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升,微风拂过晒谷场,带起一缕麦香。我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金黄一片的稻浪,心中涌起一丝踏实。
昨日夜里,最后一场抗旱战役落下帷幕。水缸蓄满,喷雾器在田间轮番作业,萝卜苗终于挺过了最艰难的阶段。而今,秋收如约而至,天地间弥漫着丰收的气息。
“悦娘!”林婶的声音从晒谷场传来,她正带着几个婶子清理场地,“你说今天要开始收割了?”
我点点头,“是啊,再拖几天,稻穗就该掉粒了。”
“那可得抓紧。”她抹了把汗,“我们几个都准备好了,等你一声令下。”
我笑着应了一声,转身走向自家田边。顾柏舟已经在那里调试系统新兑换的自动收割机,那台机器通体银白,安静地卧在田头,像是沉睡的巨兽。
他回头看了我一眼,“设备没问题,随时可以启动。”
我走近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辛苦你了。”
他笑了笑,“咱们一起努力。”
随着一声轻响,收割机缓缓启动,履带碾过田埂,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它沿着设定好的路线前行,锋利的刀片整齐划一地割下稻秆,脱粒、装袋一气呵成。
村民们围在田边,看得目瞪口呆。
“这玩意儿……比十个壮劳力还快!”张大叔惊叹道。
王阿婆也连连点头,“以前哪见过这样的东西,种地还能这么轻松。”
“不是轻松,是科学。”我笑着解释,“只要掌握方法,大家都能做到。”
林婶在一旁拉住我的袖子,“悦娘,要是能教我们也用这些机器就好了。”
我看着她期盼的眼神,郑重地点了点头,“当然可以,明天就开始培训。”
午后,阳光炽烈,晒谷场上热气蒸腾。第一批收割的稻谷被运了过来,金灿灿的谷粒堆成小山,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甜香。
李商人骑着马赶来,一见我便笑呵呵地道:“云姑娘,这次可真是大丰收啊!”
我迎上前去,“李老板来得正好,这批粮食刚入库,您看看品质如何。”
他弯腰抓了一把稻谷,在掌心搓了搓,又凑近嗅了嗅,“好家伙,颗粒饱满,色泽鲜亮,水分控制得恰到好处。”
他抬头看向我,“我愿意出高价收购,全部包圆,怎么样?”
我笑了笑,“价格你定,但有个条件——得先签个长期合作的协议。”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明,“你是想稳定销售渠道?”
“没错。”我说,“你们需要稳定的优质粮源,我这里也能保证供应,互利共赢。”
他沉吟片刻,爽快地伸出手,“成交。”
握手的一瞬间,我知道,这是云家迈向更大舞台的关键一步。
傍晚时分,晒谷会正式开始。周边村落的农户陆续前来参观,他们看着整齐堆放的粮仓、忙碌有序的村民,脸上写满了惊讶与羡慕。
“这还是那个穷得连种子都买不起的云家吗?”有人低声议论。
“听说他们用了什么‘机器’,一天就能收几十亩地。”
“难怪产量这么高……”
我在人群中穿行,时不时停下来和人交谈几句,介绍种植技巧和管理经验。
林婶拉着一个年轻媳妇的手,热情地说:“你瞧瞧,这就是我家悦娘种出来的稻子,颗颗饱满,煮饭特别香。”
那媳妇半信半疑地抓了一把,“真的假的?”
“你自己尝尝。”林婶递给她一颗生米,“咬开看看,里面是不是透亮的?”
那媳妇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哎呀,还真是!”
我笑着走过去,“以后咱们村也会推广这种种植方式,谁愿意学,我都愿意教。”
人群中有位老农忽然开口:“这姑娘,比我们祖辈还懂种地。”
这话让我心头一暖,转头看去,发现顾柏舟正站在不远处,嘴角微微扬起,眼里满是骄傲。
夜色渐深,晒谷场上的灯火依旧明亮。人们围着篝火吃着饭,谈笑风生。
我和顾柏舟坐在角落,看着孩子们追逐打闹,心里一片宁静。
“没想到这一天真的来了。”我轻声道。
他侧头看我,“我一直都知道你会做到。”
我靠在他肩上,听着他平稳的心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他伸手将我揽进怀里,“没关系,我们一起。”
远处,晒谷场的尽头,林婶正和其他几位婶子收拾最后一批稻谷。她看见我,朝这边挥了挥手,然后低头从布袋里取出一包东西,小心翼翼地收进了衣襟。
那是我特意留给她的种子。
我知道,明年春天,这片土地上,将会生长出更多希望。
一阵风吹过,带着稻谷的香气,吹散了我鬓角的碎发。
我抬起头,望向天际。
星光璀璨,仿佛在为这场盛大的秋收,点亮了整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