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玄启城头尚有夜战余烬未散。我立于城楼之上,目光越过残破的箭楼,落在远方起伏的山脊线上。昨夜一战虽挫敌前锋锐气,但寒霜国主力仍在百里之外蓄势待发。
“陆昭。”徐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们不能再孤军奋战了。”
我缓缓点头。寒霜国此番来势汹汹,若仅凭玄启之力,恐怕难以支撑太久。必须尽快联络盟友,共御强敌。
“陈虎呢?”我问。
“正在整顿骑兵。”徐逸答道,“但他也认为,我们需要外援。”
我转身走下城楼,步伐坚定。“召集心腹将领,半个时辰后议事厅见。”
不多时,议事厅内众人齐聚。陈虎满身尘土,显然刚从校场赶来;几名副将神情凝重,显然已知战况严峻。
“诸位。”我站在主位前,语气沉稳,“寒霜国主力压境,玄启危在旦夕。单凭我们自身力量,无法应对这场战争。必须联合盟友,共抗强敌。”
厅中一片沉默。
“谁愿与我一同出使?”我环视众人。
“我去!”陈虎毫不犹豫地站起,“带上我的骑兵,保你无虞。”
“我也去。”一名年轻将领起身,“若能说服南岭赵家,必能增强战力。”
我点头,随即转向徐逸:“你留在玄启,主持大局,同时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援军。”
“明白。”徐逸神色凝重,“但你要小心,那些人未必愿意出手相助。”
“我会让他们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我握紧腰间佩剑,“出发。”
三日后,我们一行轻骑穿行于密林之间,避开寒霜国斥候耳目,直奔南岭而去。
途中,我们在一处废弃驿站歇脚。夜色深沉,篝火映照着众人的脸庞。
“你说赵家会答应吗?”陈虎低声问我。
“很难说。”我望着跳跃的火焰,“但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寒霜国若吞下玄启,下一个目标必定是他们。”
翌日清晨,我们抵达南岭城外。赵家守将早已得到消息,在城门前列阵相迎。然而,他们的神情并不热络,反而带着几分警惕。
“陆将军远道而来,不知所为何事?”赵家主将赵云舟策马而出,语气不冷不热。
“为存亡而来。”我拱手,“寒霜国大军压境,玄启已成前线。若玄启失守,南岭亦难独善其身。”
赵云舟眉头微皱,却未立刻回应。
“赵将军。”我继续说道,“我此行并非求援,而是邀你共抗外敌。战后利益,玄启愿与南岭平分。”
他沉吟片刻,终于开口:“此事需与家主商议,请随我入城。”
我们被引入城中大堂,赵家几位长老已在座,气氛压抑。
“陆将军。”赵家长老赵元庆缓缓开口,“你可知我南岭曾与寒霜国有过协议?”
“知道。”我毫不避讳,“但那份协议,如今已被撕毁。寒霜国已派兵进驻北岭,随时可南下攻你。”
赵云舟眼神一震,显然未曾听闻此事。
“这是真的?”他转头看向身旁副将。
副将迟疑片刻,点头确认:“确有其事。”
赵元庆脸色微变,沉声道:“即便如此,我们也需考虑代价。”
“代价?”我冷笑一声,“若等到寒霜国兵临城下,你们还能谈什么代价?”
赵云舟猛然起身:“父亲,孩儿愿带兵助战!”
赵元庆盯着他许久,终是叹息一声:“罢了……那就赌一次。”
当夜,赵家便召开紧急会议,最终决定出兵三千,与玄启共抗寒霜。
次日清晨,我们踏上归程。赵家派出使者随行,正式签署结盟文书。
回程路上,陈虎兴奋地拍着我的肩膀:“这下咱们可有底气了!”
“别高兴得太早。”我望向天际线,“真正的战斗才刚开始。”
回到玄启后,我们立即展开作战计划制定。赵家使者带来的情报显示,寒霜国此次出动两万精锐,并携带大量攻城器械,意图一举拿下玄启。
“我们必须打乱他们的节奏。”我在地图上圈出几个关键点,“若能在他们集结之前扰乱补给线,便可削弱其攻势。”
“我赞成。”徐逸分析道,“但多支军队协同作战,指挥协调是个难题。”
“这点我已经考虑到了。”我取出系统界面,调出战术洞察功能,“我们可以模拟战场局势,分配各部队任务。”
经过数日筹备,一支由玄启、南岭联军组成的临时指挥部成立。我们将兵力分为三路:一路由陈虎率领,负责正面牵制敌军;一路由赵家将领赵烈统领,埋伏于山谷之中,伺机突袭;而我和霍去病则带领一支精锐小队,直插敌军后勤营地。
“记住。”我站在沙盘前,对众将说道,“这一战,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活下去。”
夜幕降临,星辰低垂。我独自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敌营灯火。
“陆昭。”霍去病走到我身边,声音低沉,“你真相信他们会听从你的指挥?”
“我不需要他们听从。”我淡淡一笑,“只需要他们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他沉默片刻,点了点头:“那我们就用一场胜利,让所有人信服。”
次日黎明,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号角声划破寂静,玄启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大战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