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戴着防护镜和手套,在机床前专注地操作着,汗水浸湿了他们的后背。
一切都充满了原始而磅礴的力量感。
学生们被这从未见过的景象震撼了!一个个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溜圆,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都注意脚下!别乱跑!跟着走!”
张伟和王二柱一前一后,大声提醒着被震撼到的同学。
赵师傅把大家带到一个相对宽敞、噪音稍小的区域,这里有几台暂时停机的机床和一些堆放整齐的待加工零件。、
赵师傅站到一个工具箱上,扯开嗓子,开始进行入厂安全教育。
“同学们!安静!听我说!”
“进了这车间!第一,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眼睛要尖!耳朵要灵!手脚要稳!”
“一、不准靠近运转中的机床!尤其是旋转的卡盘、飞轮!离它三尺远!谁靠近我抽谁!”赵师傅瞪着眼睛,语气严厉。
“二、不准乱摸乱碰任何按钮、开关!那是机器的心眼子!摸错了,机器发脾气,能咬掉你手指头!”
.....
“都听清楚没有?!”赵师傅吼了一嗓子。
“听清楚了!”学生们被赵师傅的气势镇住了,齐声回答,声音在巨大的噪音中显得有些微弱。
徐蒙在一旁补充.
“赵师傅的话,字字千金。安全无小事,谁违反纪律,立刻退出车间,实践成绩记零分,回学校写深刻检讨。”
徐蒙的声音不高,但那份冷静的威严,比赵师傅的大嗓门更有威慑力。
接下来是分组。赵师傅根据车间实际需要和学生的体力情况,把四十多人分成了几个小组:
由几位女师傅带领,主要是女生和部分体力较弱的男生。任务是将加工好的零件用煤油清洗干净,去除油污和铁屑。女生都在这个组。
由张伟和王二柱带领,大部分是体力较好的男生。任务是协助工人师傅搬运原材料,比如小型的钢锭、毛坯件等,到机台附近,或者将加工好的半成品运到指定区域堆放。
由一位老工人带领,负责清扫车间指定区域的铁屑、油污,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赵师傅亲自带领几个学习拔尖、对机械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近距离观察老师傅操作,了解机床基本原理,但也仅限于看和听,严禁动手。
工作区域弥漫着浓重的煤油味。
几个大铁盆里盛着乌黑的煤油,旁边堆放着刚下机床、沾满冷却液和金属碎屑的零件。带队的李师傅是个四十多岁、手脚麻利的女工。
“来,姑娘们,小伙子们!戴上这个胶皮手套!”
李师傅分发着手套,大声的喊着。
“这煤油烧手,别把嫩手弄坏了。每人一个盆,一把刷子。把零件放盆里,用刷子仔仔细细地刷!把油泥和铁屑都刷掉!刷干净了,放到旁边这个清水盆里过一遍,再捞出来放那边晾着的木板上!注意啊,轻拿轻放!别磕碰了!这都是师傅们的心血!”
女生们戴上对她们来说有些宽大的胶皮手套,拿起一个沉甸甸、布满油污的铁疙瘩,学着李师傅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放进煤油盆里。
冰凉的煤油浸湿手套,一股刺鼻的气味直冲脑门。用刷子用力刷着,油污和铁屑混合成粘稠的黑色污垢,粘在零件上,很难刷掉。
不一会儿,大部分人就感觉胳膊发酸,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但咬着牙,没有抱怨,只是更加认真地刷洗着。其他同学也都埋头苦干,很快,原本还有些嬉笑的气氛变得严肃而专注,只有刷子摩擦金属的“嚓嚓”声和煤油的晃动声。
......
“来!一二三!起!”
张伟喊着号子,和王二柱以及另外两个男生一起,合力抬起一根碗口粗、一米多长的钢棒。
钢棒入手极沉,冰冷的金属触感透过薄手套传来。
四个人咬紧牙关,脸憋得通红,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朝着不远处的车床走去。
地上有油污,稍不留神就会打滑。
“注意脚下!稳着点!”带队的王师傅在旁边提醒着,“对!就这样!放到那边卡槽里!轻点放!”
放下钢棒,四个人都喘着粗气,互相看了看,脸上却带着完成任务的兴奋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