛马”。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谁有能力,谁想干事,谁在混日子,一目了然。
一时间,北川市的各个县区、各个部门,都像上了发条一样,忙得脚底生火。
那些原本被认为能力出众、想干事的干部,果然不负众望,表现得极为亮眼。
他们带领团队,没日没夜地泡在工地上,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而那些平时只知道开会喝茶,不干实事的老油条立刻现了原形,被远远地甩在了后头,站在原地干着急地嘴上长泡。
就在北川市的这场“干部赛马”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省委组织部的换届考察组进驻了北川。
考察组的成员里赫然就有几个来自省会江州,一看便知是林涛亲信的干部。
带队的是省委组织部的一位副部长,姓王,是个面容和善、说话滴水不漏的“老机关”。
他一到北川,就召集市领导班子开了个简短的见面会,官话套话讲了一堆,核心意思就一个。
“我们是来考察走流程的,大家不要紧张,正常工作。”
但谁都看得出来,这风平浪底下,是波涛汹涌。
考察组的成员里,那几个从江州抽调过来的干部,眼神里都带着一股子挑剔和审视。
他们就像一群拿着放大镜的啄木鸟,恨不得从北川这棵树上找出几个虫眼来。
没错都能跳出点错处来。
当天下午,考察组就开始了第一项工作。
个别谈话。
谈话的范围,涵盖了市委、市政府的所有在职领导,以及部分县区和市直部门的一把手。
市委书记霄正国是第一个被请进谈话室的。
“霄书记,您在北川工作多年,对北川的干部队伍,最有发言权。”
王副部长亲自主持谈话,笑呵呵地问道:“您觉得,在您之后,谁最适合来接您这个班?”
这个问题,看似是常规询问,实则是让霄正国表态。
霄正国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今天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送到省委主要领导的案头。
老东西,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肚子里想得什么玩意,坐你身后的几个同志盯着他像是有仇似的!
霄正国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说道:“我推荐沈风同志。”
“哦?”
王副部长身旁,一个来自江州的考察组成员,立刻推了推眼镜问道:“霄书记,我们承认沈风同志年轻有为,在经济工作上,确实有一套。”
“但是,作为市委书记,需要的是全面把控大局的能力。沈风同志毕竟还年轻,在党务工作和处理复杂局面上的经验,是不是还略有欠缺?”
这话,问得就很刁钻了。
摆明了就是说沈风偏科,只会搞经济,当不好一把手。
谁不知道沈风在经济上风生水起,对人不懂圆滑,那像是棵树上长的辣椒。
一碰一个辣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