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心知肚明。
永昌号的背后,站着的是二爷赵景岚。
而二爷正奉王命筹办北疆粮饷总办,意在统筹各卫粮饷,自己这稽核所的设立,无异于明白告诉二爷:青州卫的军需,往后要自主采办。
之所以要如此明面上拒绝二爷的橄榄枝,正是因为他刚刚才以粮券之事狠狠打压了世子一系。若此刻倒向二爷,落在王爷眼中,便成了首鼠两端、急于寻找新靠山的投机之徒。
为王者,最忌惮的,便是臣下结党营私,尤其是手握兵权的将领与王府公子过从甚密。他林川要做的,不是选择投靠世子或二公子中的任何一方,而是要让他们,乃至他们背后的镇北王都清楚地看到,他林川,只忠于北疆安稳,只效命于王府法度,不参与任何嫡庶之争。
唯有如此,才会让镇北王对他更高看一眼。
也唯有让世子、二爷两派势力相互牵制,不断内耗,他才有机会,搞垮镇北王在整个北疆的势力格局。
“为公……为私?”
周哲兴闻言一怔。
他没料到林川会如此直白地反问。
林川见他愣神,将手中茶盏轻轻放下:
“先生不必揣度。莫说孙德海背后是谁,便是天王老子,林某也只认一个理……这北疆山河,是王爷的北疆!林某蒙王爷信重,授以青州卫指挥使,兼领孝州卫,这是天大的恩典。”
他起身负手,望向太州的方向:
“既食君禄,当分君忧。林某在这个位置上,所思所虑唯有二字:强军!稽核所一事,说到底不过是为了斩断伸向军饷的黑手,替王爷、替朝廷守住钱袋子,让两卫将士吃饱穿暖,让两地防线固若金汤。”
“至于其他?”林川转身,目光扫过周哲兴,“不论是北疆粮饷总办,还是什么别的衙门,只要是为巩固边防、利国利民之事,林某必鼎力相助。但若有人想以权谋私、动摇王爷的北疆根基......”
他微微一顿:“林某麾下两卫儿郎手中的刀,第一个不答应!”
“好!”
周哲兴被这番掷地有声的话震得心神摇曳,忍不住抚掌叫了声好。
他随即意识到失态,轻咳一声以作掩饰。
但还是难以掩藏眼中的欣赏之色。
“林将军一番热血,忠勇可嘉!”
他收敛心神,说道,“只是……将军须知,这朝堂之事,往往并非黑白分明。王爷坐镇北疆,既要御外敌,亦需平衡内外。世子与二爷之间……”
他话到此处,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指尖蘸了茶水,在石桌上轻轻划了一道线。
“王爷春秋鼎盛,北疆的天,终究是王爷的天。”
林川目光扫过那道水痕,笑了笑,“林某只管练兵、备战、守土。至于王府家事,非臣下所敢妄议。林某只认王爷钧旨,谁若以王爷之名行祸乱北疆之事,便是林某之敌。”
周幕僚深深看了林川一眼,暗叹此子心思之缜密。
这番话进退有度,既表了忠心,也亮了底线,更暗含警告,可谓滴水不漏。
“将军赤诚,周某佩服。”
他拱手一礼,“今日之言,周某必当原原本本,禀报王爷。”
“有劳先生。”林川微笑还礼。
……
永和二十四年,六月,石破天惊。
数道八百里加急的密报,从盛州城快马奔赴至各大藩王领地。
永和帝骤然病倒,太子奉旨监国!
但深宫重重帷幕之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暗涌,谁也说不清楚。
往日车水马龙的六部衙门前忽然冷清下来,茶楼酒肆里,穿着官靴的人影匆匆来去。禁军悄无声息地增加了宫城各门的守备,盛州知府的案头堆满了粮价波动的急报,市井间流传的谣言越来越骇人听闻。
消息传到北疆,镇北王屏退左右,独自在望楼站了许久,直到暮色四合才缓步而下,吩咐心腹连夜密议。几乎同时,豫章王已经写好了措辞恳切的奏表,信使却暗中绕道去了吴越。武宁王以保境安民为由加强了江防,荆襄军精锐也开始往腹地收缩。
吴越王依旧每日在西湖画舫上听曲,可苏杭两地的织造局银库却悄悄忙碌起来。而东平王、蜀山王也纷纷派出密使,朝中原腹地而去。只有西北方向偶尔传来的烽烟,提醒着人们西梁王叛乱未平的事实。
江南稻田里,老农望着刚刚抽穗的稻子叹气,都说今年这粮价怕是要压不住了。
这个夏天格外漫长。
盛州的宫墙映在秦淮河里,晃动的倒影濒临破碎。
七大藩王各怀心思,帝都的朝堂暗流涌动,谁都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正在寂静中酝酿。
就像梅雨时节积压的乌云,迟早要落下倾盆暴雨。
……
孝州城,粮仓前
六月的阳光,蒸腾起灼人的热气。
然而,比阳光更炽热的,是广场上攒动的人心。
黑压压的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将偌大的粮仓围得水泄不通。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尘土味,所有人踮着脚,伸长脖子,目光死死盯住那两扇紧闭的的仓门。
不久前,青州卫粮饷断绝的消息传开,孝州百姓节衣缩食,甚至拿出过冬的存粮捐赠给军队,那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如今,传言林将军要开仓还粮。
还?
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借出去的粮食,还能还回来?
大多数人心里都揣着个问号。
“吱呀——”
沉重的开门声压过了人群的嘈杂。
仓门缓缓向内开启,阳光劈入幽暗的仓廪内部。
广场上死寂一片。
随即,一片潮汐般的惊呼!
“老天爷!”
“满……满的!全是粮!”
“看到了吗?那堆得跟山一样!”
只见仓廪之内,粮食堆积如山,在阳光下散发着饱满的光泽。
民以食为天。
只要有粮食,就什么困难都打不垮。
众人被这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林川的身影出现在仓门前。他今日未着甲胄,只一身布袍。
他抬手虚按一下,沸腾的人声瞬间平息。
“孝州的父老乡亲们!”
林川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广场的每个角落,
“前番青州卫蒙难,粮饷不继,是诸位深明大义,慷慨解囊,捐粮捐物,救我数千将士于水火!此恩此德,林川与青州卫,铭记于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今日,危机已解!林某在此宣布,当日乡亲们捐赠之粮,今日,我青州卫——双倍奉还!”
“双倍???”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在人群中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