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轮转,转眼又是过了几十年。
咸阳宫的暖阁里,暮春的午后阳光格外柔和,透过雕花木窗,均匀地洒在铺着软垫的躺椅上。赵姬如今已经是九十五的高寿了,她斜倚在躺椅上,一身素色衣衫衬得她银白的发丝愈发纯净,眼角的皱纹里沉淀着岁月的温润。她怀中紧紧抱着狸花猫小统,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抚摸着它柔顺的毛发,动作缓慢却轻柔,像是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
贴身侍女小翠端着一杯温热的蜂蜜水走进来,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灵动的小姑娘,八十多岁的年纪让她脊背微微佝偻,头发也白了大半,走路需得扶着墙,却依旧坚持亲自照料赵姬的起居。“太后,喝点水吧,润润嗓子。”小翠的声音沙哑,却满是恭敬。
赵姬缓缓睁开眼,接过水杯,浅浅喝了一口,又递还给小翠,目光落在窗外的海棠花上,轻声道:“今年的海棠开得真好,跟我刚到咸阳那年一样。”
小翠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眼中泛起泪光:“是啊,太后在咸阳住了七十多年,这海棠花也开了七十多年,年年都这么艳。”
小统在赵姬怀里蹭了蹭,绿眼珠静静地看着她,尾巴轻轻搭在她的手腕上。它还是当年的模样,没有丝毫衰老的痕迹,仿佛时光在它身上静止了一般。作为赵姬的系统,它的终极任务——全球一统,早已圆满完成,这些年,它只是默默陪伴在赵姬身边,做一只普通的狸花猫。
赵姬低头看着小统,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小统,你说,我还能回到现代吗?”
她问得轻声,带着一丝淡淡的期许。可小统只是静静地看着她,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也没有传递任何意念,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沉默。
赵姬也不失望,只是轻轻拍了拍它的头:“罢了,回不去也没关系。这七十多年,有政儿,有孩子们,有你,还有大秦的万里江山,我已经很满足了。”
她闭上眼睛,靠在躺椅上,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柔和得没有一丝棱角。嘴角依旧带着浅浅的笑意,呼吸渐渐变得均匀而微弱,像是睡着了一般,安详得没有一点痛苦。
“太后?太后?”小翠察觉到不对劲,轻声呼唤着,伸手想去探她的鼻息,却浑身颤抖,不敢触碰。
就在这时,嬴政推开了暖阁的门。七十岁的他,早已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鬓角已经长满了白发,“阿母,今日天气好,朕带了刚摘的甜果……”
话音未落,他便看到了躺椅上安详闭眼的赵姬,声音戛然而止。他快步走上前,颤抖着伸出手,探向赵姬的鼻息,指尖的冰凉让他浑身一僵,泪水瞬间涌满了眼眶。
“阿母……阿母!”嬴政的声音嘶哑破碎,他紧紧握住赵姬的手,那双手早已失去了温度,却依旧柔软,“阿母,你醒醒,朕还没跟你说说话,你怎么能就这么走了……”
小翠“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陛下,太后她……她走得很安详,没有一点痛苦……”
小统从赵姬怀里跳下,趴在她的手背上,小小的脑袋贴着她的指尖,尾巴轻轻圈住她的手指,绿眼珠里没有了往日的灵动,只剩下一片沉寂。它一整天都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连最轻微的呼噜声都没有,只是静静地趴在那里,像是在为陪伴了七十多年的主人送行。
嬴政的哭声惊动了宫外的百官和皇子公主们。扶苏、嬴高、嬴将侣、嬴阴曼、嬴诗曼、嬴季曼、嬴元曼等人纷纷赶来,他们大多已是四五十岁的年纪,各自成家立业,儿孙满堂,此刻却都像孩子一样,围在赵姬的躺椅旁,失声痛哭。
扶苏跪在嬴政身边,握住赵姬另一只手,声音哽咽:“祖母,孙儿还没来得及给你请安,你怎么就走了……”
嬴阴曼早已泣不成声,她想起小时候跟着赵姬乘坐热气球的时光,想起祖母教她认草药、学农法的日子,泪水模糊了视线:“祖母,你答应过要看看我的孙女儿,你怎么说话不算数……”
嬴高握紧拳头,强忍着泪水,却还是有泪珠滚落:“祖母,北境安稳,草原上的白鹿又出现了,你最想看的祥瑞,孙儿还没来得及告诉你……”
公主们相拥而泣,皇子们红着眼眶,暖阁里的悲伤气息几乎要将人淹没。
消息很快传遍了咸阳,传遍了大秦的五洲疆土。嬴政下旨,全球举哀三月,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五洲各地都要修建灵堂,悼念护秦圣母。
三日后,赵姬的灵柩移出咸阳宫,前往骊山皇陵。送葬的队伍绵延数十里,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尽头。
咸阳城的百姓们自发地跪在街道两侧,穿着素色的衣服,手中拿着白色的绢布,哭声震天。“太后千岁,一路走好!”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咸阳城的上空。
队伍前方,嬴政身着素色丧服,亲自执绋,步履蹒跚,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沉重。扶苏、嬴高、嬴将侣等皇子们紧随其后,公主们乘坐着素色的马车,哭声不断。
小翠被宫女搀扶着,走在灵柩旁,手里捧着赵姬生前最爱的一束海棠花,老泪纵横,嘴里不停念叨着:“太后,慢些走,奴婢陪着你……”
最引人注目的,是队伍中的三只老虎。它们身形健壮,毛色斑斓,正是当年赵姬送给嬴政的白虎玄钺的后代。如今玄钺早已离世,这三只老虎被皇家饲养长大,温顺而通人性。它们跟在灵柩后方,步伐沉稳,没有发出任何嘶吼,只是偶尔抬头望向灵柩,像是在为这位见证了它们祖辈成长的圣母送行。
五洲各地的代表也纷纷赶来,带着各自的哀思。大洋洲的代表捧着硕大的珍珠,非洲的代表拿着珍贵的香料,美洲的代表抱着五彩的贝壳,欧洲的代表捧着青铜雕像,亚洲各地的代表也带来了当地的特产。他们穿着素色的服饰,跪在队伍两侧,恭敬地叩首,用不太流利的秦话喊道:“圣母千岁,一路走好!”
“圣母为我大洋洲带来文明,我们永世不忘!”
“圣母的农法让非洲百姓吃饱穿暖,愿圣母在天安息!”
“圣母的智慧让美洲一统,我们永远感念圣母恩德!”
代表们的哭声与百姓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悲壮而肃穆的挽歌。
灵柩缓缓前行,小统一直趴在灵柩顶端,灰色的毛发在风中轻轻飘动。它依旧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静静地看着前方,绿眼珠里映着送葬的队伍,映着跪拜的百姓,映着万里无云的天空。它知道,它的任务完成了,它的主人也安详地离开了,这七十多年的陪伴,是它永恒的记忆。
嬴政走到队伍前方,停下脚步,转身望着灵柩,泪水再次涌出:“阿母,你一生为大秦操劳,为五洲百姓奔波,如今你走了,大秦不会忘记你,天下百姓不会忘记你!朕会带着你的嘱托,继续守护这万里江山,让大秦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
他的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队伍,百姓们再次高呼:“皇帝万岁!太后千岁!”
灵柩继续前行,朝着骊山皇陵的方向。阳光依旧明媚,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海棠花随风飘落,落在灵柩上,落在送葬的队伍中,像是在为这位伟大的太后送行。
小统轻轻蹭了蹭灵柩,尾巴依旧圈着赵姬遗留的一缕发丝——那是小翠特意为它留下的。它终于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喵呜”,声音低沉而悠长,像是在告别,又像是在祝福。
咸阳的月亮升起时,赵姬的灵柩终于抵达骊山皇陵。嬴政亲自将灵柩送入地宫,与那些象征着大秦一统的珍宝一同安放。地宫关闭的那一刻,嬴政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响头:“阿母,安息吧,朕会常来看你。”
小统蹲在地宫门口,望着关闭的石门,绿眼珠里泛起了泪光。它没有跟嬴政离开,而是选择留在了皇陵,守着它的主人,守着这段跨越千年的缘分,守着大秦一统的传奇。
天下百姓为赵姬送行三月,五洲各地的灵堂前,香火不断。人们传颂着她的功绩,感念着她的恩德,将她的故事代代相传。
咸阳的月亮落了又升,大秦的江山依旧稳固。赵姬虽然离开了,却永远活在大秦百姓的心中,活在嬴政和子女们的记忆里,活在那只永远守护着她的狸花猫的陪伴中。她的一生,圆满而安详,无憾而无悔,如同那轮咸阳的明月,永远照亮着大秦的万里江山,永远温暖着天下百姓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