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周一,陈杨早早起床。
宋沁蓉睡眼惺忪,听到声响,勉强睁开眼。
“你要是困,就继续睡会儿。”
陈杨轻声说。
两人昨晚依依不舍,没忍住,连床垫都换了。
算来,两人几乎一夜未眠。
陈杨还好,宋沁蓉却有些撑不住。
“真让人惊讶,一夜过去还这么精神,别人还以为你是妖怪呢!”
宋沁蓉白了他一眼,眼神里满是羡慕。
陈杨也纳闷,大概是上次月签到的效果。
行李昨晚已收拾妥当,拎起就能出发。
宋沁蓉担心路上他不方便,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带上。
陈杨却不这样想。
他的系统空间储备丰富,像个小仓库,路上绝不会吃苦。
在陈杨坚持下,只带了一个包。
要是按宋沁蓉的意思,怕是一个车厢都不够放。
“昨晚看你状态不错,体力比刚结婚时强多了。”
陈杨笑着调侃。
刚成婚那会儿,宋沁蓉几番交手便要认输告饶。
昨晚竟坚持了一整夜,看来这药还得接着服用。
\"你……\" 宋沁蓉双颊绯红,羞得难以言语。
\"好了好了,别闹了。我去弄点早餐,咱们吃完我就走,你再补会觉。\" 陈杨温柔地说道。
宋沁蓉灵机一动:\"你路上还有的忙,还是让我来做饭吧。\"
她希望陈杨保存些体力,毕竟接下来还有不少奔波。
最终,两人在街口买了些卤煮,一同享用。
这对小夫妻吃完饭后,仍意犹未尽。
直到街口传来汽车声响,陈杨听见接他的车到了,这才拎起行李出门。
\"陈杨,有机会就给我打电话,可别把我忘啦!\"
宋沁蓉投入陈杨怀中,咬牙说道。
\"知道了知道了,你还不信我?\" 陈杨笑着摸了摸她的发丝。
宋沁蓉单位有电话,所以他们通话很方便。
宋沁蓉打了个哈欠,还是送陈杨到胡同口。
来接他的是辆军绿色的小轿车。
车里坐着一位穿中山装的人,陈杨觉得陌生,不知如何寒暄。
\"陈主任,先自我介绍下,我姓张,这次采风活动的负责人,也是宣传部的一位主任。\"
张主任态度和蔼,主动表明身份,向陈杨问好。
一听这是人家安排的活动,陈杨不敢大意:\"真是让您费心了,亲自来接我一趟。\"
同样是主任,可人家这个主任的分量远胜于自己。杨厂长曾提前告知他会有人来四合院接他,没承想竟是组织者亲自前来。
难道人人都有这般待遇?
他心中不免疑惑。
“现在时间尚早,咱们驱车前往火车站还来得及,您要不要先给爱人道别?”
张主任风度儒雅,体贴入微地说。
陈杨正求之不得。
宋沁蓉听见提及自己,带着笑意上前打招呼:“您好,一路上就劳烦您多照顾陈杨了。”
平日里她在陈杨面前稍显羞涩,对旁人却一贯落落大方。
“听说您夫人也与音乐相关,气质果然与众不同。”
张主任说道。
宋沁蓉笑意更浓:“话都说尽了,您还是尽早去车站吧,时间充裕得很。”
张主任点头赞同。
他征询过陈杨意见后,吩咐司机启程。
车窗慢慢合上,宋沁蓉隔着玻璃凝视陈杨。
陈杨的目光同样充满不舍。
两人眼神交汇,彼此读出了对方眼里的深情。
直到汽车驶出胡同,消失在视野中,宋沁蓉的眼眶才溢出两行泪水。
她早已期待着陈杨归来。
“陈主任,您之前创作的歌曲我都欣赏过,堪称绝妙,今日特来迎接您。”
待车辆行驶至主路,张主任才开口说道。
陈杨直到此刻才意识到,遇到了真正的歌迷。
“您太客气了。”
陈杨并未迎合,而是谦逊回应。
张主任内心对他更为欣赏。
这般有才又低调的人,许久未曾见到了。
“这次红色采风之旅,您的作品定会更精彩,实在令人期待。”
张主任沉浸其中,话出口后才觉失言,忙向陈杨致歉。
“抱歉,您无需太大压力,只需放松心态即可。”
他深知创作需灵感,若让陈杨误以为这是任务,反而可能无从下手。
陈杨倒是泰然自若。
毕竟他心中还有不少储备,到时随便挑一首便可应付。
途中两人探讨乐理,不久便抵达车站。
“张主任,到了。”
听闻司机提醒,张主任才依依不舍地止住话题。
与陈杨交流良久,他收获颇丰。
对他的身份而言,这番经历难得。
张主任从未像现在这样,希望车站更远些,以便继续交谈。
车站已聚集不少人。
同行者年龄各异,唯独陈杨享受特别待遇,其他人多靠公交自行前来。
见众人倦容,可知夜里兴奋难眠,想必无人睡好。
陈杨刚到火车站,众人表情平静。
他创作的几首曲子已在全国流传,很多人知晓了他的名字。
但因媒体尚未普及,人们只知其名,不知其人。
张主任到达后,立即着手安排采风事宜,似乎打算同行。
陈杨拎起行李,找到钱得的位置坐下,静静等待火车到来。
“您好,您是陈杨吗?我好像听过您的歌。”
一位学生模样的女孩,有些害羞地走近,小声询问。
她的声音太轻,旁人未闻。
“嗯,是我。”
陈杨觉得似曾相识。
“能请您给我签个名吗?”
得到肯定答复,女孩非常高兴。
陈杨没想到自己竟也体验了一把明星的感觉。
女孩显然喜爱他的音乐,特意带了歌词本,记满了他的作品。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也是来采风的吗?”
陈杨在扉页迅速写下名字。
“我是随行医生,我叫丁秋楠,以后有事找我。”
丁秋楠浅笑盈盈。
这不就是熟人嘛!
听到名字,陈杨顿时明白为何感觉熟悉。
原来也是原着 ** 现的角色。
只可惜最后的结果似乎不太理想。
陈杨看着眼前那楚楚可怜、宛如白莲花般的女孩,忍不住摇了摇头叹息。
“你怎么了?是不是心情不太好?”
丁秋楠关切地问。
她以为陈杨是在为她担忧,却不知他叹息的是另一件事。
“没什么,这一路辛苦你了。”
陈杨含糊回应。
他不能刚见面就告诉对方未来的婚姻可能坎坷,这不仅显得荒诞,还会让人觉得他疯了。
丁秋楠虽半信半疑,但也没再多问。
旅途中饮食简陋,条件艰苦,她刚从陈杨那里拿到签名,就急着回去整理携带的药品。
有些药物若不在四九城购置,路上很难买到,所以必须提前备齐。
陈杨到得正是时候,刚坐下不久,火车便到了。
他的随身物品简单,仅一个包裹,但其他人的行李却不少。
他主动帮年长者拎行李,得到了众人夸赞,都觉得他是个热情友善的年轻人。
上车后,陈杨发现大家座位相连,这样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张主任特意安排与陈杨相邻的位置,因为他还有许多问题想向这位年轻人请教。
张主任阅历丰富,一路上与他交谈,陈杨也未觉枯燥。
偶尔分享些自己经历,便足够吸引对方的关注。
两人交谈甚欢,丁秋楠本想请教陈杨几个问题,但此刻却插不上话。
她只好坐在远处,留意着是否有人晕车,以便及时递上藿香正气水。
如今绿皮火车仍是主流,需耗费一整天才能抵达目的地。据张主任所述,抵达后还需转乘大巴,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
陈杨对此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并未抱怨。
未到中午,众人腹中已饥肠辘辘。
大家匆忙出发,几乎没顾得上吃早餐。
加之旅途兴奋,消耗了不少精力,不到中午就已经饿得不行。
这些状况尽在张主任的预料之中。
他们举办此次活动已报销了交通及住宿费用,未曾打算让大家自掏腰包解决伙食。
见众人皆饿,张主任便指示下属取出早已备好的干粮。
此次同行人数众多,张主任仅能提供高粱面饼和一小碟咸菜,这两种易于携带的食物。
即便如此,众人已心存感激。
毕竟这也为家中省下了不少开支。
丁秋楠接过玉米面饼,将其掰碎后泡入茶碗,细细咀嚼。
陈杨对玉米面饼提不起兴趣,便找了个借口前往邻近车厢。
他找到无人之处,从空间里取出一盒方便面。
烧了些开水冲泡,又取一根火腿肠搭配,饱餐一顿。
填饱肚子后,陈杨将方便面盒扔进垃圾桶,返回了自己的车厢。
幸而众人并未察觉他的异样,只以为他也如其他人般以玉米面饼充饥。
唯独经过丁秋楠时,他注意到她轻嗅了一下鼻尖,随后抬头凝视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