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勤王队伍赶到河对岸的时候,对面只有三万多名突厥士兵严阵以待。
那突厥将军本想等着对面的大夏士兵主动进攻,随后很快接到突厥右王的军令,命他立马过河进攻对面的大夏军队。
这三万突厥士兵过河之后,当即便和沈烈率领的一万余先锋部队交起手来,凭着人数优势快速将沈烈等人包围。
石开统领步兵军阵,和牛金、张辽张远各带着两千士兵正面抗住了突厥上万步兵的冲击。
王小虎则带着两千骑兵防止对方骑兵绕后,和突厥数千包抄而来的骑兵杀得难解难分。
沈烈最后则带着六百余名骑兵在一侧寻找机会,伺机冲阵。
这六百余名骑兵中,有三百余名是一直跟随沈烈的骁骑兵,这些老兵中有将近一百人已经突破了武徒境界,是沈烈突破敌阵最锋利的尖刀。
剩下的三百余人则是后在鹰嘴山收编的山贼。
这些山贼经过战火的磨练后,此时也已经晋升为精锐骑兵,跟在骁骑兵身后一齐冲锋。
双方士兵血战一处,河对岸的低地顿时血流成河,冒着热气的血水很快就被寒冷的天气冻的凝固。
这些南方士兵的战斗力自然不如身经百战的边军,和突厥兵交起手来,很快就落入了下风。
但对面的突厥兵也远不如拔也古部的士兵战力强悍,只比之前定州的蛮子守军厉害一些。
而且围城月余,这些士兵无论是体力还是战意都有所下降,一时间也无法轻易突破大夏士兵的军阵。
突厥将军见己方几万人打对面一万人,竟仍然久攻不下,立马气的将预备队尽数投入了战场,势要一举击溃大夏士兵的阵线。
沈烈带着骑兵在军阵一侧始终按兵不动,听着阵中大夏士兵的哀嚎,一众骑兵迟迟不出击,都不由得焦急起来。
“沈大哥,蛮子的中军有破绽!”
片刻后沈烈一旁的赵风急忙喊道。
他一直死死盯着蛮子军队的动向,寻找着冲阵的时机。
这下他眼见突厥将军将手下预备队也派了上去,中军的保护立马弱了下来,正是给了众人可乘之机!
战绩稍纵即逝,沈烈毫不拖泥带水,当即带着六百多名骑兵,犹如利刃出鞘一般,直向突厥中军插去。
兵形势者最讲求避实击虚,找出敌军阵型弱点之后,迅速以机动兵力冲击敌军要害,电光火石之间解决战斗。
果然,突厥中军见到这群势不可挡的骑兵,顿时乱了阵脚。
突厥右王帐下的第一猛将在沈烈手下都走不过三个回合,眼前这突厥将军更不可能是沈烈的对手。
破阵,斩将,连带着将突厥中军的大旗也抢了过来。
沈烈的骑兵不动如山,动则如雷霆一般,迅速摧毁了突厥中军核心所在。
没有了中军指挥,这三万突厥兵顿时如同土崩瓦解的大厦。
石开瞧着蛮子军心开始涣散,立刻传令牛金等人带兵推进。
这群大夏士兵自从在保州跟着沈烈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后,精气神不知不觉间已然焕然一新。
此时每一个士兵眼中都是对军功的渴望,在众将官的指挥下奋力向前推进,很快便将突厥军阵冲的自相践踏起来。
陈敬之此时还在后方指挥全军修筑营垒,一圈木质的围墙才刚插到地里,就见到沈烈的先锋部队竟然打的三万突厥兵连连后退。
这分明就是妖孽啊...
陈敬之心头不禁感叹道,但他的笑容立马凝固住了。
只因陈敬之猛然看到河对岸东西两侧又出现了突厥大军,竟有近十万之众,朝着己方左右包围过来。
就连此刻正在修葺营垒的士兵,看到这一幕,也不禁放下了手中正在进行的活计,呆立在了原地。
十万大军的气势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若是这河流还未冰封,陈敬之相信这十万突厥士兵投鞭断流绝对不是空谈。
陈敬之赶忙起身吼道:“快传我军令,留下一万人继续修筑营防,其余人赶紧集合准备迎战!”
...
此时正在前方激战的沈烈,看到河对岸出现的突厥大军也不禁愣住了。
十万人,就算是十万头猪,自己手下这些人也不知道要砍多久,才能砍完,更何况是十万如狼似虎的突厥兵!
这突厥右王当真是果断啊!
沈烈心中不禁叹道,恐怕突厥右王已经看出了自己在此筑城的意图,根本不想给自己拖下去的机会。
这十万人只在河对岸短暂停留片刻,随后两支万人的先头部队快速渡过冰面。
刚才被沈烈等人打的接连后退的突厥兵,有了这两万人的帮助,顿时重振旗鼓,再次将石开率领的大夏士兵团团包围起来。
此时京师南侧的城头上华盖窜动,数十名身穿金甲的禁军侍卫将一人紧紧护在当中。
这人正是要一睹大夏勤王之师的弘庆帝。
“勤王的队伍在哪?朕怎么看不见?”
弘庆帝用力朝着远处看去,但看到的只有漫山遍野的突厥兵。
这时,弘庆帝身边一位将军赶忙朝着远处伸手指到,“陛下,那被蛮子围住的便是咱们的援军。”
弘庆帝眯起眼睛,看了半天,终于在蛮子一层又一层的包围中,看到了一小块大夏士兵组成的方阵。
“...”
只有这些人吗...
弘庆帝心中刚燃起的希望,顿时又被浇灭了。
“小玄子,取我剑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