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姜淮站在府衙大门前的石阶上。
“大人,赵知府的车驾已到城门口了。”一旁梁远道。
姜淮微微颔首,将手从暖袖中抽出,整理了一下衣冠。
按照上次陛下秘旨说的时间,差不多了。如今新任命的知府到任,他肩上的担子也算可以卸下了。
这几日,他也整理了不少关于雪灾和重建工作的文书资料,只等赵良来,和他交接。
“梁远,备好热茶和炭盆,赵大人远道而来,想必已经冻坏了。”姜淮吩咐。
“是!大人!我这就去准备!”
很快,远处传来马蹄声。
姜淮远远一看,就看到一队人马缓缓出现在街角,为首的马上是一位身着青色官服的年轻官员。
正是新任知府赵良。
他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面容清俊,眉宇间却有一股掩不住的锐气。
姜淮缓步走下台阶,赵良翻身下马。
一看到姜淮,他当即上前,“下官赵良,参见姜大人。”
赵良拱手,声音清朗。
姜淮还礼:“赵大人一路辛苦。天寒地冻,快请入内说话。”
之后姜淮将他请入府衙。
两人一前一后步入。
穿过前院时,赵良的目光扫过两侧厢房,看到两侧有数十户因雪灾而无家可归的百姓。
看来家园还没有重建好,还有这么多百姓无家可归。
但衙门也算一个不错的安置地点了。
赵良当即赞叹道,“姜大人治理有方,灾民安置得井然有序。”
姜淮摇头:“不过是权宜之计。雪灾已过三月,还有许多家园等待重建,仍有百姓流离失所。”
之后两人进入正堂。
堂里烧了炭,炭火热气扑面而来。
两人解下披风,梁远奉上热茶。
姜淮示意赵良入座,自己则坐在主位上。
随后他从一旁案几上取过一叠文书。
“赵大人,时间紧迫,我想尽快完成交接。这里有我整理的各项文书,包括灾情报告、重建进度、物资调配清单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姜淮递过文书道。
赵良接过厚厚一叠文书,快速浏览了几页,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姜大人准备如此详尽,下官佩服。”
“赵大人过誉,不过是下官职责所在。这些百姓目前正在受苦,我们做官的,自当尽心竭力。”
“不过如今赵大人初来乍到,本官先简要说明一下本地雪灾情况。”
“好,姜大人请讲。”赵良倾身上前。
之后姜淮展开一幅画的地图在桌案上,随后指给赵良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许多受灾区域,
“此次雪灾波及三县十乡,尤以青山,杏花两县最为严重。倒塌房屋千余间,冻死牲畜不计其数。”
赵良凑近细看,眉头渐渐紧锁:“看来这灾情比朝廷奏报的更为严重啊。”
姜淮点点头,“前任知府瞒报灾情,贪污赈灾粮款,已被革职查办。
本官奉旨前来,首要之务便是寻回赈灾粮款,开仓放粮,安置灾民。”
之后他又从文书中抽出一本账册,“这是这段时间来的赈灾明细,请赵大人过目。”
赵良接过账册,快速浏览。
只见上面账目清晰,每一笔支出都有详细记录,甚至连每日施粥的米粮数量都精确到升。
他不由得赞叹道,“姜大人心系百姓,行事缜密,下官佩服。”赵良合上账册。
姜淮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分内之事罢了。
还有,赵大人,我再提醒一句,眼下最紧要的是春耕,雪灾过后,农具、种子多有损失,若不及时补充,来年必有大饥,还请赵大人注意一下!”
“这个姜大人不用担心,朝廷已拨下专款。”赵良从袖中取出一道公文,“这是户部的批文,准许动用库银五万两用于购置农资。”
姜淮接过公文,仔细查验印信后,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如此甚好。”
虽然之前的银子没用完,但朝廷又派了,那更好了。
“本官已命人统计各乡所需,清单在此。”他又取出一份文书递给赵良。
这段时间他整理了不少灾后善后资料,想尽可能的写详细一点,方便和洪州新知府交接。
赵良接过看了看,点点头,
之后两人就赈灾事宜又交谈了近一个时辰。
姜淮事无巨细地交代各项工作的进展和困难,赵良则不时提出疑问或建议。
堂内炭火渐弱,衙役添了新炭。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姜淮道,“赵大人一路劳顿,今日就到此为止吧。我已命人收拾好了官舍,请先去休息。”
赵良却摇摇头:“姜大人即将离任仍如此尽责,下官岂敢懈怠?不如我们继续,将这些文书过完。若有不明之处,今夜正好请教,以免延误时机。”
姜淮:……… 但是他困了啊!
但没办法,既然这位官员这么勤勉,他只有重新命人重新点上灯烛,两人继续埋头于文书之中。
夜深时分,当最后一本文册合上,赵良长舒一口气:“姜大人治理有方,各项安排井井有条,下官接手起来就容易多了。”
姜淮苦笑:“赵大人过誉了。灾情严重,很多工作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次日清晨,姜淮带着赵良实地视察了几个重点灾区。
当他看到百姓们正在清理废墟,重建家园,也很欣慰。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见到姜淮,颤巍巍地跪下:“姜大人,多亏您派人送来粮食和棉被,我们一家老小才活了下来啊!”
姜淮连忙扶起老人:“老人家请起,这是本官分内之事。“之后他转向赵良,对着老人家介绍道,“这位是新任知府赵大人,今后将由他继续带领大家重建家园。”
老者看向赵良,眼中既有期盼又有忧虑。
赵良上前一步,尽心握住老人的手:“老人家放心,本官定当竭尽全力,让大家早日住进新房,过上好日子。”
在姜淮回京的最后一日,姜淮将府印郑重地交给赵良。
大堂之上,全体衙役肃立,见证这一庄严时刻。
“洪州府印,今日交付赵大人执掌。望赵大人勤政爱民,不负朝廷所托。“姜淮声音洪亮。
赵良双手接过府印,深深一揖:“下官必当恪尽职守,不负姜大人所托,不负百姓所望。”
交接仪式结束后,姜淮回到自己的书房,开始收拾行装回京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