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焰一号”在±2.5c的稳定区间内通过了72小时长时考核,如同锻打初成的剑胚,锋芒内敛却基础已固;“星链”地面节点历经戈壁风沙的洗礼,宣告着工程化的初步成功;“磐石联盟”的信誉在烈火真金中淬炼得愈发耀眼。然而,大国工业的崛起之路,注定是螺旋上升的征程。旧的问题解决,新的、更深层的挑战便如影随形,而指向苍穹的星链,也终于迎来了它的首次实战叩关!
---
材料研究所,“晶界净化”新方案核心实验室。气氛凝重远超“净焰”攻坚之时。
沈清秋面前摆放着几枚新制备的、基于调整后活性元素(惰性更强)的涡轮叶片毛坯。然而,检测报告上的数据却如同一盆冷水浇下:晶界杂质捕获率比预期低了近15%! 这意味着,即使后续在“净焰一号”中完成热处理,其最终性能提升可能仅有8-10%,远低于15%的目标值!
“问题出在活性载体的纯度!”沈清秋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焦灼,她指着元素分析图谱上几个刺眼的杂峰,“尤其是作为核心催化剂的金属铪(hf),其中掺杂的锆(Zr)和钛(ti)含量超标!它们在高温下反而会成为新的杂质源,干扰净化效果!”
“我们用的已经是国内能买到的最优级铪粉了!”负责原料采购的工程师满脸无奈,“高纯铪(≥99.99%)的提纯工艺被国外垄断,禁运清单卡得死死的!现在能拿到的‘工业级’铪粉,纯度最高也就99.9%,杂质含量…我们控制不了。”
金属铪,这种稀有难熔金属,因其优异的抗蠕变、耐腐蚀和独特的中子吸收性能,在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和核工业中至关重要。但其高纯度提炼技术,恰恰是国内材料工业的一块“硬骨头”!
“没有高纯铪,新方案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一位研究员忧心忡忡,“难道又要妥协性能?”
“妥协?”沈清秋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不!性能和安全,都不能妥协!”她调出铪的物理化学性质图谱,“常规的真空电弧熔炼、电子束熔炼提纯,我们没设备,也买不到!但铪的熔点高(2233c),化学性质相对稳定…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区域熔炼法(Zone melting)!”
“区域熔炼?”众人一愣。这是一种利用熔区在长条原料中缓慢移动,利用杂质在固液相中分配系数不同来实现提纯的方法,设备相对简单(核心是精密温控和移动机构),但对工艺参数(温度梯度、熔区速度、气氛控制)的要求极其苛刻!
“对!”沈清秋指向“净焰一号”的方向,“我们有现成的‘净焰一号’!它的超精密温控(±2.5c)和亚ppm级的气氛控制,正是区域熔炼最需要的!虽然它不是为金属熔炼设计的,但我们可以改造一个专用的小型坩埚和移动机构,把它变成一个‘土法’区域熔炼炉!”
“这…风险很大!”工艺工程师面露难色,“熔融的铪极其活泼,对坩埚材质(需用钨或钼)、保护气氛(高纯氩气)要求极高!而且区域熔炼需要极慢的速度和稳定性,万一温度或气氛波动…”
“所以,这是‘铪’而走险!”沈清秋斩钉截铁,“‘净焰一号’的温度稳定性是我们目前能拿到的最强保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材料组,立刻筛选合适的坩埚材质和涂层方案!工艺组,设计小型熔炼腔和移动机构,必须与‘净焰一号’炉膛兼容!赵工,这精密移动机构的加工和调试,又得靠你们了!”
赵铁柱拍着胸脯:“沈博士放心!再精密的活儿,咱也能用‘铁杵磨成针’的劲头啃下来!” 基础材料的瓶颈,逼出了最极致的“土法”智慧!
---
西北某卫星发射中心。晨光熹微,气氛庄严肃穆。
一座修长的运载火箭静静矗立在发射架上,箭体上喷涂着“cZ-3b”的型号标识。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它的整流罩内,除了主载荷外,还搭载了四颗外形独特、覆盖着黑色特殊涂层的立方体——这正是“星链”计划的第一批Ka波段中继卫星原型星!
周斌站在指挥大厅后排,手心微微出汗。这四颗卫星,凝聚了他们团队无数心血,也背负着打破信息封锁的厚望。它们采用了基于“星尘”超材料的轻量化高增益相控阵天线、搭载了经过地狱考验的地面节点同源通信载荷、以及为适应太空环境而强化的电源和热控系统。但太空的极端环境(高真空、强辐射、巨大温差)和复杂的轨道动力学,是地面测试永远无法完全模拟的!
“一分钟准备!” 洪亮的倒计时响彻大厅。
周斌的目光死死锁定屏幕上的卫星遥测数据:温度正常、电压稳定、各系统自检通过…
“十、九、八…点火!起飞!”
巨大的轰鸣震动大地,火箭喷吐着炽烈的火焰,刺破苍穹,直入云霄!
火箭飞行正常…整流罩分离正常…卫星按预定程序分离、展开太阳翼…成功入轨!
“星链01至04号,信号捕获成功!姿态稳定!太阳翼展开到位!各系统遥测参数正常!”测控人员的报告声带着激动。
指挥大厅响起热烈的掌声!周斌长舒一口气,第一步,成了!
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启动星间链路建立测试!”周斌下令。
很快,结果传回:“01号与02号星间链路建立成功!速率稳定在850Gb\/s!误码率符合预期!”
“03号与04号链路建立成功!”
“尝试01号与03号跨轨道面链路…建立成功!速率780Gb\/s!”
“好!”周斌握紧拳头,“现在,接入地面试验节点!”
位于戈壁滩的“天网”试验场,一座经过伪装的地面节点天线缓缓抬起,精准锁定了刚刚飞越上空的星链01号卫星。
“地面节点呼叫星链01号,请求接入!”
“星链01号收到,链路建立中…建立成功!地面到卫星上行速率420Gb\/s,卫星到地面下行速率380Gb\/s!端到端延时<20ms!”
“成功了!星-地链路打通!”控制室再次沸腾!这标志着“星链”系统实现了从地面节点到空中中继(无人机)再到太空骨干节点的关键跨越!一张真正覆盖天地的信息网络的雏形,破空而出!
---
“磐石联盟”总部,徐明远(联盟秘书长)的眉头却并未舒展。
他面前摊着一份来自国际知名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报告和一份律师函。
报告显示,“克罗诺斯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在过去一个月内,在全球主要市场(欧美日)密集提交了超过两百项与“星尘”超材料微结构设计、特定掺杂工艺、“磐石”涂层衍生应用(如耐磨、防腐变种)高度近似的“防御性专利”! 这些专利的申请日期,巧妙地卡在“磐石联盟”相关技术公开或产品上市之前不久!
律师函则来自“格罗夫斯国际”聘请的顶级律所,措辞强硬:指控“磐石联盟”多家成员企业在出口的工程机械部件中,使用的某种新型表面处理技术,“可能”侵犯了其新获得的某项“基础工艺专利”(正是那两百项防御专利之一),要求立刻停止侵权并索赔!
“这是‘专利地雷阵’!”联盟首席知识产权顾问声音沉重,“克罗诺斯利用其强大的法务和情报网络,抢在我们全球布局完成前,在关键节点布下大量‘似是而非’的专利。目的不是真要用这些专利生产什么,而是为了给我们未来的技术拓展和产品出口设置障碍,消耗我们的时间和金钱在专利无效诉讼上!这次‘格罗夫斯’的指控,很可能就是一次火力侦察和骚扰!”
徐明远看向远程接入的陈默:“陈董,对方换了打法,从断供、抹黑升级到了‘专利绞杀’。我们虽然在国内和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布局了核心专利,但在欧美日等传统市场,我们的防御体系还很薄弱。”
陈默眼神冷冽:“专利战,是技术战争的延续,也是商业战争的最高形态之一。他们想用‘纸壁垒’困死我们?那就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他迅速部署:
1. 坚壁清野: 联盟法务部立刻组织精干力量,对所有被指控侵权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深度侵权比对分析。只要有一丝不侵权或对方专利无效的可能,就坚决应诉,绝不妥协!同时,反诉“格罗夫斯”滥用知识产权,进行不正当竞争!
2. 暗度陈仓: 知识产权部牵头,联合所有成员企业,立刻彻底梳理自身所有未公开的核心技术诀窍(Know-how)和工艺细节!凡能以技术秘密形式保护的,绝不申请专利!建立更严格的保密分级和访问控制制度,筑起无形的‘知识护城河’!
3. 釜底抽薪(长远): 指示周斌团队和沈清秋团队,在后续研发中,有意识地探索基于不同物理原理、绕过对方专利壁垒的全新技术路径(如“星链”探索新器件、“晶界净化”寻求非铪催化剂)。用下一代技术,碾压这一代的专利枷锁!
4. 合纵连横: 寻求与国内其他科技巨头、以及受“克罗诺斯”专利霸权压迫的国际友商,在特定领域形成专利交叉许可或防御联盟,分担压力。
“这场仗,是持久战,也是智慧战。”陈默的声音斩钉截铁,“他们要布‘地雷阵’,我们就练就‘排雷’的本事,更要学会在雷区上架桥铺路!‘磐石’的根基,不是几项专利,而是我们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放马过来!”
---
青河县,老槐树下。
陈默放下保密通讯器,指尖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树皮上划过。高纯铪的困境、专利战的硝烟、以及星链入轨后的长期在轨考验…千头万绪如同虬结的树根。
他抬头,望向深邃的夜空。此刻,那四颗承载着希望的“星链”原型星,应该正静静运行在轨道上,如同四颗微弱的火种。
铪影重重,是基础材料领域亟待攻克的堡垒;
星链破空,是信息边疆开辟的崭新航道;
专利硝烟,是全球化竞争中无法回避的暗战。
每一步,都踏在荆棘与希望并存的土地上。但陈默的嘴角,却缓缓勾起一抹坚定的弧度。从手搓“马赫环”的孩童,到执掌大国重器的灵魂,他深知,真正的“加速器”,不是凭空变出奇迹,而是在认清所有艰难险阻后,依然能点燃那束照亮前路、凝聚众志的光芒。
炉火不息,锻打不止。星链既出,天网必成!这场淬炼灵魂与国运的远征,唯有向前,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