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离岛国海域300里。”
“报告,收到夏国警告。是否继续航行?”
“继续航行。我们不是岛国舰船,夏国不可能真的开火。继续航行,开启所有防空系统。”
“报告!夏国方面发射三枚导弹升空。”
“开启反导,拦截。”
“砰砰砰”三声爆炸声在岛国海城上空爆开。烟火与烟雾在空中同在。
“就这!继续向岛国海域行进。”
“报告!漂亮大船不顾我们的警告,继续航行,进入封锁海域。”
“那就让他们尝尝我们的无轨精致。”东将军面色冷峻,“命令,三二二,无轨精致首轮齐发。”
所谓无轨精致,是夏国研发的新型导弹,只有发射地和目标地,中间没有轨道可寻,空中数次变轨,甚至有可能空中直角转弯数次,无迹可寻。现今世界没有任何防空体系能够防御。
“报告,夏国方面五颗导弹上空,根本捕捉不到轨迹。”
“什么?调集目标,进攻防御导弹发射。”
“大船上的导弹升空,向着夏国方向的空域飞去。”
“报,敌船反击了!”
“打,狠狠的给我打!既然警告不中用那就让它消失吧。”
漂亮大船海城立即成了导弹的舞台。炮弹在空中咆哮,烟火轮番上演。
“报!夏方第二轮导弹无法估及!”
“转舵,转舵!全速航行!”
“这次完了!来真的了!”
说话的长官还没有说完,巨大的爆炸声传来。随后大船一阵强烈的摇晃,那长官惊恐地抓住桌角,满面的恐惧!
大船上警笛长鸣,船上满是惊呼声。
接着又是几声强烈的爆炸声和剧烈的摇晃,海面那艘最大的大船四分五裂,摇摇晃晃沉入海中。跟随的几艘舰船也是同样的结局,海面到处都是跳海的官兵。那些漂亮的官兵们万万没有想到炮火还没有响起多久,他们就已经阵亡的结局。还有让他们至死都没有明白的另一件事情,就他们舰船发射的导弹在升空不久后,居然拐了一个大弯飞向岛国的近岛。
岛国的一个岛,在这个时间迎来了历史上的最惨烈的轰炸。那海岛在爆炸声中瞬间消失。好在岛上没有什么居民,但那爆炸声却让邻近的岛国人瑟瑟发抖。
“不可能!漂亮船的导弹!”
“确实是他们。”
“他们是不是疯了!”
“这中间肯定有什么问题!”
漂亮国国会大厅,首脑级的人物们商议着漂亮船被击沉一事的决议。
A:在击沉大船事件后,夏方高调的宣布光盾是夏国所创造。经过岛国事件后,我方情报已获得证实。难怪他们一改往日做派,强硬的击沉我方巨型大船。看来光盾是他们最大的依仗。有了这样的防护他们不再畏惧战争。而我方却没有这样的保障,所以对夏方的反击必须慎重。
b:夏方的光盾改变了现有战争的方向。战争其实就是先轰炸掉对方的军事设备,没有军备,那就决定了战争的输赢。我同意A的提议。
c:夏国方面火炮军事力量本就十分强大,如今又有了光盾。打仗显得没有了意义。如果动用超级武器,那么他们也必将反击。这是两败俱伤,不可想象。
“发动战争已不是最好的方案。我方巨船沉没一事,必须有态度。你们都是我的智囊,不妨各抒己见。”
A:我们可以选择不正面反击,可以从侧面反击。我们可以像夏国对付岛国一样,采取封锁夏方海域和空域。
“夏国海岸线宽广,而我们距离又过遥远,这显得有些不太实际。”
A:我们可以在支持岛国的时候建立军事基地。加让我们在周边的军事基地,可以封锁夏国海域。
“这样做的成本太大,还可能让夏国抓住机会,让战争全面升级,对我国本土造成不可估计的威胁。我现在在想能不能转移方向,刀国那方面必须给予最严厉的制裁。”
b:我们可以声称这次是我们误闯进入封锁地带,以减轻舆论影响。同时对夏国实行经济制裁。他们的经济已经疲软,主要靠着皓雪集团的水能车作为经济支柱。那么在刀国的制裁必须更加严厉,包括战争升级。
“你的意思是?”
b:夏国不是有光盾吗?那么刀国会不会有光盾!如果有,选择超级武器就是最正确的答案。我就不相信他们能够防住超级武器,如果其他的国家胆敢进口水能车,刀国就是他们最好的结局。只要掐住了水能车的发展,夏国的经济就会陷入混乱。这就是需要我们大力联合其他国家针对夏国的经济发展。不然以后我们说话就没有了一权威。
b:这样最好,不用开战又保持了我们的实力,因为和夏方开战没有了最大的利益,我们就必须掐住他们经济的脖子。
“你们都同意把精力放在针对刀国。”
A:目前是最好的方案。
“那岛国方面呢?我们不理会这件事情,他们还会不会和我们同心!”
b:岛国没有选择权利,他们一直是夏国的敌对国。他们只能站队,怎么选已经没有了意义,他们不可能和夏国妥协,那么他们只能依靠我们。
“那就这样吧。官宣我们误闯封锁地带,让夏方赔偿作为压下舆论的理由。至于赔偿夏国肯定不会答应。但那又何妨!我们制造的疾病已经在他们本土蔓延,那些夏国人的钱包再也捂不住,就等着我们收割!哈哈哈…”
A:刀国的邻国d国现在拥有五颗超级武器,而且他们的关系十分的糟糕。我们可以利用d国。
b:同意!刀国附近的国家d国是最好的人选。而且他们还拥有五颗超级成器。
“这些就靠在坐各位献计献策了!”
夏国,国人们扬眉吐气,这些年受的委屈在这一刻全部爆发,自豪的为国家做出的举动表示赞赏,举行各种各样的形式庆祝。
然而在武都以及柳县附近几个城市的医院,生病的病人越来越多。
东南省省长接到兰教授的电话,快速的让手下进行了一番调研,得到了准确的答案。看着各地方医院的数据,他的额头上冒起了冷汗。
他马上召开会议,作出了部署,并向上级汇报。做完这些事,并带着人马上亲赴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