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数语出口,心腹随从立刻快步踏入山林,翻山越岭,抄近路去给孙立等人送信。
与此同时,铁叫子依照计划,带着剩下的几名部下,携带着珠宝金银,朝清风山进发。
……
位于山东的清风山,在绿林之中原本并不显眼,直到赵言击杀白面郎君郑天寿等三人,并将此山交给晁盖等人作为栖身之地,才逐渐崭露头角。
后来,宋江率众前往梁山支援时写下讨伐檄文,清风山随即成为山东绿林中那些渴望招安做官之人心中的圣地。
自宋江与青州知州慕容彦达达成秘密协议后,为了增强宋江的实力,助其削弱晁盖的影响力,掌控清风山大权,慕容彦达早已命董平寻找借口,解除对清风山的封锁。
如今,若有零散的江湖人士试图投奔清风山,青州官府和禁军往往不会过问。
然而,此次董平亲自带兵围剿病尉迟孙立一行人,主要是因为这些来自登云山的喽啰,自从被清风山的盗匪掳走,又与赵言有过交锋后,慕容彦达对绿林势力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
对于少数几个盗匪,他尚能保持镇定,可一旦人数增多,他便心生不安,害怕重蹈覆辙,被劫持的经历始终萦绕心头。
就在他刚从双枪将处得到消息时……
一支百人规模的绿林队伍侵入青州后,慕容彦达立即命令董平负责清剿行动。
这正是铁叫子乐和在官道上见到董平率军疾驰的原因。
一心觊觎清风山重要职位的病尉迟孙立,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私心竟招致了一场兵灾。
……
目睹董平率领千余名禁军出发围剿登州人马后,乐和虽内心焦急,却决定先派遣心腹回山报信,自己则继续赶往清风山。
他深知以自身武艺,即便立即折返也难有实质帮助,反而可能成为累赘。
与其徒增麻烦,不如前往清风山,期待青州地头蛇的身份能促使及时雨宋江出兵救援孙立等人。
……
此时清风山上,双枪将率千余人出击登州边境的消息已被探子探知。
“听说是一伙百余人绿林兄弟进入了登州,”
公孙胜说,“董平此行正是针对他们。”
“那帮绿林的具体情况如何?”
晁盖问,“调查清楚了吗?”
“还没有,”
吴用轻摇羽扇回答,“我已派出探子查探,只是等消息传来,恐怕为时已晚。”
“为何为时已晚?”
赤发鬼刘唐下意识问道。
“双枪将董平早已带人展开围剿,”
吴用解释道,“我们的探子尚在青州官军之后,等他们将消息带回……”
\"那伙绿林,十有 ** 已被董平解决了。”
\"即便我们查明了他们的底细,又有何用?\"
\"确实如此。”
刘唐憨厚地点点头。
此时,坐于上座的托塔天王晁盖开口问道:\"既是绿林同道,咱们该出手相救,还是袖手旁观?\"
\"大哥,\"刘唐满不在乎地说,\"世上的绿林多如繁星,又岂能人人皆为兄弟?再说,此事与咱们毫无干系。
那双枪将也不是易与之辈,还是别淌浑水为妙。”
\"刘唐兄弟所言甚是,\"宋江附和道,\"咱们与这伙绿林素昧平生,不知是否志同道合。
况且,上回青州围剿清风山已令寨中粮草捉襟见肘,至今未补足。
若我们贸然下山救援,至少需集结千余兵力,但带这么多人去登州边境,粮草供应...\"
一提到粮草,晁盖立刻头疼不已。
清风山本是梁山赠予他们安身立命之所,加上梁山昔日相救之恩,晁盖心存感激,便模仿梁山的行事风格。
然而,此举却引发诸多麻烦。
梁山虽劫富济贫,但如今主要依靠上山百姓耕种维持粮草。
而清风山地狭人少,即便勉强开垦了些田地,仍远不足以自给自足。
晁盖也想效仿梁山的做法,无奈清风山面积有限,人力不足。
即使勉强开辟农田,也难以满足全寨需求。
另外,清风山同样学梁山行事,却困难重重。
昔日梁山凭借精盐、白糖等稀缺物资,在水泊四周建立起繁华商镇,令人艳羡。
然而清风山却无特色土产,纵使宣称不劫掠过往商旅,也无人问津。
山寨粮草告急,晁盖苦思良策,欲效仿梁山开辟商镇,却又碍于实力不足,迟迟未决。
正当众人忧心忡忡之际,一名来自登州的汉子突然来访。
此人身携百余绿林好汉,意图投奔清风山。
消息传来,众头领皆感意外,议论纷纷。
宋江主张谨慎行事,先探明虚实,晁盖亦点头应允。
于是,一行人被引入聚义厅,静待其露面。
抬手让手下将人带入。
那站在清风山寨外的男子,正是铁叫子乐和。
随着喽啰引领,他踏入清风山的寨子。
一路上观察,此地与登云山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无论喽啰数量,还是寨中的建筑布局,清风山都远超邹言、邹润的登云山。
果然气势恢宏,只不知梁山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乐和心中暗想,同时随喽啰步入聚义厅。
大厅内坐满了头领,约有十余人。
他刚进去,便见一个面带朱砂印记的汉子起身询问:“你这人可是从登州来的?”
“报上名来!”
“看你这样子,也不像是能打的。”
乐和连忙拜见坐在首位的托塔天王晁盖,又向四周的头领行礼,随后自报家门:“在下乐和,因擅长唱曲,江湖上称我为铁叫子乐和。”
“唱曲的?”
刘唐不满地低声嘀咕,“如今连唱曲的也算英雄了?”
“住口!”
公孙胜瞪了刘唐一眼。
不过聚义厅本就狭小,刘唐的话自然也被乐和听见。
铁叫子微微一笑,对赤发鬼拱手道:“在下虽只会唱曲,武艺 ** ,却有一颗热血豪情之心,绝不逊于诸位好汉,也当得起‘好汉’二字。”
“说得好!”
晁盖笑着鼓掌,“乐和兄弟,适才我的兄弟失礼了,还请原谅。”
乐和急忙摆手,随后神情焦急地说道:
“天王,我们此行共有四人,带领百余名随从前来投奔。”
“如今那青州府的统制董平已率兵前去围剿,”
“还请天王鼎力相助!”
“乐和兄弟莫急,”
晁盖皱眉说道,“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先详细说清楚。”
“是!”
铁叫子连忙点头,“半月前,因登州府附近的山林 ** 现了一头猛虎,登州官府下令限令山中猎户三日内捕获猛虎。
我那亲戚,两位猎户兄弟解珍与解宝接令后便入山捕虎。
岂料到了第三日,他们虽伤了猛虎,可那虎负伤逃脱,临死前竟闯入毛太公家的后院。”
“我那两位兄弟前去讨要虎尸,却发现毛太公家暗藏从梁山水寨掠夺的粗盐。
兄长解珍被毛家人扣押,弟弟解宝则逃入山林避难。
毛太公担心此事外泄,便找来女婿、登州的王孔目,将其兄长囚禁于府狱,又对弟弟发出通缉,意图将二人困死狱中。”
听至此,赤发鬼刘唐怒不可遏:“这毛太公罪无可恕,既私藏梁山之物,又致人性命不顾!若落在我的手上,定要取他性命。”
“其实,毛太公和他的儿子毛仲义早已丧命。”
铁叫子接着说道,“梁山先前攻打登州时……”
“公审已结束,这对父子都已被处决。”
“连同他们那位在登州任孔目的女婿,”
“也被梁山当着登州府官员的面斩首示众。”
“哈哈,梁山这次做得漂亮!”
刘唐随即大笑,说道:“这种人就该死!”
“好了,”
晁盖摆手示意大家安静,“赤发鬼别再插话了,乐和兄弟,接着说说你们是怎么落草的吧?”
“是!”
铁叫子点头应答后,继续讲述道:“我姐夫名叫孙立,江湖人称他为病尉迟,他在登州府担任提辖。
我还有一个姐姐,江湖人称她为母大虫顾大嫂,她和我姐夫的弟弟——小尉迟孙新是一对夫妻,在登州附近的路口经营一家酒店。”
“得知解珍、解宝两位兄弟出事后,我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最终决定从牢中救出解珍。”
乐和的话语中显然对孙立多有美化,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当时解珍兄弟随我逃出监牢时,杀掉了意图加害他的狱卒。
后来,我们六个人都被登州官府通缉,走投无路之际,孙新想起自己认识两个在登云山打家劫舍的兄弟——邹言和邹润。
于是,我们一同前往投奔他们。”
“没想到,就在那时,梁山大军正向登州进发,邹言、邹润兄弟便打算投奔梁山……”
“梁山把登云山的山寨,以及寨内将近一半不愿意跟随他们的喽啰,全部留给了我们。”
“原来是这样。”
晁盖点点头,“既然各位已在登云山安身,又怎么会来到青州呢?”
“因为我那亲戚解珍、解宝的缘故,”
乐和解释道,“之前得到梁山的帮助,替他们报了大仇……”
“邹言、邹润叔侄二人随同前往梁山。”
“等他们离开后,我和另外三人暂居登云山两日。”
“发现此山势低洼、寨子狭小,难以长久立足。”
“我的提辖兄长孙立建议道,久仰清风山晁天王威名与宋押司的义气,提议带上登云山剩余部众,一同前来青州投奔。”
铁叫子此言一出,晁盖满脸笑意,内心十分满意。
主要原因是他认为登云山众人未选择梁山,而是投奔他所在的清风山,这无疑给他极大面子。
尽管梁山对晁盖有恩,但在江湖上,脸面最为重要。
登云山众人放弃梁山,转而投向清风山,无疑是给晁盖极大的体面。
“乐和兄弟莫急,”
晁盖立刻承诺,“既然你们来投靠我们清风山,我们定会全力保护你们。”
“多谢晁天王!”
乐和欣喜万分,急忙行礼致谢。
然而,宋江此时开口道:“天王,乐和兄弟刚来报信,不如让他先下去休息,救援登云山一事,我们再详细商议。”
“好主意。”
晁盖并未察觉宋江话语中的推脱之意,当即点头应允。
在一旁的铁叫子听出了宋江的意图,虽不认识这个黑胖之人,但他坐在晁盖下首,料想此人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及时雨宋江,心中顿生不满。
他曾听闻宋江仗义疏财、重情重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副实。
众人前来投奔,晁盖已同意相助,宋江却说出这般推诿之词,实在令人失望。
乐和心中,
宋江正满心纠结,他虽与青州知州慕容彦达有过协议,慕容彦达也暗中支持他扩充势力。
若登云山的人能提前告知他,让他派人向慕容彦达说明情况,就不会有现在的麻烦了。
然而此刻,双枪将董平已率军围剿登云山,即便宋江立即派人找慕容彦达商议,等他准备妥当,恐怕董平早已解决了登云山众人。
如果不通知慕容彦达,私自带人去救援,不仅会惹恼慕容彦达,还会得罪董平。
宋江深知,自从上次他派人劫持慕容彦达后,董平一直对他怀恨在心,只因慕容彦达的命令才暂且隐忍。
若宋江贸然阻止董平,岂不是给了对方攻击自己的借口?
乐和不明 ** ,但从宋江的话中察觉到不愿施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