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清晨的空气带着薄薄的凉意,翠湖苑院门口,田夕薇穿着简单的外套,怀里抱着剧本,正弯腰和蹭着她腿的康康告别。陈羽墨站在车旁,手里拿着她落下的保温杯。
“乖乖在家,不许捣乱,知道吗?”田夕薇揉着康康毛茸茸的大脑袋,语气温柔。
“喵~”康康拖长了调子回应,金色的猫眼半眯着,也不知是听懂了还是敷衍。
陈羽墨将保温杯递给她:“水帮你装好了,温的。”
“谢谢!”田夕薇接过杯子,抱在怀里,抬头看他,晨光映在她清澈的眼底,“你今天…也去研究院?”
“嗯,要去燕京一趟,处理点事情。”陈羽墨的声音平静温和,替她理了理被晨风吹乱的额发,“可能会晚点回来。”
田夕薇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不舍,但立刻被理解和体贴取代。她点点头,笑容明媚:“没事,你忙你的。我这边收工了有唐叔和思琪姐呢,他们会送我回来的,放心吧!”
“好。”陈羽墨应了一声,看着女孩打开车门坐进副驾驶。他绕到驾驶座,发动车子。车子平稳地驶出翠湖苑,朝着庐州西郊影视基地的方向驶去。
路上,田夕薇翻看着剧本,偶尔低声念几句台词,神情专注。陈羽墨安静地开着车,目光落在前方道路。车内流淌着轻柔的音乐,气氛宁静而默契。她不会追问他的工作,正如他全力守护她的梦想与安宁。
到了影视基地门口,田夕薇解开安全带,拿起剧本和保温杯,侧身对陈羽墨道:“我进去啦!路上小心,到了报平安!”她的眼神里是纯粹的关切。
“嗯。”陈羽墨点点头,看着她推门下车,脚步轻快地汇入片场的人流中,身影消失在仿古的宫门内。门口不远处,穿着便装、身形精悍的唐振山如同融入背景的影子,目光沉稳地扫视着周围,对陈羽墨微微颔首示意。杨思琪也快步迎了上去,接过田夕薇手中的剧本。
陈羽墨收回目光,调转车头,朝着机场方向疾驰而去。
燕京的深秋,天空高远湛蓝,带着北地特有的清冽干燥。车子驶入华科院气派而庄严的大门,在主楼前停下。陈羽墨推开车门,步履沉稳地走进这座华夏科学界的最高殿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属于知识与探索的厚重气息。
院长办公室位于三楼。秘书显然早已得到通知,见到陈羽墨,立刻将他引了进去。
办公室很大,红木书柜顶天立地,里面塞满了厚重的书籍和期刊。宽大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旁边的小茶几上,还摊着几张写满演算公式的草稿纸。华科院院长李唐清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门口,似乎在凝视着窗外燕京的秋色。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
李唐清年过六旬,头发花白,戴着金丝边眼镜,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锐利明亮,仿佛能洞穿一切表象。他穿着熨帖的中山装,身上既有学者的儒雅,也带着执掌庞大科研机构的威严。看到陈羽墨,他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但眼底深处,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和审视。显然,“灰雀”事件和那份精心炮制的“鱼饵”带来的震荡,尚未完全平息。
“小陈来了,坐。”李唐清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沙发,自己也坐回宽大的皮椅里。
“李院长。”陈羽墨微微颔首,在沙发上坐下,身姿挺拔。
秘书送上热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房门轻轻合拢,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人。
李唐清没有立刻开口,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目光透过氤氲的热气,落在陈羽墨沉静如水的脸上。片刻后,他才放下茶杯,声音沉稳地开口:“沈飞那边,‘玄鸟’的进展,老杨跟我汇报了,了不起。还有那份‘鱼饵’…也‘放’出去了,梁局那边盯着。”他点到即止,没有深入细节,但语气里透着对眼前年轻人能力的认可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这次特意从庐州过来,不只是为了这个吧?”
“是。”陈羽墨开门见山,没有任何铺垫,声音清晰而有力,“李院长,我这次来,是为了EASt。”
“EASt?”李唐清镜片后的目光微微一凝,“楚老和周老那边,听说最近进展神速?千秒稳态…这消息是真的?”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和迫切求证。作为华科院院长,他太清楚这个数字在聚变领域意味着什么!那几乎是触摸到了工程化的门槛!
“是真的。”陈羽墨肯定地回答,语气没有丝毫波澜,“基于之前提供的思路,楚老和周老带领团队优化了第一壁材料结构和等离子体控制算法,成功实现了1056秒的高参数等离子体稳态运行,并且还在持续突破中。”
“1056秒…还在持续…”李唐清低声重复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他猛地抬起头,锐利的目光紧紧锁定陈羽墨:“小陈,你…想说什么?”他敏锐地捕捉到陈羽墨话语背后的深意。
陈羽墨迎上李唐清的目光,眼神深邃如同星辰大海,一字一句,清晰而郑重地说道:“李院长,千秒稳态的实现,证明我们选择的路径是正确的,核心难题已经找到了突破口。技术验证阶段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功。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如同重锤敲在李唐清的心上:“我建议,正式启动‘羲和’工程!目标:建造华夏首座具有工程应用意义的聚变示范堆!”
“羲和?!”
李唐清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动作之大,带得桌上的文件都轻微晃动了一下!他双手撑在桌沿,身体微微前倾,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瞬间睁大,瞳孔里爆发出难以置信的震撼光芒!儒雅沉稳的院长形象在这一刻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巨大冲击波撼动的失态!
“工程示范堆?!小陈,你…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李唐清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带着强烈的质疑和一种被巨大可能性冲击的眩晕感,“千秒稳态,那是在EASt那个实验装置里!是实验室环境!是理论验证!你知道工程示范堆意味着什么吗?!”
他语速极快,如同连珠炮般质问,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的重量:
“意味着需要全新的、超大型的工程设计和建造!意味着需要解决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长周期服役问题!意味着需要建立一套前所未有的工程规范和标准!意味着需要整合全国最顶尖的工业力量!意味着…天文数字的投入!以及,无法预估的技术风险和工程挑战!”
李唐清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翻江倒海的情绪,但声音依旧带着无法掩饰的激动和凝重:“这不仅仅是科学问题,小陈!这是国策!是足以影响未来百年国运的战略级决策!你确定…技术基础真的支撑得起这一步?!楚老和周老…他们也这么认为?!”
陈羽墨静静地听着李唐清激动地质问,脸上没有任何被质疑的不悦,只有磐石般的沉稳。他等李唐清稍稍平复,才沉声开口,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李院长,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千秒稳态,是EASt的终点,但更是‘羲和’工程的起点。楚老和周老带领团队已经用铁一般的数据,证明了我们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第一壁材料的梯度复合与仿生自愈设计,等离子体控制的实时预测与主动抑制模型,氚增殖包层的液态铅锂优化方案…这些核心难题,我们已经找到了工程化解决的钥匙。”
他的目光锐利而坚定,直视着李唐清:“实验室的成果,需要工程来落地。风险当然存在,但没有第一步的勇气,就永远无法点亮‘太阳’。技术基础,我们有了。现在需要的,是国家的决心和资源整合的魄力!这份报告,”他指了指李唐清桌上那份关于EASt千秒实验的绝密总结,“就是‘羲和’工程最坚实的基础!”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只有李唐清略显粗重的呼吸声。他重新坐回椅子上,手指用力按着眉心,似乎在消化这石破天惊的提议带来的巨大冲击。他拿起那份报告,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未来。
良久,李唐清抬起头,眼神中的震撼和质疑渐渐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和决绝所取代。他看着陈羽墨,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沉重感:
“小陈…如果这是真的…如果技术基础真的到了这一步…”他顿了顿,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眼神变得无比锐利,“那么,‘羲和’…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科研项目了。它将是华夏未来能源的基石!是引领人类进入聚变时代的号角!”
他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斩钉截铁:
“这件事,我李唐清一个人扛不动!也拍不了板!必须上达天听!需要首长亲自定夺!需要工程院、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各大工业集团…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
李唐清拿起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手指悬在按键上,目光灼灼地盯着陈羽墨:“小陈,你确定…准备好了?这扇门一旦推开,就没有回头路了!”
陈羽墨站起身,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如同淬火的星辰,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李院长,我,和整个EASt团队,时刻准备着。‘羲和’之火,当由华夏点燃!”
李唐清深深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却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的青年,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燃烧的信念和澎湃的责任感。他不再犹豫,重重按下了通话键:
“接办公厅!最高级别!立刻安排,我要面见首长!有关于国家未来能源战略的绝密事项,十万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