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35年。
6月28。
皇帝有诏,以太尉韩生年老罢官。
皇帝遣郎中持节拜张辟疆为太尉。
韩生入宫拜谢。
上午。洛阳皇宫宫门口。大门敞开,迎四方之人。但甲兵戒备森严,杀气腾腾。
宫门外。韩生幼子韩康平与韩生的随从一起,站在马车旁边,等待韩生出来。
已经等了半个多时辰。
作为太尉之子,韩康平乃是富贵人物,相貌堂堂,衣冠雄伟,但身上没有宦家公子气息,反而平易近人。
却是贞观皇帝镇压天下,无论朝堂民间风气都很端正。
韩康平等的有些昏沉,甩了甩头,却听见了声音。脸上不由露出喜色,抬头往宫内看去。见到韩生乘坐辇车而来。
“父亲。”韩康平上前迎接。
韩生笑道:“让儿久等了。却是皇帝抚恤老臣,与我多说了一些话。”
韩康平笑着摇了摇头。
韩生白发苍苍,且发丝稀松,显出十二分苍老。平时拄拐,没有拐杖就走不了路。
韩康平伸手搀扶老父下了宫中辇车,扶着上了自家的车,谢过了驾车而来的人。
随即,韩康平翻身上马,与韩生一起回去洛阳家宅。
韩生哪怕坐车都不舒服,仿佛人要散架了一样。但精神头还不错,目光有神。
洛阳街道上,行人众多。热闹喧嚣,繁花似锦。
百姓见韩生车驾护卫,都让开了两旁。韩生睁着双眼看着热闹的景象,脸上露出了微笑。
不知不觉,已经是贞观35年了。
当年与皇帝争雄的项羽、刘邦尸骨都已经寒透了。秦王更不用说。
这么多年来。
韩婴身体一直安康,出奇的是张苍的身体也很好。张苍不仅身体好,而且精力充沛,仿佛是三四十岁的人。当了这么多年的宰相,日理万机。身体却还能如此康强......朝野内外都是啧啧称奇。
也多亏了韩婴坐天下,张苍为相领朝政。君臣长命,政策延续。
这才有了如今的贞观盛世。
是的。如今叫贞观盛世。
哪怕仇视韩氏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当今这个世道,比秦王时期好了十倍。当然也比战国时期好。
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来,韩婴没有动过大兵,也没有上劳民伤财的工程。
朝廷以养民为主。
如今除了河西、巴蜀、燕、商、广地之外,河北、中原等大部分地方。
百姓安居乐业,不见兵革。
当然也就很少服徭役。
父母能抚养儿子长大。
儿子能奉养父母终身。
不再是“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不再是“秦王宫殿三百座,道旁白骨累累。”
韩生感慨道:“我大韩皇帝德高仁厚,天下兴隆。”
马车来到了韩生家宅,乃是一座大宅。韩生在儿子的搀扶下落在了地上,落地后却倔强的推开了儿子的手,拄着拐进入了家宅。
...............
皇宫中,守卫森严。
甲兵侍卫皆人高马大,身上甲胄闪亮,散发着凶悍气息。
美人大多年老。无论年老年少,衣裙都不拖地。
韩婴这些年没有建造过一座宫殿,漏水了塌陷了被火烧了,也就是修修补补而已。
韩婴还是半个宅男,很少出皇宫,几乎没有出过洛阳。
不巡视天下,也不下江南。
衣食不铺张。甚至身上的常服、鞋履,也都是皇后亲手缝制的。
皇子、皇女、皇孙也被他加以约束。嫁娶都是简朴。
鼓励薄葬。
曾经下诏,如果他两腿一蹬,只起个大封土便好,不需建造地宫,不需陪葬品。
连瓦器都不用,死的时候穿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
但是庙宇还是要立的。立个庙把他的牌位主祭,让功臣名将陪祭。
他个人倒无所谓,但功臣名将需要这个荣誉。
现在他很多功成名将都已经死了,也都葬在了同一片区域。
未来他也会与他的功臣名将葬在一起。
这都是他的私德。
在公事上,他也可以昂首挺胸。文治便不用说了,天下统一之后,海晏河清。
号称盛世。
武功上。他夺取河套、河西、朝鲜等地,加以稳固。并消化了秦始皇名义上占据,但实际上没有能实际统治的广地、越地。
他没有遗憾了。
一座殿宇内。
韩婴送走了韩生之后,走出了殿宇,站在高台之上,发了一会儿呆。
“陛下。现在凉爽,需防风寒。”在旁的韩谈提醒道。
韩婴回过神来,看了一眼白发苍苍的韩谈,又抓起自己的头发看了看,笑道:“是啦。我们都老了。”
在古代,在这个年纪,感染风寒会要人命。
当然,韩婴虽然老了,但没有老到那个份上,身体还算康强。
韩婴虽然不在意,却还是进入小殿坐下。想了一下后,韩婴对韩谈说道:“传太子。”
“是。”韩谈应是,转身下去安排了。
皇宫大。
太子住在东宫,来到这里需要时间。韩婴等了许久,才见到太子走了进来。不等太子行礼,韩婴说道:“坐。”
太子却不在座位上坐,而是笑了笑,来到了韩婴身旁蹭坐。
理论上来说他不能坐在这里,但从小他就坐在韩婴身旁。
韩婴也不管他,目光却愈发柔和。
当年抱在怀中的小不点长大了呀。
但还是那个小不点。
韩婴说道:“太子啊。孤问你个问题。”
太子点了点头。
韩婴又说道:“道德经上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太子又点了点头。
韩婴也不管他,继续说道:“这就是孤的治国之道。”
“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都要三思而后行。”
“所以孤在夺取河西之后,又过了五年时间,才攻打河套。所以,孤现在兵强马壮,但已经多年没有动刀兵了。”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孤觉得现在孤有这么大的事业,就已经很好了。”
“孤死后盖棺定论,怎么也能得一个好谥号。一千年后,两千年后。后人读史书,也得赞一声孤仁厚。”
韩婴唠唠叨叨的与太子说了许多,其实这些话他说了很多次。
但每次太子都是认认真真的听了。
忽然,韩婴说道:“孤打算在邙山下建造一座宫殿,然后退位号为太上皇。”
太子与四周的太监、宫娥都是色变。太子急发言道:“天下岂可没有父皇?”
韩婴笑着摸了摸太子的后脑勺,说道:“不。天下可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你。”
“我的事业,我的天下,都托付给你了。”
皇帝心意已决。
当年,韩婴在邙山下建造宫殿。贞观36年落成。
韩婴在贞观37年把皇位禅让给太子,号为太上皇,率领皇后及老美人进驻邙山皇宫,不再过问朝政。
张苍继续为相,总领朝政。
贞观55年,韩婴驾崩。死在张苍之前。
韩氏能以臣议君。
皇帝与群臣议论,谥韩婴为光文皇帝,庙号太祖。
按照谥法:能绍前业曰光。代表韩婴在灭国之后,复兴光大祖宗基业。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韩婴在恢复祖宗基业的同时,又建号皇帝。功业远超祖宗。
是以庙号太祖。
太祖者:始兴祖也。
得知韩婴驾崩之后,天下百姓多落泪。
许多人朝着洛阳方向遥祭贞观皇帝。
韩婴遗诏:天下臣民不需为他服丧。
(全书完)
..............
兄弟们,感谢你们一路上的支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