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言辞强硬,实则已有退意。后方有追兵,身为虓虎的他,岂能背负不战而逃的骂名?但强行冲阵,损失必然惨重。于是,他决定以威慑迫使方悦退却。
宋宪、郝萌闻言,带领并州狼骑摆出冲锋架势。方悦不知吕布虚实,只要他稍露怯意,吕布便会趁机撤回。
望着吕布的气势,再看看那些面露惧色的士兵,方悦心中暗喜。若他独自领兵,绝不会选择拦截吕布,更别提仅凭一个尚未熟练的阵法。但此次不同,他得到了江先生的亲传阵法,信心大增。他淡定地对吕布喊道:“两军交战,无需多言!吕将军尽管来攻!”
吕布闻后勃然大怒。在他心目中,联军中只有黄忠算是对手,其余不过是乌合之众。他给手下败将方悦一线生机,已是格外开恩,没想到方悦竟敢不从?
除曹军猛将黄忠外,敢于正面挑战吕布的,又添上了河内勇将方悦。军中强者为尊,方悦虽非联军顶尖,但其勇气令人钦佩。
他竟敢与吕布对峙,麾下士兵心中暗自钦佩——主将尚且不惧生死,我等小兵又有何惧?
且慢!
敌方皆为轻骑。
若无坚实阵型防守,吕布一旦发起冲锋,我军步兵如何能与他们匹敌?
王匡、乔瑁治军有方。
麾下万余士兵中,不乏身经百战的老兵。
一番商议后……
吕布惊讶地发现,原本稍显凌乱的敌方阵型迅速变得整齐划一。
真是气煞我也!
若非顾及你背后的江琛,
以我吕布的身份,岂会与你这种粗人白费口舌?
吕布心中暗骂方悦失了武士风范,让自己陷入窘境。
他举起兵器,欲下令冲锋。
明知此战不易,并州狼骑恐将损失惨重。
但吕布已无路可退,再不行动,恐怕连麾下将士也不再信任他。
两军对峙,大战即将爆发。
方悦后方,王匡在亲兵搀扶下,战战兢兢立于马背,目光紧盯前线。
“来了,吕布来了。”
王匡喃喃自语,眼神迷茫。
乔瑁立于一旁马背,汗流浃背地回应:“公节,我看见了,我又不是看不见。”
王匡与乔瑁心绪难宁,吕布麾下的宋宪、郝萌也是暗自担忧。
并州狼骑皆为轻骑,没有护马铠甲。
“此阵乃江琛所授,难以攻破,主公太过乐观了!”宋宪轻叹。
郝萌脸色一变:“宋兄,莫非你想劝主公撤退?”
“总比全军覆没要好……”宋宪深知,他们从未得到董卓的信任。
三万并州狼骑若失,吕布与他们都将难逃劫数。
郝萌摇头,论政治眼光,他不及宋宪。
但他深知吕布性情,此时劝退,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
再说!
此时又能退到哪里?
曹操大军已在后方虎视眈眈!
“要去你去,我可不敢。”郝萌退缩一旁。
宋宪不指望他,独自策马而出,赶到吕布身旁。
未及开口,后方已传来喊杀声。
正是之前伪装成夏侯兄弟的伏兵。
因清理战场及多为步兵,行进速度落后于吕布骑兵,此刻终于赶到。
前后受敌!
吕布怒视前方阻挡的马其顿方阵,大手一挥:“众军听令,随我突围!”
说完,吕布转身策马,带着宋宪返回本阵,直冲向那两名假冒夏侯兄弟的敌人。
今日未战先退,反使方悦名声大噪,吕布怒火冲天,见到那两名设计陷害自己的假冒者,更是怒不可遏。
那伪装夏侯惇的麻脸壮汉,妄图重演旧计,贪心驱使,领亲信冲锋在前。
“杀!”吕布未等其言,一回合便取其首级。
宋宪与郝萌洞悉敌情,率并州狼骑勇猛冲锋。
冒充夏侯渊的冷静男子自知不敌,慌忙逃窜。
吕布率军破敌阵,自另一小径速撤。
方悦明智,未追,一边救治伤员,一边快马报信于曹操。
连番设伏,方悦令吕布折损兵马约五千,成功阻其归途至虎牢关。
三万乌合之众,能有此佳绩,王匡、乔瑁及袁绍皆会视为大功。
见方悦收拾战场,获无主并州战马千余,乔瑁心生贪念,上前奉承:“方将军用兵如……”
“乔太守过奖,此乃依江先生之计,岂敢言神?”方悦惶恐,摆手婉拒。
乔瑁心中暗恼,若非觊觎战马,岂会与你周旋?
方悦憨直,乔瑁恭维无用,总言:“此功归江先生,吾不过尽力……”
“战利品待曹公定夺,不敢擅作主张……”
“乔太守辛苦,请先歇息?”
乔瑁软硬兼施皆无果,无奈望向王匡,终悟其不喜方悦之因。
此人过于憨直,不知变通,甚是棘手。
正当王匡、乔瑁纠缠方悦,欲索战马之时。
曹操大军途中遇方悦报捷之探子。
闻方悦依江琛密信行事,两度伏击吕布,且断其退路。
张杨、鲍信、刘备三人羡慕不已,曹军又将建功。
“江先生真乃奇人!”鲍信观战报,酸言。
张杨瞪鲍信一眼,转对曹操:“吕布退路已断,此乃断董卓臂膀之良机。孟德,我建议,即刻奔袭虎牢关!”
刘备气息急,抢言:“我愿立军令状,三千刀盾兵,誓取并州狼骑大营!”
鲍信即应:“我上将于禁,两千刀盾兵足以破敌!”
张杨冷笑,挤开二人:“哼!我亲自上阵,本部千人足矣……”
三人争功,兵马递减,刘备心中暗骂鲍信、张杨不留余地。
实则,刘备误解。鲍信欲借胜赎罪,张杨自知力不胜,吕布不在,并州狼骑大营空虚,此乃立功之机。
三人争执,见曹操沉默,方停。
张杨苦笑求战:“孟德,此乃绝佳时机……”
鲍信、刘备紧盯曹操,盼其应允。
曹操平静地答道:“吕布未归,西凉军定有将领接手。大家切莫大意,依计划稳步前行,至虎牢关再做决策。”
说完,曹操不顾旁人,命人向袁绍报信。
鲍信、张杨见状,明白曹操心意已决,遂起身告辞。
刘备心存不甘,欲建功立业,以回应江琛之语。
刘备正色道:“曹公……”
曹操见刘备未离,微感无奈。
“玄德之意我已知晓,前线立功机会众多,调你去鲍信帐下可好?”曹操抢先说。
刘备心中轻叹,虽非所愿,但在鲍信军中亦能为先锋,兄弟勇猛,鲍信迟早会倚重。
“也罢,鲍允诚军中便鲍允诚军中。”刘备心中自语。
思量过后,刘备毅然接受命令,随即率部前往鲍信处。
刘备离去,曹操顿感轻松。
刘备能在联军中立足,初期多亏曹操扶持。
得知刘备欲拉拢江琛,曹操虽怒,却也不能即刻翻脸。
曹操行事谨慎,不似袁术那般鲁莽。
昔日汜水关,曹操曾力挺刘备,如今却要压制他。
此举不仅会让曹操成为笑柄,还可能惹恼鲍信、张杨等盟友。
彼时,曹操尚未成为后世因军粮所困而舍弃声名、采取极端手段的枭雄。
于是,曹操将刘备推给鲍信。
鲍信军为先锋,刚在西凉军处受挫,刘备加入能增强实力,一举两得。
至于刘备是否会借此崛起……
曹操狡黠一笑,他深知吕布不过虚有其表。
联军真正的对手,应是江琛提及的西凉毒士李儒。
曹操收起战报,凝视虎牢关,陷入沉思。
另一边,虎牢关内,董卓怒不可遏,推翻案几,美酒果盘散落:“奉先昨夜出征,至今无音讯?”
“太师,吕将军先遣张辽、魏续、侯成前往前高林……”
密探跪伏颤抖,详尽汇报吕布军议后的动向。
酒宴大厅由喧嚣转为死寂。
西凉诸将受邀而至,皆屏息以对,暗中眼神交汇。
全场一片沉寂,独有张济身后的一位白衣青年,悠然举杯浅酌,众人连呼吸都变得轻微。
李儒端坐主位一侧,冷眼环视四周,察觉西凉将领闻吕布噩耗,面露喜色。
李儒助吕布扬名,已招致董卓旧部不满。
董卓闻吕布两度中伏,无奈遁走山路,愤而猛踢密探,致其吐血。
李儒行动之时
“曹操,真乃该杀之徒!”
“吾以厚赏待之,此贼却假借献刀之名,心怀不轨,实乃养不熟的恶狼。”
“他日擒住曹操,吾誓要食其肉,寝其皮……”
董卓暴怒,全场静默。
李儒审视诸将,见他们暗中交流却低头沉默,心生失望。
忽见张济背后的白衣青年,众人皆在董卓威压之下颤抖,唯独他神色自若,数次欲言又止,被张济暗暗制止。
李儒心中微动,高声提议:“岳父,当务之急,应派人接管并州狼骑大营。
至于曹操,他日擒之,任由您处置。”
董卓闻李儒之言,逐渐冷静:“文忧所言甚是,何人可担此重任?”
“吕将军频中奸计,若无意外,应是曹操谋士江琛所为。
此番,我欲亲自前往。”李儒轻摇扇柄,淡然说道。
董卓面露不愿:“联军主力在汜水关袁绍处,此次来袭仅曹操等人。
文忧需坐镇军中,统筹全局。
不如遣一员大将入驻并州狼骑大营?
吾儿奉先勇猛无比,想必不久便能归来……”
董卓不舍李儒离开,他每日耽于享乐,军政之事皆依赖李儒。
李儒素不违逆董卓,但将江琛视为劲敌,未料吕布败得如此迅速,未能等到贾诩,便被方悦逼退。
念及并州狼骑大营仅余成廉和曹性,李儒心急,俯身董卓耳畔低语。
“岳父,吕将军视并州狼骑为私有,为人傲慢,已与诸将结怨。
我代您暂管并州狼骑大营,尚算合理。
若派他人,只怕会引发诸多纷争。”
董卓点头,他能从游侠崛起为大汉太师,自是精明。
军中众将与吕布不和,实则是他与李儒暗中策划,意在磨砺吕布,同时借吕布之手清除异己,整合军队。
如今剑已锋锐,董卓忧虑其反噬,思索应给吕布留几分颜面,以免吕布归来,见营地已被他派占据,再生事端。
董卓沉声道:“文忧既决,依计而行。但成廉、曹性乃奉先铁杆。若往,需大将相辅。”
董卓眼中凶光一闪,李儒目光迷离,仿佛眼前的董卓又变回了昔日的董仲颖。董卓轻笑,李儒的幻想顿消。
“文忧行事,我甚安心。夜已深,我倦了,无事便退。”董卓念着灵帝后妃,撇下李儒,携侍女步入寝室。
众将互视一眼,转向李儒。李儒转身,冷面道:“张将军留,余人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