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从木器厂下班后,直奔市中心的古玩街。虽然已是傍晚,但街上依然人来人往,各种小摊贩正收拾着摊位。他的目标很明确——找一家信誉好的当铺,把手头那枚戒指抵押出去。
台球厅的想法在他脑海里盘旋了好几天。九十年代的娱乐业刚刚兴起,台球这项运动正从港台传入内地,市场前景广阔。以他在木器厂的技术,制作台球桌的木质部分完全不成问题,只是缺少大理石台面和一些金属配件罢了。
“永兴当铺”,李晓明停在一家门面不大但装修考究的店铺前。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摆放着各种金银首饰和古玩字画,看起来颇有些年头。
推门而入,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柜台后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戴着老花镜正在查看什么东西。听到声音,他抬起头来,露出一张和善的面孔。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我想抵押一样东西。”李晓明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枚戒指。
店主接过戒指,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这是18K金的,宝石是蓝宝石,成色不错。”他停顿了一下,“您打算抵押多少?”
正当两人讨论价格时,店门又响起了铃声。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精美的包装盒。
“老板,我这里有块表想当掉。”年轻人说话时带着明显的外地口音。
店主暂时放下李晓明的戒指,接过包装盒打开。里面是一块金色的手表,表盘上印着“RoLEx”的字样,看起来金光闪闪,确实很像那么回事。
李晓明在一旁瞥了一眼,心中暗笑。这表一看就是南方那些作坊生产的仿品,虽然外观做得很像,但细节处处都能看出破绽。表带的连接处工艺粗糙,表冠的螺纹也不够精细,最关键的是表盘上的字体略显扭曲。
“这表…”店主显然有些犹豫,他虽然做典当行多年,但对名表确实不够了解。
李晓明轻咳一声,凑近了些:“老板,我看这表的表带颜色有点不对,正品劳力士的金色应该更深一些。”
店主一愣,仔细看了看,又拿起放大镜观察。李晓明继续说道:“还有这个表冠,正品的螺纹应该更细密,这个明显粗糙了。”
“咦?”店主恍然大悟,重新审视着这块表。
年轻人脸色有些变化:“你懂什么?这是我从香港带回来的正品!”
李晓明笑了笑,没有多说。店主已经明白了,礼貌但坚决地说:“不好意思,这块表我们不收。”
年轻人见状,知道事情败露,匆匆收起表就离开了。
“真是谢谢您了!”店主向李晓明道谢,“差点就收了个假货。您对这些很有研究?”
“略懂一些。”李晓明谦逊地说。
店主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走到柜台后面,拿出几件东西放在桌上。“既然您这么有眼力,能不能帮我看看这几件东西?”
桌上摆着一幅山水画、一个玉镯、一串珍珠项链和一个青花瓷瓶。李晓明仔细端详着,很快就有了判断。
“这幅画的纸张是机器制造的,应该是现代仿品。”他指着山水画说,“真正的古画用的是手工纸,纹理完全不同。”
“这个玉镯…”他拿起玉镯对着光线查看,“色泽太过均匀,应该是人工染色的。天然翡翠不可能这么完美。”
“珍珠项链倒是真的,不过价值不高,是淡水珍珠。”
“这个青花瓷瓶最有意思。”李晓明拿起瓷瓶,“胎质很好,但是这个底款有问题。明朝的款识不是这样写的,这应该是清朝仿明的作品。”
店主听得连连点头,对李晓明的眼力佩服不已。“您说得太对了!这些东西我一直拿不准,特别是这个瓷瓶,差点就按明朝官窑的价格收了。”
“您这是祖传的当铺吗?”李晓明问。
店主苦笑一声:“是祖传的,但是那些年头,很多东西都断了传承。我对金银首饰还算有些研究,但字画珠宝古董名表这些,确实不太懂。”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李晓明:“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合作?以后遇到这类东西,我请您帮忙鉴别,您看怎么样?”
李晓明想了想,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可以,不过我平时要上班,只能业余时间过来。”
“那太好了!”店主高兴地说,“对了,我姓王,王德贵,这铺子传到我已经是第三代了。”
“我叫李晓明,在木器厂工作。”李晓明递过一张纸条,“这是我们厂工会的电话,有事可以找我。”
王德贵小心收好纸条,然后拿起李晓明的戒指:“这枚戒指,我按市价的七成给您,两千五百元,您看如何?”
“可以。”李晓明很满意这个价格,比他预期的还要高一些。
王德贵很快办好了手续,将钱递给李晓明。“对了,您什么时候需要赎回?”
“大概一个月吧,我准备做点小生意。”
“什么生意?”
“台球厅。”李晓明简单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王德贵眼前一亮:“台球?这个生意好啊,现在年轻人都喜欢这个。您要是需要投资,我也可以参与。”
“谢谢,不过我还是想先自己试试。”
临走前,李晓明注意到柜台里摆着一把小斧子,造型很是精美。斧头不大,约有一尺长,斧刃雪亮,木制的斧柄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这斧子很特别啊。”李晓明指着问道。
王德贵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了:“这个啊,没什么特别的,是我没事时做着玩的。以前学过木工,偶尔做点小玩意儿。您要是喜欢,就送给您吧。”
“那怎么好意思。”李晓明确实很喜欢这把小斧子,“这样吧,我给您一点钱,买下来。”
“真不用…”
“一定要给。”李晓明坚持着,从钱包里掏出五十元,“就这些了。”
王德贵拗不过他,只好收下钱,将小斧子递给李晓明。“这斧子虽然是我做的,但用料不错,斧刃是好钢打的,很锋利,您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