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对薪火盟的渗透与掌控,开始了。
他不再依赖单可能已被腐蚀的联络渠道,反而启用了暗中培养的线人。
通过线报、金钱收买、甚至设局试探,锁定那些与权贵仙门有勾结的长老。
一旦证据确凿,绝不姑息。
四年间,秦国境内的薪火盟经历了一场不为人知却深刻彻底的换血。
数名腐化高层被清除,大量中坚力量被嬴政所吸引,以格物之法,秘密宣誓效忠秦王。
允初在九天之上,看着那些曾经因私欲而扭曲的面孔在嬴政的雷霆手段下烟消云散。
“这肃清之举,虽染血腥,却也是新生之始。人性之欲,果然如跗骨之蛆……但愿这新火,能燃得长久些。”
通天笑了笑:“欲念难消,唯以规则与力量制衡。此子深谙此道,手段虽酷烈,却直指核心。”
允初随手召来一只鹂鸟,给鸟儿喂了颗灵果。
“去吧。”
鹂鸟绕着允初飞了一圈,便消失不见 。
通天:“去瀛洲岛?”
“嗯,白泽也该出山了。”
...
掌控了秦国境内的薪火盟,嬴政推动格物之术的发展再无掣肘。
他继续以修陵、祈福、制作祥瑞等名义,将大量资源投入骊山。
秦墨工匠用一种以树皮、麻头、破布为原料,经过蒸煮、舂捣、抄造、晾晒而成的轻薄纸张被成功研制出来。
纸的出现,迅速取代了笨重的竹简和昂贵的帛书,首先在秦国的低级官吏文书传递、工坊图纸记录中使用。
嬴政严格控制核心工艺外流,却在国内大力推广,秦国文牍效率骤升,信息传递速度远超六国。
被嬴政请到骊山的农家学子,在相对优渥的环境和秦王支持下开始钻研轮作、选种、施肥之法。
同时,工坊制造出的新式曲辕犁、耧车、水车等省力高效的农具,由官府以“推广善政”之名,低价或租借给关中老秦人使用。
粮食产量在四年内有了显着提升,秦国仓禀渐丰。
纸张以及由格物工坊流出的少量精巧器物通过秦国的渠道,大量销往六国。
六国贵族为这些新奇便利之物趋之若鹜,秦国由此赚取了海量的粮食、布帛、铜铁甚至金银。
这些财富,一部分充实国库,支撑着嬴政庞大的格物计划和对军队的暗中加强,一部分则用于招揽人才和收买人心。
秦国日益显露的活力以及秦王嬴政虽然年少却日渐深沉的威仪,开始吸引天下目光。
法家、墨家、农家、兵家乃至一些不满现状的儒家、道家支脉的学子,纷纷西入函谷关。
他们或为施展抱负,或为研究秦国兴起的格物之学,开始入秦国。
咸阳城内的学馆、私邸,渐渐充满了各派辩难之声,思想在碰撞在这时,格外璀璨。
嬴政对此乐见其成,他需要这些智慧,更需要他们去开启更多民智。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在洪荒世界处于底层、生存艰难或寻求庇护的小型生灵,也感知到了秦国气运的微妙变化和人道的某种觉醒气息。
一条在渭水支流修炼数百年、饱受大妖欺凌的蛟龙,化名青交,主动投效秦国,愿为秦国梳理水脉,保一方风调雨顺。
嬴政封其为渭水都水丞,掌管一方水利。
几只被大妖领地驱逐、擅长辨识草药和培育灵植的花精木魅,被秘密安置在骊山深处的药圃,为秦国培养更高产的作物和疗伤药材。
最轰动的,莫过于一位看似温文尔雅、博学多闻的白衣文士的到来。
他自称白泽,径直来到咸阳宫外求见秦王。
那通晓万物之情、曾为人族绘制《百妖图》的瑞兽白泽到来,整个咸阳为之震动!
嬴政亲自接见白泽。
面对这位曾于人族有恩、智慧如海的洪荒异兽,嬴政执弟子礼,态度恭敬却不卑不亢。
“先生乃上古瑞兽,通晓万物,曾惠泽人族。今日莅临敝国,政不胜惶恐,亦不胜欣喜。”嬴政的声音沉稳有力,“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白泽目光清澈,仿佛能洞穿人心,他温和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人王。
“吾观星象,感气运。秦地有薪火重燃之势,人道有勃兴之机。吾非为教导而来,乃为见证,亦为自身寻一安身立命、观道演化之所。秦王胸有丘壑,志在八荒,吾愿附骥尾,略尽绵薄。”
嬴政心中大喜,面上却依旧沉静:“先生大才,世所罕见。政愿拜先生为帝师,于章台宫侧设文渊阁,请先生总览百家典籍,参赞机要,为我人族文明传承、格物致知之路,指引方向。先生以为如何?”
帝师之名,尊崇无比,更赋予了白泽超然的地位。
白泽欣然受之。
此举,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嬴政本人的声望和秦国的天命色彩,更向整个洪荒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
人族秦王,乃是紫微星转世,有容乃大,有生灵来投,成就非小。
洪荒不少生灵的目光,聚焦于那位年仅十七岁,却已隐有人皇气象的少年君王身上。
尤其是一些弱小只能寻求庇护的种族,在白泽成为帝师后,纷纷派遣族人入秦。
吕不韦在相府中听闻白泽来投的消息,第一次感到了某种超出他掌控范围的力量正在崛起,眉头深锁。
嬴政站在章台宫的高台上,俯瞰着咸阳城。
白泽侍立一旁,衣袂飘飘。
“三足鼎立?”
“仙门视我为蝼蚁牧场,王朝腐朽蠹虫丛生,薪火亦有蒙尘之虞……人族自危,非因鼎立,实因孱弱与涣散。”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看向东方,也看向那无形的九天之上。
“寡人之政,便是要聚万民之薪,燃不灭之火,铸自强之基,使这人界,不再是仙门予取予求之地,不再是蠹虫蛀食之所,帝师,前路漫漫,荆棘遍布,你我当共勉之。”
风起咸阳,吹动少年秦王玄色的衣袍,也吹动了这洪荒变局中,人族崛起的第一面旌旗。
白泽深深看了眼面前这个少年帝王,似乎明白允初真人为何会让他出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