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老师立马去成绩登记表上找言朝朝的。
等一看到成绩,她忍不住惊叫一声。
“这么激动,是考砸了,还是上了280了?”
三门成绩上280分,也算是极优秀的了。
“你自己看。”
田校长也探头过来,看到成绩,他不禁目露欣慰,那孩子优秀,合该她能考出的成绩。
语文99.5分,数学100分,英语100分,三门总分299.5分。
这分数是他执教多年头上一次碰上的好成绩,又想想这孩子还是他的徒弟,不禁更是骄傲上几分。
田校长笑道,“看来明天是得给孩子们办个庆功宴了。”
“成啊,孩子们考的这么好,必须得庆祝。”
“那我们把场地选在哪……”
三位老师已经乐呵呵的商量了起来。
第二日就是发成绩单的日子,两长辈难得的没有去地里干活,一大早骑着小三轮也不知道去了哪。
班级群里,田校长发了群公告,@所有人,同学们,11点钟之前到学校来拿成绩单,务必每个学生都必须得到,不准请假。
这条公告连着发了三次。
言朝朝有点奇怪,平常领成绩单的时间大多是八九点,倒是第一次碰上11点领成绩单的。
既然田校长都这么说了,她也没多想,拿着练字帖去了葡萄架下的小石桌,开始练字。
青少年书法比赛,7月8号在市文化展览中心举办,离参赛时间不远,最近言朝朝多花了些时间在这上面。
她本身基础不错,加上田校长的指点,又有系统属性点加持,她对自己比赛输赢很有把握,关键在于想获得一个好名次。
田校长跟她说过,如果获得第一名,她不仅能得到3万元的奖金,还能代表市里去继续参加省里举办的青少年书法比赛。
若是获得头等奖,10万奖金等着她。
言朝朝很有干劲,她现在有不少钱,卖美白霜的、直播的、带货的,一是,不方便拿出来,二是,暂时还拿不出来。
最近村里有征用农田的消息传来,言朝朝找过村支书,并从他那里得到很模糊的回答,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但看村支书笑眯眯的样子,她心里有数,八成这事是真的。
对于征用农田这件事,言朝朝并不是很了解,但也知道些政府会对被征用田主人给出的补偿。
无非就两种,一是钱,二是养老社保名额。
村里小道消息说是沿着大马路的田地会被征用掉,用来造通往外省的大马路。
不管消息可不可靠,他们家大马路边都没有田地,假如真的被政府征用,他们家也捞不上好处。
到时就只能用钱来买名额。
言朝朝印象很深刻,她刚来这的头几天,那会儿两长辈为了庆祝她病好一事,特意给置办酒席。
当时两长辈手头没钱,买菜钱花的还是他们每个月领的几百块养老钱。
他们嘴里说着谁谁谁家有养老保险,不用靠子孙养,还能自己有余钱,他们眼里的羡慕怎么挡也挡不住。
当时言朝朝看在眼里,就觉得眼眶涩涩的,同时把这件事也放在了心里。
如今有这个机会,她自然是想满足两位长辈的心愿的,她都能想像到两位长辈为她骄傲的笑脸。
靠拿奖金,是她目前最名正言顺的钱财来路。
言朝朝定下心神,沉浸在了书法的世界中。
刚过了10点,李梅香打来电话,“朝朝啊,别忘了11点钟之前要到学校拿成绩单的。”
言朝朝应了好,抬头看高挂天空的火球,便也好声劝道,“奶奶,你跟爷爷早点回来,外面太热了。”
李梅香笑呵呵应好。
又练了半小时字,言朝朝才收拾收拾准备去学校拿成绩单。
到了学校,她就被不同往日的大门口给惊了一瞬。
原本干干净净的大铁门,此时正被彩色的气球给包围着,两条又大又长的红色横幅连接在大门两侧,显眼的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的见。
其中一条横幅是这样写的。
为优秀喝彩!祝贺六一班全体同学取得优异成绩!
另外一条则是个人的。
日头太烈,言朝朝眯着眼儿瞧。
贺佳绩!言朝朝同学在小升初中荣获全市排名第一!
对,言朝朝299.5的高分,离300满分仅0.5分之距,喜获全市第一。
临近11点,同学们自己骑车过来,或由家长陪同,此时的校门口人声鼎沸,喧嚣交谈声不断。
言朝朝一到,就被先到一步的程景仪发现,她立马扯着嗓子奔了过来,“朝朝,我竟然考了261分。”
她预估分数时只觉得能考个250出头就顶好了,没想到成绩出来竟然有261分,可把她给高兴坏了。
她第一个想分享的人,不是父母,也不是老师,而是言朝朝。
这个在六年级时,改变了她的言朝朝小老师。
她这嗓子一扯,又引得不少同学围了过来,大家脸上笑容灿烂,都在诉说着自己的喜悦,脸上欢喜的表情,怎么压也压不下去。
不仅同学们围着言朝朝,就连很多家长也一起围拢了过来。
李梅香出来时,看到的就是这副场景,看着被围在人群中依然亮眼的灼人的孙女,她的眼眶瞬间就红成一片。
她的乖孙女啊。
谁能想到,两个月前还是个痴儿的孙女,两个月后会变得这么优秀,不仅她自己优秀,还带的全班同学都跟着一起变优秀。
这一个早上,她听的最多的就是感激词,感激她养了个这么好的孙女,感激她孙女让他们家孩子考了个好分数……
李梅香的心绪也跟着起起伏伏,为孙女的优秀而自豪,为孙女的善良而欣慰,也为这么些年家里人的没放弃而觉得值得。
他们家是真真正正好起来了。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出发。
抹去溢出眼眶的泪水,她冲人群包围圈走去,“大家都进去吧,外头热的很。”
“奶奶,你怎么在这?”
边上同学跟着一起喊,“朝朝奶奶好。”
李梅香笑着一一做了回应,她身上被贴了言朝朝奶奶的标签。
“不仅我在这,你爷爷,还有很多家长也在,我们呀,一大早就来了。”
边上同学跟着叽叽喳喳,“是呀是呀,我妈今天蛋糕店都没开门。”
“我妈早餐店也没管,把摊子丢给了我爸一个人。”
“我爷爷本来要去给人家烧满月酒的,好像临时也给推了。”
“我奶奶本来打算等我今天拿了成绩单就带我去姑姑家玩的,结果一大早就跑的没见了人影。”
……
诸如此类父母、爷爷奶奶玩失踪的抱怨不少,这会看到熟悉的面孔时,便纷纷明白这些人究竟是去了哪。
他们瞒着孩子提前来了学校,想要的,不过就是给孩子们举办庆功宴,给孩子们一个惊喜。
一进校门,就见操场的树荫下搭起了一长排红色帐篷,言朝朝知道,这是很多人家摆酒席时用的上的装备。
遮太阳,挡雨挡雪。
果然,红色帐篷下摆的就是一张张大圆桌子,桌上已经摆着一个水果大拼盘,坚果大拼盘、凉菜也有几个。
那个先前说推了烧满月酒的同学惊叫道,“我爷爷怎么在那炒菜?”
呵呵!
言朝朝早就看明白了,大厨这不就是推了别人家的满月宴,改来给自个孙女烧庆功宴了呗。
没开蛋糕店的妈,这会正给每张桌子摆上精致漂亮的小蛋糕。
丢下早餐店不管的妈,这会正在炸玉米汁。
说了要去姑姑家的奶奶,这会正围着围裙在洗菜。
……
同学们麻了。
田校长带着学校老师迎上来,未语先哈哈大笑上几声,“哎呀呀,我们的优秀毕业生来了,我们的市状元也来啦。”
市状元?一个小升初!还搞那么大阵仗。
言朝朝尴尬症都犯了。
她成高考状元那会都没这个阵仗。
田校长不知道从哪掏出朵大红花,笑道,“自己戴还是老师给你戴?”
言朝朝……
她想选择不戴,真是社死的紧啊。
边上一阵善意的笑闹声,言朝朝只觉得自己的脖子根都红了。
就像古时候的新郎官一样,大红花绸往胸前一绑,成,该迎接新娘子去了。
“起锅、上菜!”
随着当大厨的爷爷一阵吆喝,在场人都动了起来。
端碗的端碗、拿筷子的、拿筷子、上菜的上菜,井然有序。
闲杂人等则被赶到了位置上坐下。
平常玩的好的同学各自成一桌,一番嬉笑打闹,欢腾的不得了。
等人全部落座,田校长站到了高两阶的石阶上,他手往下压,示意安静,等声音安静下来了,他才开口。
“我就说几句,不会耽搁大家用饭的,”引得大家轻笑一阵,“我们湖边小学这次成绩极优秀,三门课,平均成绩在我们镇排名第一,当然了,我们的排名只是镇上的,并没有跟市里的学校比较。”
排名第一,掌声一片。
“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离不开老师,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更离不开……”
他看了眼言朝朝的位置,同学们意见统一,齐声喊道,“更离不开言朝朝小老师的教导。”
言朝朝心尖儿颤了颤,有些动容。
田校长又压了压手,“同学们说的也对,这次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以上几点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要感谢你们自己,若是你们自己不愿上进,任别人再怎么帮忙也不能让你考高分。”
说的何其有理,纵使你各项条件优渥,但凡自己不上进,又有谁能帮得了?
“校门口挂的横幅,想来大家应该也看到了,言朝朝同学以299.5分的好成绩获得市排名第一,为我校争光。”
“请同学和家长们给言朝朝同学鼓掌。”
话语落,如海水般的掌声便响了起来。
言三竹就觉得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有今天这么让他骄傲,忍不住频频去擦眼睛。
李梅香拿胳膊肘撞他,“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子,不就是个市第一名吗,有啥好激动的。”
言三竹瞧她眼圈没异常,还真被唬住了,压根不知道老太婆先前已经掉过金豆豆了。
等了一会,田校长才继续说,“这是考试前答应你们的庆功宴,家长们昨天就开始商议,想给你们一个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尽情的欢快吧!”
田校长一番话说的大家心潮起伏,话落,归座,大家开始用菜。
很丰盛的席宴,大人们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程景仪凑过来小声问,“朝朝,你准备读哪个初中?我想跟你一起。”
言朝朝沉默半晌,然后摇头,“暂时还不清楚。”
“那你想好了记得跟我说哦。”
言直朝原本的规划里,是准备直接上高三,但想想一下子从六年级跳到高三,似乎跨度有点大。
学校不见得会同意。
这个问题暂时先放一放,李长武还欠着她一个人情呢。
言朝朝倒了杯饮料,她朝田校长走过去,语气特诚恳,“以前的我不懂事,谢谢老师这几年对我的照顾,若是没有你,我今天也不可能会站在这。”
讲真,言朝朝15岁的年龄,原本应该是读初三的年纪,但因为她是个痴儿,只能在小学蹉跎时间。
要是田校长赶人,言朝朝就只能待在家里荒度时光。
田校长叹了口气,接着目光温和的瞧着她,“老师还是那句话,最该感谢的人是你自己。”
“还是要谢谢老师您。”
有了言朝朝的带头,其他同学也挨个的上来敬饮料,把几位老师忙坏了。
当然了,除了几位老师,被敬酒最多的就是言三竹了,言朝朝年纪小,家长们知道敬不了,就把矛头对准了言三竹。
言三竹心情畅快,来者皆不拒,最后竟把自己给喝醉了,恼的坐一旁的李梅香一直在翻白眼。
吃过饭,收拾好桌子,同学们聚在一起拍了照,小学的行程便算是划上了句号。
学生散去,田校长望着安安静静的校园,一时心里惆怅,锁上大铁门前,他心里想着,这该是最后一次锁铁门了吧!
这个学校该散了。
就在这时,他揣口袋里的手机响了,他不紧不慢的掏出手机,页面上显示来电人是李长武。
电话一接通,对面传来李长武提高了的嗓音,“老田啊,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