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虹口区,柳川幸之助的住所。
两具汗津津的身体,散发着慵懒的一股气味,像猫咪一样乖巧的井上顺子,井上顺子已经二十岁了,已经去除了青涩,有了些少妇的风韵。
井上家自从大儿子井上圆退役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井上圆因第一次淞沪会战受伤退役后,从一个前程似锦的海军陆战队军官,成为了一个无业游民,尽管有退役金,但是前期因买房子欠下的房款,也没留下什么存款,只能坐吃山空。
原本不太在乎的妻子高桥玲奈,因柳川的有意接济,成为了家里的经济主力,因此井上圆情绪有些消沉。
刚回到沪上的柳川,在高桥玲奈多次的乞求下,成为了北斋药店的守夜人,也是为柳川打理一些虹口区街面上的一些事情,毕竟是海军陆战队军官,许多熟人还在服役,多少还有些影响力。
本也在药店工作的小届结衣,却因井上口提升为租界警局的警长,两年不见柳川,基本脱离了原有的关系。
高桥是不能离开柳川,而井上顺子是自己不愿意离开柳川。
池水正夫因金新的安排,工作主要内容已经转移到了搜集情报方面,而万叶书斋的经营大多交给了高中毕业的井上顺子。
这几日井上顺子痴缠着柳川幸之助,希望给柳川君怀上一个孩子,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嫁给柳川君。
井上顺子的恭顺,让柳川的道德底线一次次被突破,柳川想的却是如何进一步打击倭国在沪的势力。
现在奉贤县培训的人员,通过五年来的不断努力,已经有两个毕业于倭国陆军士官学校,进入了陆军服役,还是一般的尉官。
有一个进入了倭国帝国陆军大学,还只是在上学。
一个女孩考入了倭国中野学校,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进入了东亚同文学院,也都正在培训。
只有倭国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已经毕业,进入了倭国海军,但被派往了东南亚区域的海军舰队。
这些方面都借助不上力量,沪上这块只能通过井上圆、井上口的关系,池水正夫负责与虹口区的驻军、警察与居留民团等交流,因为舍得花钱吃饭喝酒,这对于苦哈哈的几个单位的中下层倭方人员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毕竟是无法与高层对接。
只有付荣生通过交际手段,与倭方高层有些接触,能获取一些情报。
为此,柳川已经将远东公司具体业务交给了文晓吉。
这位马来华侨在协助付荣生工作期间也展示了自己多方面能力,今年才只有二十七岁,精力非常旺盛。
为了避免抗战全面爆发以后的侵扰,沐春公司沪上的负责人已经变成了欧阳申,这位大师兄尽管经营能差一些,但胜在细心周到,只要按柳川的命令行事就可以了。
柳川将和自己有牵连的各方面势力,也进行了区隔。
沐春公司欧阳申、远东公司文晓吉、暗韧池水正夫、锋刃晏新、暗韧小组的单美丽、高丽民族抵抗阵线朴正熙,各方势力各负其责,互相之间不发生关系。
柳川在沪上整体的布局也趋于进一步完善,加上金新各条块各自建立的完善体系,成为了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的一个成型机构。
只是在倭寇内部和高层,缺乏情报来源,也缺乏信息支撑,目前可以依靠柳川的前世记忆,但是现在自己这支小蝴蝶,还是改变了一些影响,还是可以通过沪上的情报交易。
沪上因被称为远东第一城,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化背景,拥有发达的邮电通讯、交通运输网络,以及国际化的金融体系,便于情报传递和资金流转。
其对外贸易占华夏一半以上,为间谍活动提供了经济掩护。
因此成为全球情报活动的核心枢纽之一。
除了地理与基础设施优势,沪上租界与华界分治的格局,形成了法律管辖的灰色地带,
各国势力在此交织,为情报活动提供了天然屏障。
毛熊着名记者霍多罗夫曾形容沪上是\"奸商、密探、假绅士和骗子出没的城市\",这种复杂性使其成为各方特工的理想据点。
主力是倭国情报机构和占领后的“76”号等汉奸势力,军统、红党等各种势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即使欧米各国的情报掮客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金钱开道,也获得自己在倭军内部的很多资源。
倭军内部并不是上下一体,有很多军官家人,在倭国国内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局面随着倭国失势显现后,这种情况更多。
还有如毛熊着名的佐尔格小组,以记者身份为掩护,策划营救红色国际特工牛兰夫妇,并与倭国间谍川岛芳子周旋。
抗战期间,军统也加强与盟军合作,包括军统曾尝试渗透倭租界,但收效有限,米国海军情报官梅乐斯夸大军统能力,称其特工\"打入天皇皇宫\",实为夸大。
这种国际交易地点,第一次淞沪会战前,主要在沪上宝山路附近,包括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等地,被损坏以后,沪上和平饭店、百老汇大厦、礼查饭店等,通过高层外交人员、商务人员的交流,来传递各种情报。
柳川作为倭国人,已经在小陈局长回电之后,亲自前往,将倭国将要偷袭华夏燕京的这份情报,卖给了王国、高卢、普鲁士、米国和毛熊等各国的领事馆武馆,由于是第一次与这些人交流,因此只收取了低廉的费用,以便建立起今后的情报渠道。
柳川的目的是搅乱这次倭军的袭击计划,给予华夏政府一些准备时间,尽量减少华夏的损失。
而且柳川也相信,他这样的释放情报,倭国人的身份会引起其他人的部分信任,更主要的是,这之中肯定有倭国间谍,收到信息后,也许有所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