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强一边管理着国内的天空折叠家具厂和天空创意竹编厂,同时经营着香港的众多生意。
赵国强的 三个弟弟妹妹,也在他们自己的领域,绽放着独属于他们自己的光彩。
1966年12月9日的曼谷,热带季风裹挟着潮湿的暖意,吹过苏帕查拉赛体育场的看台。
第五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各国代表团手持特色树苗入场,中国代表团的银杏树苗绿意盎然,赵晓琳、赵晓萱、赵晓阳三兄妹站在队伍中,深蓝色国家队制服上的国徽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当泰国国王点燃圣火的瞬间,赵晓阳悄悄攥紧了拳头——这是他第三次站上亚运会赛场,他的目标,不光是夺得冠军 ,还要按照大哥所说的,快上一秒,打破纪录。
赛前训练时,训练场边的议论声从未停歇。
日本短跑名将山田一郎看着正在调整起跑器的赵晓萱,对着身边的记者嗤笑:“中国人只配在中长跑领域挣扎,100米、200米只能是我们的天下。”
而当看到赵晓阳拿着马拉松训练计划反复研究时,菲律宾选手更是夸张地捂嘴笑:“一个14岁的孩子想跑马拉松?怕是连半程都撑不下来,这是来曼谷旅游的吧?”
这些嘲讽像风一样刮过三兄妹的耳际,赵晓琳只是将迷你竹编水车塞进运动服口袋——那是哥哥赵国强当初特意为她们重做的,叶片上刻着“稳”字,指尖触到熟悉的纹路,她便想起哥哥临行前说的“赛场从不是用嘴证明实力的地方”。
12月11日,女子800米预赛率先开赛,赵晓琳站在第四道,身边的日本选手佐藤美穗故意用钉鞋踩了踩她的跑道,用生硬的中文说:“去年雅加达的纪录,这次该我破了。”
发令枪响的瞬间,佐藤美穗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前400米就跑出了57秒的快节奏,试图用速度打乱赵晓琳的节奏。
看台上的日本观众欢呼雀跃,可赵晓琳却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步频,像一道蓝色的影子跟在身后。
500米处,当佐藤美穗的呼吸开始紊乱,赵晓琳突然加速,双臂摆动的幅度骤然加大,步幅瞬间拉开,蓝色运动服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锐利的弧线,瞬间超过对手。
最终,她以1分55秒2的成绩晋级决赛,比预赛纪录快了0.8秒,冲过终点后,她特意回头看了眼佐藤美穗——对方正扶着栏杆大口喘气,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
同一天下午,赵晓萱的女子100米预赛同样掀起波澜。
她站在相邻跑道的埃及选手娜菲莎,正是上届亚运会该项目的银牌得主。
赛前热身时,娜菲莎故意将钉鞋扔在赵晓萱脚边,傲慢地说:“11秒6的亚洲纪录?今天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速度。”
枪响后,娜菲莎的起跑反应快得惊人,前30米就领先半个身位。
可赵晓萱却毫不慌乱,她记得哥哥在训练笔记里写的“短跑拼的不光是起跑,更是后半程的爆发力”。
50米处,她突然压低重心,步频快得连成虚影,每一步都像踩在弹簧上,70米时便反超娜菲莎,最终以11秒5的成绩率先冲线,再次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
冲过终点的瞬间,她对着看台方向比出一个“1”的手势,阳光洒在她扬起的嘴角,格外耀眼。
最受关注的当属12月13日的男子200米预赛。
14岁的赵晓阳站在起跑线上,比身边最矮的选手还要矮半头,不少外国记者举着相机,镜头里满是戏谑。
韩国选手金敏哲更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孩,现在退赛还来得及,别在赛场上哭鼻子。”
赵晓阳轻蔑的看了对方一眼,没有说话,只是默默调整起跑器,指尖在跑道上轻轻敲了敲”。
枪响后,他猛地蹬地,小小的身体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弯道加速时,身体倾斜的角度恰到好处,几乎贴向地面,完美地衔接了直线冲刺。
最后50米,他突然发力,步频快得让摄像机都难以捕捉,最终以24秒1的成绩小组第一晋级,比他去年的最好成绩快了0.2秒。
冲过终点时,他对着金敏哲的方向敬了个不太标准的礼,少年的眼神里,没有骄傲,只有从容。
12月15日,亚运会田径项目进入决赛日,苏帕查拉赛体育场座无虚席,红色的五星红旗在看台上连成一片。
最先登场的是赵晓琳的女子800米决赛,对手佐藤美穗这次改变了战术,全程紧紧跟在她身后,试图在最后100米反超。
可赵晓琳却始终保持着稳定的节奏,每一圈的时间误差不超过0.5秒。
最后200米,当佐藤美穗试图加速时,赵晓琳突然再次提速,红色身影如一道闪电,瞬间拉开距离,最终以1分54秒8的成绩夺冠,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
看台上的华人观众瞬间沸腾,《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赵晓琳摸着口袋里的竹编水车,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这是她在亚运会赛场上的第五枚金牌,也是对哥哥嘱托的最好回应。
紧接着的女子100米决赛,成了赵晓萱与娜菲莎的巅峰对决。
两人站在相邻跑道,眼神里都带着火花。
枪响的瞬间,两道身影几乎同时腾空,前50米始终并驾齐驱,看台上的呐喊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
最后30米,娜菲莎突然发力,试图凭借1米85的身高优势压制赵晓萱,可赵晓萱却像是不知疲倦,步频再次加快,最终以11秒4的成绩率先冲线,将亚洲纪录再次提高了0.1秒!
冲过终点后,她兴奋地举起双臂,对着天空大喊“中国,加油”,声音里满是骄傲。
最让人意外的是12月18日的男子马拉松决赛。
当天清晨,曼谷的气温就达到了28c,潮湿的空气像一层密不透风的网,让不少选手都皱起了眉头。
赵晓阳站在起跑线上,身边的选手大多是三十岁左右的老将,日本选手山田一郎看着他,再次嘲讽:“小家伙,等会儿跑不动了,我可以让我的团队帮你叫救护车。”
赵晓阳懒得回应,只是默默戴上运动帽,对于这些弱者的嘲讽 ,他没必要去理会。
发令枪响后,赵晓阳没有像其他选手那样猛冲,而是保持着每公里4分30秒的稳定配速,跟在大部队中间。
前10公里,山田一郎始终领跑,还时不时回头挑衅地看他一眼。
可到了20公里处,当不少选手开始减速补水时,赵晓阳却依旧保持着稳定的节奏,甚至还加快了步频。
30公里处,他已经追到了第三名的位置,看台上的中国观众开始欢呼,山田一郎的脸色渐渐变了——他没想到这个14岁的孩子,耐力竟然如此惊人。
最后5公里,赵晓阳突然加速,像一阵风般超过了第二名的韩国选手,朝着山田一郎追去。
此时的山田一郎早已没了之前的嚣张,呼吸紊乱,脚步沉重,只能眼睁睁看着赵晓阳越来越近。
最后1公里,赵晓阳彻底爆发,步频快得惊人,最终以2小时18分35秒的成绩冲过终点,不仅夺得冠军,还打破了亚运会马拉松纪录!
冲过终点的瞬间,他没有立刻倒下,而是稳稳地站着,对着看台上的五星红旗挥手,阳光洒在他满是汗水的脸上,却格外耀眼。
山田一郎瘫倒在终点线旁,看着计时器上的数字,终于低下了头——他不仅输了比赛,更输了对“年龄”的偏见。
本届亚运会,赵晓琳、赵晓萱、赵晓阳三兄妹共夺得十一枚金牌,全部打破亚洲纪录,其中赵晓阳的马拉松夺冠,更是成为亚运会史上最年轻的马拉松冠军,被国际田径联合会评为“年度最具突破性运动员”。
闭幕式上,当他们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代表站上领奖台时,泰国国王特意为他们颁发了“亚运会特别荣誉奖章”,并称赞:“你们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青年的力量,这是亚洲体育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