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唐朝光化年间,中原大地连续三年大旱,紧接着又是蝗灾肆虐。田间地头,庄稼被蝗虫啃食殆尽,连草芽树皮都不放过。为求一线生机,百姓们扶老携幼,踏上逃难之路。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惨状时有发生。
在这逃难的人群中,有两个男孩与父母走散,他们一个叫窦仲,一个叫普魁。两个小家伙年龄相仿,便结伴而行。不知走了多久,他们来到一个叫石华镇的地方。石华镇位于交通要道,商贾云集,两人便在镇外的山神庙安顿下来,希望能找到生计,养活自己。
窦仲的父亲是个手艺人,擅长编织草鞋、草筐等物。窦仲从小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一手编织的好手艺。他便找了些稻草杆,编起草鞋来。而普魁的父亲则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普魁自然也学会了吆喝贩卖的本事。于是,两人分工明确,窦仲在庙里编草鞋,普魁则挑到集市上去卖。
窦仲编的草鞋精美实用,一到集市上就销售一空。普魁挣了五吊铜钱,可他起了私心,藏起了四吊,只在城里饱餐一顿后,才回到山神庙。窦仲还在编鞋,见普魁回来,连忙询问销售情况。普魁故作疲惫地说:“为了卖这些草鞋,我跑了一天,口舌都费尽了,才挣了这一吊铜钱。”窦仲老实巴交,也没多想,就说:“咱俩逃难至此,没饿死就已是万幸。多亏兄长的好口才,卖了这么多钱。我没有本钱,兄弟我日夜赶工,多做多卖就是了。”
从那以后,窦仲不分昼夜地编织,从草鞋、草帽到竹筐、凉席,只要是能编的,他都做了。普魁则依旧每天把大部分钱藏起来,只留一小部分给窦仲。两人的日常开销和采买物料都从这一小部分中支出。
就这样过了两年,普魁积攒了数百两银子,而窦仲除了编织技艺大有长进外,银两却分文未攒。普魁每天游街串巷卖货,被城里的屠夫女儿郑如花看上了。郑如花虽然相貌平平,但她家愿意把家财托付给愿意做上门女婿的普魁。普魁当即答应了这门婚事,其实他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有了钱,就可以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了。
普魁从破庙搬了出去,窦仲只好自己到集市上卖货。他不会吆喝叫卖,可百姓们早已认准了他的货,货物一摆上就被抢购一空。窦仲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手艺这么受欢迎。他回去一算,收入竟是平日里的几倍,心里十分欢喜。
又过了一年,窦仲也积攒了一百多两银子,在城里租了个民房和门面,贩卖自己做的各种编织品。一个冬天,窦仲打开门扫雪时,发现一个女子倒在自家门前。他救下女子后得知她叫石玉娘,是从他乡逃难过来的无亲无故之人。石玉娘见窦仲宅心仁厚,便以身相许成了他的妻子。夫妻二人十分恩爱。
普魁自从入赘郑家后,过上了吃香喝辣、逍遥自在的日子。有一天他路过窦仲家门口时,瞥见了窦仲的妻子石玉娘。普魁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女子,当下就动了心思。他备了礼物来到窦仲家,在席间笑着说要见见窦仲的妻子。窦仲其实已经得知普魁先前克扣钱财的事,认为他人品不端正准备断交呢。可转念一想,当初若不是两人相互扶持,自己恐怕早就饿死了。于是窦仲决定以后少跟普魁来往就是了。因此他和石玉娘成亲时也没有知会普魁。
如今普魁登门拜访,窦仲也不好拒绝,便让妻子与普魁见了面。从那以后普魁就得了相思病,满脑子都是石玉娘的身影。最后他竟想出一招毒计:约窦仲外出贩货,途中借机害了他,到时候石玉娘无依无靠,自己就有机可乘了。
普魁雇了一艘大船对窦仲说自己的货装不满邀请窦仲到外乡去放货船资由他承担。窦仲知道这里边有诈可正好想出去多挣些银两也就欣然同行了。等返程的时候普魁在船头上摆下了酒宴窦仲本不善饮酒不一会儿便酩酊大醉了。普魁见四下无人就把窦仲推入江中。过了一会儿他才假装惊慌地叫嚷起来说有人醉酒落到水中。等众人打捞时早已不见了窦仲的死尸。只好随着普魁到县衙报案。县令一听有人作证就说是寻常的溺亡当场就写了文书。
石玉娘得知丈夫溺亡的噩耗哭得昏死过去。最后她找了几件丈夫平日穿的衣服放在棺中立了个衣冠冢。因为窦仲平日为人和善不少人都前来吊唁。人多眼杂普魁也找不到机会对石玉娘下手只好回到家中等待机会。
晚上普魁喝得酩酊大醉在梦中梦见了与石玉娘幽会。他喃喃地说道:“玉娘我想死你了!为了你我不惜把这窦仲推入江中!还望娘子好生伺候我方不负我这一片苦心!”当时的郑如花还没睡呢一听到普魁这梦中之语心中大惊!
郑如花虽然相貌平平但却是一个深明大义之人。她知道窦仲和丈夫是同乡之前多亏了窦仲的手艺两个人才得以过活。没想到普魁竟为了一个女子谋害昔日的好友!想到这儿郑如花就不寒而栗!她为丈夫的背叛感到愤怒!而且唐朝的法律严明包庇犯罪者就会遭到连坐!既然普魁会为了石玉娘杀害窦仲说不定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
想到这儿郑如花连夜跑到县衙报官。当时普魁还在美梦中呢就被衙役从床上带走了。他睡得迷迷糊糊的以为是鬼差索命把自己的罪行全招了。等普魁酒醒之后发现自己被关进了大牢这才悔之晚矣!没多长时间普魁就被斩首示众!
石玉娘顺着江边朝着下游寻找丈夫的尸首一连找了好几十天。一天她正在一个码头等船突然看见地上有一个包裹。她打开一看里面是许多的金银!石玉娘料想丢钱的人肯定很着急就把这包裹抱在怀里等待失主。
过了一会儿一个慈眉善目的老汉急匆匆地朝码头寻了过来。那老汉一看到石玉娘怀中的包裹就欣喜万分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说:“小娘子可否将这包裹还给我?这里边是老汉积攒数年为小儿治病的钱!倘若娘子能够归还便是老汉的再造之恩啊!”说完老汉就不住地磕头。
石玉娘见此情形就说:“老公公莫急!你说说里边有什么东西?倘若你能对上那我就是把包裹还给你也无妨!倘若你是冒领的那就不能给你了!”那老汉就说:“老汉乃是附近村里的渔民祖祖辈辈捕鱼为生。这里边一共是120两银子还有两吊半铜钱!这包裹里翅上绣着一个‘柴’字乃是老汉的姓氏!娘子一看就知道了!”石玉娘打开一看果然如那老汉所言便将这包裹还给了柴老汉。
柴老汉执意要拿出二两银子谢石玉娘。石玉娘说:“倘若我要图你的银子就不会在此等你了。”柴老汉再三感谢最后邀请石玉娘到家中吃个便饭。石玉娘也正好是肚中饥饿见老汉邀请得真切便答应前往了。
等石玉娘一到柴老汉家的时候只见一个男子正在院中织网。她定睛一看大吃一惊!只见那织网之人正是自己的丈夫窦仲啊!石玉娘泪流满面大声地喊道:“相公!”那男子突然眼睛一亮嘴里喊道:“玉娘!”两个人放声痛哭!
石玉娘这才得知那天窦仲被普魁推入江中并没有被淹死而是顺流而下被渔夫柴老汉救起来了。窦仲昏迷了好长时间醒来以后竟然失忆了。老汉问窦仲姓甚名谁窦仲都不记得了唯独对编织情有独钟。柴老汉也只好把他留在家中四处打听他的亲人。没曾想因为石玉娘的拾金不昧被老汉邀至家中使得他们夫妻团圆。窦仲的记忆一下就恢复了过来这真是善有善报苍天有眼啊!
窦仲夫妇感念柴老汉的救命之恩认了柴老汉为干爹。打那以后一直当亲戚来往。石玉娘对窦仲说:“郑娘子深明大义偶然得知普魁的歹行将其送至县衙斩首示众。只是郑娘子告发丈夫难免遭到相邻的非议呀。依我之见相公不如把她也娶了吧?你我三人远走高飞吧!”窦仲听了以后也是欢喜不已。郑如花当然也乐得答应此事。于是她带着金银细软随从窦仲夫妇远走高飞了。
窦仲在异地他乡重开旧业因为有两个贤内助的辅佐日子越过越红火。而恶人普魁却是错打了算盘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