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的效率是真的高,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将铁路线给勘探出来了。
当然,主要是这些地方有大量现成的道路,完全不需要开辟新的铁路线,只需要将一些利用率不高的道路改成铁路就行,新开辟的路线少之又少。
路线勘探完成了,就迅速动工。
三省想的很简单,一定要在元兴九年的年底前给完工。
为此,根据计算,这条铁路将动用工人达三十万,先期拨调银元三千万,总估计需要消耗两亿银元。
这点钱大虞还是承担的起的,因为大虞国库囤积的黄金白银银元折合起来有三亿。
不为了别的,一切为了进度,还要保质保量。
当这条铁路的开工修建公之于天下后,民间沸腾了。
百姓沸腾是因为待遇优厚,一堆人去报名修铁路。工商业主们沸腾是,从此和高车的互市将有了一条运量大且迅速的道路,他们将从和高车的互市获得巨大的利益。
当然,不止是和高车的互市,朔州、宁州、定州的特产都将因为这条铁路获得巨大的利益。
许多工坊主已经开始去朔州买地,打算在当地建立各种工坊了。商人也不遑多让,在三州合适的地方开始买地大修仓库,就等铁路通车的那天了。
海量的钱财转动了起来,一队队招募来的民工赶往各处工地,开始前期的地基工作。
大量的碎石和枕木也被一辆辆汽车或马车运往各个工地,数不清的临时住所搭建了起来。
然后,让沐津和三省的一众宰相措手不及的是,在这些工地的临时住所旁边,许多临时妓院也出现了。
沐津让人去暗中调查了这些妓院后,就阻止了三省想取缔这些临时妓院的动作。
因为这些临时妓院里的妓女都是来自高车、倭国、西域,里面没有大虞人。
只要不是拐卖大虞的人口,沐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陛下真的是够双标的。”狄浔很是无语,“对于国朝的人牙子,陛下打击极为严厉,但对于海外的贩奴,陛下却是大为鼓励。”
“很简单,国朝的人牙子消耗的是国朝的人口,而大虞缺人,陛下能不疯狂打压国朝的人牙子才是怪事。”苏授开口道,“但海外贩奴消耗的是海外国家的人口,增加的是大虞的人口。更何况,陛下对于海外的奴隶,要的是女奴和童奴,狄相,你就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吗?”
对于沐津欢迎海外的女奴和童奴却不要男奴,三省的宰相都是人精,哪不知道沐津的意思。
“要是每次灭国都能有如此之多的财富入库,那真是美事一桩啊。”新任的中书省参知政事王晖开口道。
“这倒是,这象同确实太富了。”苏授点头道。
说句实在的,象同的贵族太能敛了,当然,也和象同的珍贵矿产确实多有关。可惜的是,象同贵族的黄金白银美玉宝石无法转化成粮食精铁食盐绢布这些民生物资,因为大虞死死地封锁了大虞和象同通商的道路。
至于其余的道路,象同人需要翻越连绵的雪山,而且这些高大的雪山稍微有点大响动就很容易发生雪崩,通过这些道路象同人获得的民生物资极少。以至于象同贵族们空有泼天的财富却用不出去,只能一代一代的存着,最后便宜了大虞。
“这么多银元用出去,对民间的影响大不大?”武橡有点忧心道。
“才两万万银元,没什么太多的影响。”葛栩很是轻松道,“希望这次放出去这么多的银元,可以让朝廷收回不少铜钱吧。”
葛栩感觉有点疲惫,以前是银元太多铜钱不敷使用,但没想到两三年下来,银元都不够用了。
将象同贵族鬼知道多少代人积攒的财富投入到大虞这片大海里,也就是溅起一片大大的浪花,到不了引发海啸的地步。
就拿江南来说,元兴二年一个油坊一个榨油工一个月的工钱不过才六百文钱。但到了现在,只要原料够,一个油坊工人的工钱能干到一百二十元,是的,银元一百二十元!
至于丝绸行业,工钱已经到了至少三百元一个月了。
但是,像朔北这些穷困地方,一个月能够赚五百文就是大赚了,到八百文那就是不可想象的高收入了。
江南的百姓已经能做到顿顿吃肉喝酒,朔北的百姓却只能勉强混个温饱。
但就是因为沐津下大力气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不少地方的百姓都自发给沐津建立了生祠,歌颂沐津是千古无一的圣君了。
不少臣民都赞颂这已经是盛世了。
沐津其实是很无语的,就这个地方丰富的物产,只要皇帝压住了地方豪强,让百姓们维持个温饱其实难度不是很大。
但是,沐津想想穿越过来时查到的各种粮食亩产……
除了秫,一个亩产过百的都没有!
只能说,这里的豪强为了兼并土地吞没人口,在粮食和耕作技术上是真的能下倒退的功夫啊!
经济的发展,也催生了文化事业的繁荣,不过,这个文化的繁荣,是已经开始全面铺开的那种繁荣。当然,倒霉蛋朔北那些穷地方就别指望了。
文化事业上,大虞的诗词歌赋都是平等发展的,还有就是评书说书,各种戏院也开始建造了出来,小说也开始出现。
文化的渐渐繁荣,也让造纸业空前发展。现在大虞生产的纸张,不仅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大量出口,其中以撒哈逊王国购买最多。
“现在的麻烦,还是铜钱不够。”狄浔眉头紧锁,“等到朔北这些地方也起来了,你们觉得,一年至少需要铸造多少万贯铜钱?”
“以前充足的银元现在也开始短缺了,更别提本来一直都不够的铜钱了。”葛栩也觉得头疼,大面额纸币的发行葛栩也是提到过的,也不知道陛下顾虑什么,一直反对。
“现在,只能指望工部的探矿队了,看能不能发现新的大铜矿了。”苏授叹气道,“在找不到大铜矿前,我们现在只能这么受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