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岁月里,河流的东岸隐藏着一个宁静的小庄子,庄子尽头,三间简陋的茅草屋在风雨中屹立,那是石室与儿媳兰花的家。兰花,一个刚满十八九岁的新娘,命运多舛,先后失去了公公和丈夫,只留下婆媳俩相依为命。
石室的打击沉重如山,病体缠绵于床榻。而那年,天灾连连,春旱秋涝,庄稼颗粒无收。家中的余粮卖尽,连看病的钱也凑不齐。兰花无奈,只得每日外出乞讨,将讨来的干粮留给婆婆,自己仅以稀粥充饥。在那个饥荒的年代,每一口食物都如同珍宝。
一日,兰花自清晨至晌午,仅得半块糠菜饼子和半碗野菜粥。她急切地想赶回家照顾婆婆,却饿得几乎迈不开脚步。正当她准备先喝口野菜汤时,一阵微弱的呻吟声传来。路边,一位面黄肌瘦的老奶奶颤抖着,向兰花伸出了求助之手。
兰花心善如水,立刻将手中的野菜汤递给了老奶奶。老奶奶几口喝完,又望着空碗,眼中闪过一丝渴望。兰花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将怀中的半块糠菜饼子递给了老奶奶。老奶奶接过饼子,狼吞虎咽,眼中泪光闪烁。
“闺女啊,今天多亏你救俺一命。可吃了这顿还不知道下顿怎么办呢?早晚还不是饿死吗?”老奶奶说完,已泪流满面。兰花心中一酸,也落下泪来。她突然有了个主意:“大娘,俺兰花自幼没娘。现在家中就俺和婆婆过日子,不如俺认您当干娘吧!您跟俺回去,和俺婆婆做个伴。”
老奶奶听后,感动不已。兰花又匆匆去东庄乞讨,回来后搀着干娘一起回了家。石室见到兰花带回一个伴儿,心中欢喜,但家中添了一口人,日子更加艰难。
每日天未亮,兰花便挎着讨饭的篮子出村,走东家串西家,几十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她不仅要照顾婆婆和干娘,还要为生计奔波。然而,在她的照料下,两位老人的身体渐渐好转,而兰花却日渐消瘦。
某个夜晚,干娘等兰花伺候石室睡下后,将她叫到院中。原来,干娘竟是观音座前的仙鹤侍女,奉观音菩萨法旨前来访察孝善之人。兰花就是她要找的人。干娘将一块神奇的石板交给了兰花,并告诉她:“只要你对他说‘请你救苦救难’,他就能立刻变宽变长,要什么有什么。但此事只能你一人知道。”说完,干娘化作仙鹤飞走了。
兰花手捧石板回到屋中一试,果然灵验。她立即用石板变出了粮食和布匹。第二天,当兰花将香喷喷的饭菜和新衣送到石室眼前时,石室疑惑地问起来源。兰花便编造了一个干娘的弟弟来接走干娘并送来钱粮的谎言。
兰花又将粮食和钱物挨家挨户地送给乡邻们,并告诉他们有困难就来找她。这件事情很快传遍了方圆百里,穷人们都纷纷涌到兰花家门口排队领取救济。兰花从早忙到晚,却从不言苦。
她的善行让她的容颜逐渐变得美丽动人,如乌云般的秀发、弯月般的眉毛、杨柳般的腰身、桃花般的脸庞。然而,这美貌却引来了当地大财主胡林的觊觎。他多次派媒人上门提亲想纳兰花为妾,但都被兰花婆媳严辞拒绝。
胡林心生恶念,买通了一个江湖术士散布谣言说兰花是妖精变的,所送的粮食和钱物都是障眼法。起初乡亲们都不信,但听得多了便开始起疑。
有天晚上,石氏无意间撞见兰花跪在石板前祈祷并见石板变出粮食谷物惊恐万分。她回到屋里一夜未眠,第二天便亲自到胡林家表示愿意将兰花嫁给胡林为妾。
胡林欣喜若狂,立即带着人到兰花家迎亲。兰花见婆婆对她起了疑心又不能说明真相死活不肯上轿。胡林就要抢人,这时乡亲们听到兰花的哭喊声都围了过来却没人出面阻拦,他们怕兰花真是个妖精。
兰花无奈只能大声说出真相并掏出石板给众人看:“这就是观世音菩萨让仙鹤给我的石板!”话刚说完兰花就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就在这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石板从兰花手中飞出变得巨大无比狠狠地向胡林和道士砸去将他们砸死。风越刮越大,在兰花倒下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大坟堆,石板也牢牢地立在了坟前。
风停后,天上飘起了雪花,整个世界很快被白色覆盖。石室悔恨交加扑到兰花的坟前大哭,乡亲们也都后悔地跪在坟前痛哭忏悔。
这时天空中传来几声仙鹤的叫声,大家抬头一看只见云端里兰花正浮在鹤背上向西飞去。为了纪念兰花,每年七月十五这天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到兰花坟前祭拜她。接受过兰花恩惠的人会用粮食做成糕点摆在兰花的坟前;接受过钱物的则把纸做成金色银色的元宝烧给兰花;还有人用纸扎成童男童女、牛羊鸡等烧给她。
后来人们将七月十五定为鬼节,那些纪念兰花的习俗也一直流传至今。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俗也在不断地演变着。但兰花的孝善精神却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