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深处,云雾缭绕,古木参天。这里栖息着一种通灵的巨兽,名为\"食铁兽\",当地山民也称其为\"竹熊\"。此兽体型庞大,力大无穷,浑身覆盖着乌黑发亮的毛发,唯有掌心是洁白的,宛如冬日初雪。最奇的是,这竹熊以山中特殊矿石和灵竹为食,日饮甘露,夜卧青石,俨然是山中之王。
竹熊的排泄物尤为神奇,落地后不日便会长出一种特殊的竹笋,名为\"铁竹笋\"。这铁竹笋破土而出后,三日便能长成一人合抱的翠竹,竹身坚硬如铁,刀砍不动,斧劈不入。更奇特的是,铁竹笋成熟后,竹节中会自然凝结出晶莹的露珠,饮之可疗伤治病,延年益寿。因此,铁竹笋一直是蜀山周边百姓眼中的仙家之物。
这一年,蜀地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饥荒。朝廷派来一支军队驻守蜀山,名义上是剿匪安民,实则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铁竹笋。领军的将军姓赵,是个贪功冒进的莽夫,听闻铁竹笋的神奇功效后,立即下令砍伐灵竹,挖掘矿石,只为尽快获取铁竹笋。
\"将军,不可啊!\"军中一位老军师跪地劝谏,\"这灵竹是山中之灵,竹熊赖以为生。若砍伐殆尽,恐遭天谴啊!\"
赵将军不屑一顾:\"什么天谴不天谴的!朝廷正缺军饷,若能大量采集铁竹笋,不仅能解百姓饥荒,还能为我军增添军饷。快去办!\"
老军师叹息一声,知道劝不动将军,只得退下。他暗自摇头:\"这蜀山灵气已孕育千年,岂是凡人可以肆意索取的?\"
果然,军队开进蜀山后,大肆砍伐灵竹,挖掘矿石。一时间,原本郁郁葱葱的山林变得满目疮痍。竹熊们失去家园和食物,发出震天的悲鸣。那声音凄厉哀婉,仿佛在哭诉人类的贪婪。
山民们听见竹熊的悲鸣,纷纷跪地痛哭:\"造孽啊!这是在遭天谴啊!\"
老军师夜不能寐,登上山顶,仰天长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今日之祸,皆因人心贪婪啊!\"
就在军队疯狂掠夺的第七天夜里,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从山腹中传来。紧接着,大地剧烈震动,山石滚落,树木折断。竹熊们发出最后一声悲鸣,那声音仿佛穿透了九霄云外。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蜀山时,人们惊恐地发现:整座山体已经崩塌,形成一个巨大的深谷。军队和竹熊全都消失不见,被掩埋在了厚厚的泥土和碎石之下。
赵将军和手下的士兵们,连同他们的贪欲,一起被永远埋葬在了蜀山深处。只有那悲鸣声,似乎还回荡在山谷之间,久久不散。
几年后,当初崩塌的地方竟然奇迹般地长出了一片新的竹林。这些竹子比普通的竹子粗壮许多,竹身呈现罕见的铁灰色,上面隐约可见熊形的斑纹。更神奇的是,这些竹子刀砍不动,斧劈不入,箭射不穿,俨然成了天然的铠甲。
当地百姓将这片竹林称为\"铁竹林\",将竹子称为\"铁竹\"。他们发现,铁竹的竹节中依然会凝结出晶莹的露珠,饮之依然有疗伤治病之效。但更令人惊异的是,每当有人试图砍伐铁竹时,竹林就会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仿佛是竹熊在警告入侵者。
渐渐地,铁竹林成了蜀山的新传奇。人们都说,这是竹熊的怨气所化,是上天对贪婪之人的惩罚。也有山民相信,竹熊并未真正死去,而是化作了铁竹,继续守护着这片山林。
每逢清明时节,山民们都会来到铁竹林前,摆上祭品,焚香祷告:\"竹熊大人,我们知错了。从今往后,我们会好好保护这片山林,再也不会贪图您的恩赐了。\"
说来也怪,每当祭拜之后,铁竹林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是在回应山民的忏悔。有时,还能看见竹林深处闪过一道黑影,宛如一只巨大的竹熊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几十年后,一位游方道士路过蜀山,听说了铁竹林的故事。他抚摸着铁竹粗糙的表面,若有所思:\"天地有灵,万物有情。这铁竹林的形成,看似是天谴,实则是天地自我修复的方式啊!\"
道士在铁竹林前打坐三日三夜,忽然开悟:\"原来如此!这铁竹林不仅是竹熊的化身,更是天地间生灵共存的象征。它告诉我们,贪婪必将招致毁灭,而敬畏自然才能获得长久的安宁。\"
从此,道士在蜀山脚下结庐而居,教导百姓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他常对弟子们说:\"你们看这铁竹,外表刚硬,内里却蕴含生机。做人也是如此,外刚内柔,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岁月流转,铁竹林的故事越传越远。人们不再仅仅将它视为一个传说,而是当作一个警示:贪婪会带来毁灭,而敬畏自然才能获得生机。
如今,每当有人问起铁竹林的来历时,蜀山的老人总会这样回答:\"那是竹熊的化身,是天地对我们的惩罚,也是对我们的救赎。记住,万物有灵,不可轻侮。\"
而在铁竹林的最深处,据说至今还能听见竹熊低沉的呜咽声。那声音时而哀伤,时而警醒,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道理:人与自然,本该和谐共处,贪念一起,灾祸便至。
这便是蜀山竹熊的故事,一个关于贪婪与惩罚、忏悔与救赎的古老传说。它像铁竹一样,深深扎根在蜀山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