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海军出云号属于出云级装甲巡洋舰(倭寇称“装甲巡洋舰”),是倭寇海军早期的主力舰之一,设计上兼具火力与防护能力?。
舰长121.92米,宽20.93米,吃水7.37米,标准排水量9906吨,航速20.75节,编制672人?。
?作为装甲巡洋舰,其关键部位(如炮塔、舰桥)设有装甲保护,但具体厚度未在搜索结果中明确提及?。
装备4门203毫米主炮(分装于两座双联装炮塔),14门152毫米副炮,火力覆盖中远程目标?。
?防空与近防?上,装备12门12磅机关炮、8门2.5磅机关炮,以及4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用于应对小型舰艇和空中威胁?。
?在淞沪会战中频繁炮击中国军队阵地及沪上城区,其主炮射程和火力对地面目标构成极大威胁?。
出云号8月至9月期间,多次遭华夏空军轰炸和鱼雷袭击,尾部曾受重创(炸死4人、伤8人),但经紧急修复后仍继续参战?。
?为避免进一步袭击,倭寇将其从倭邮码头转移至黄浦江下游,并加强了鱼雷艇、巡逻艇等周边防护。
出云号作为日本第三舰队旗舰,承担指挥任务,协调舰队的炮火支援和封锁行动?。
?因其庞大的舰体和猛烈炮击,对华夏军民造成心理压力,成为倭寇侵华的象征性目标?。
所以宋志选择了出云号作为此次夜袭的首要目标。
拥有潜泳加持下的宋志,身穿深色的水考,很轻松的出现在了出云号的舰艇边上。
常规旋梯通道肯定有倭寇海军陆战队士兵镇守,宋志选择的是锚位,顺着锚索攀缘而上,很顺利的来到了出云号上。
尽管采取了频繁更换锚位、夜间隐蔽行动、多层防护体系等措施,以避免再次遭到华夏战机和鱼雷快艇等的袭击。
但实际上,在出云号舰艇内, 宋志并没有看到严格的安保措施
宋志不想节外生枝,因此直奔出云号的弹药仓。
虽然出云号的弹药仓是铁制的隔离仓 但拥有系统的宋志,不仅轻松按图索骥得找到了,而且将系统里上百斤呈贡山化肥厂试制的tNt炸药,安装进了弹药仓里。
唯一与以前不同的是,此次可以安装定时装置,当然装置很简单,定时采用的钟表装置,这可是一个费钱的晚应。
宋志原路返回以后,又潜游去了相邻五海里的“神威号”直升机航母和“夕张号”轻巡洋舰,如法炮制。
宋志一直想针对的是倭寇?的航空母舰?。
此时的倭寇在沪上,配备了三艘航母,
“加贺”号?:搭载90架舰载机,轰炸上海及周边城市?。
?“龙骧”号?:遭中国空军轰炸重创,损失23架舰载机?。
?“凤翔”号?:世界首艘专用航母,参与空中压制?。
但可惜宋志寻找不到停泊地,而且也没这么多tNt炸药。
tNt炸药作为新型炸药,春城呈贡山化肥厂刚刚试生产,技术还不规范,产量还很低。
宋志针对倭寇舰艇的计划,“夕张”号就使用了普通的炸药,不然宋志可饶不了其他倭寇舰艇。
当宋志精疲力尽的游上了岸边,在此焦急等候的黑木头几人,赶忙帮助宋志更换衣物,还为宋志披上了普鲁士军大衣。
正在这时候,连续的爆炸声响起。
几人看到十多海里外的海平线上,那几艘钢铁巨兽正在经历着最惨烈的死亡。
起初只是几簇暗红色火苗从舷窗窜出,像困兽齿缝间溢出的血沫。
随即整片海域被刺目的白光劈开——第一声爆响裹着气浪碾来时,观测舰的防震玻璃瞬间爬满蛛网状裂纹。
接二连三的橙红火球从舰体中部膨裂,近万吨的舰艇,如同被无形巨手撕开的罐头,A炮塔在三百米高空分解成无数燃烧的碎片。
黑红相间的蘑菇云腾起刹那,冲击波将周围三个足球场面积的海水瞬间汽化,白炽化的金属破片如暴雨般凿进波涛,滋滋作响的海面上顿时浮起无数死亡的气泡。
最骇人的是第二轮殉爆——当火焰顺着输弹通道窜进深舱,几百枚炮弹的连环爆炸将夜空染成诡谲的紫红色。
扭曲的甲板碎片,带着未燃尽的推进剂,在空中划出千百道金色轨迹,宛如一场倒行的流星雨。
主桅杆折断时发出类似鲸歌的悠长哀鸣,整艘军舰开始以近乎优雅的姿势缓缓下沉,海面漩涡中旋转的残骸还在持续爆出闷响,像极了巨兽临终时不甘的呜咽。
“神威号”与“夕张号”也相继加入了这场盛宴,你放唱罢我登场,一股股升天的火花,形成了彩色的缤纷,这是宋志看过最优美的烟花盛宴。
由于威力巨大,整个沪上市区和租界区都观赏到了这场盛宴,紧挨着三艘舰艇的一些小舰艇,也受到影响,发生了侧翻。
还有两艘后勤舰艇,因躲避爆炸而自行脱离时候,发生了碰撞。
海面上充斥着各种舰艇的杂物,挣扎的海军士兵们,正在附近舰艇派出的救援船协助下,进行救治。
还水里已经看到漂浮着的尸体、折断旗杆的太阳旗,还有变色的海水,以及各种疯狂的呼喊声。
很多倭寇官兵愣怔着、惊惧着、哭喊着,目视着眼前的一切,有些士兵可能是头一次遇到这个场面,有些惊慌失措,甚至神经质的大喊。
黑木头几人也是目瞪口呆,转头看向宋志,眼神中充满了崇拜。
其实宋志也很吃惊,他有过爆炸的预感,但是这种震天动地的场面,也确实是生平所见,只不过前世看到的场面更多,还算是镇定。
就是相隔不远的战场上的双方,也被这场烟火盛宴所影响,短暂的停止了厮杀,默默的观看着盛宴的结果。
据事后倭寇方面的情况通报,三艘舰艇受伤,32名士兵阵亡,76人士兵受伤的战损结果。
但据欧米国家情报分析,倭寇损失应该是报备的十倍以上,这就带来了之后的三天,沪上战事,倭军炮火支援有显着下降,华夏军队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战场上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