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城内,夏初的暖风带着麦田间的清香,却吹不散帅府大帐内的凝重。
帐中央的舆图被烛火映得发亮,红色标记的义军领地从北至南绵延,形如一枚腰腹狭窄的葫芦,沧州、河间等地是饱满的北肚,济州、济南等地是宽阔的南腹,中间仅靠一条不足两丈宽的官道连接,像根脆弱的藤蔓,一折就断。
辛弃疾站在舆图前,手里的竹筹轻叩着 “沧州” 与 “济州” 之间的空白处,眉头微蹙。
“元帅,俺瞅着这舆图就闹心!” 李铁枪率先打破沉默,他扛着铁枪往地上一顿,震得案上的茶杯晃了晃,粗声粗气地说。
“金狗十万大军要来,咱们索性跟他们拼了!上次是俺败了,但是俺和麾下的骑兵都憋着劲儿呢,一定能把徒单合喜那老小子冲个七零八落!”
他说着,还拍了拍身边亲兵的肩膀,那亲兵立刻挺直腰板,像是随时准备好了冲锋。
魏胜却皱着眉,上前一步,手指点在舆图上的济州:“李将军,不可鲁莽。你看,咱们占领的区域像枚葫芦,沧州、河间是北头,济州、济南是南头,中间只有一条官道。若金军分兵攻济州,断咱们的后路,河北义军就成了孤军,到时候粮草断绝,咱们必败无疑。”
马全福也伸出手指点在舆图上的 “东空城”,眉头拧成疙瘩:“李将军,你别光想着复仇!前几日防守东空城只能派三千守军,还多是只训练了守城的归义签军,俺攻城的时候就去查过,城防就靠一道土城墙,金狗要是从侧翼偷袭,四面强攻,恐怕半天就能破城!”
“再说,咱们的粮草多储在济州,要是真的南路被断,咱们弟兄们吃什么?”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粮库账册,“你看,沧州现存的粟米只够我军民吃一年,此战要是拖延日久,恐怕对咱们不利,连接南北的官道是万万断不得的!”
移剌窝斡接过话来沉稳的说道,“马将军说得对。契丹营虽善骑射,但城池防御则有所欠缺,建议将高丽城军民物资转移到沧州城内。还有,若金军分兵两路,一路攻河北,一路袭山东,咱们首尾难顾。元帅,末将以为,需先定好主次 —— 是保河北,还是保山东?”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将领们的目光都落在辛弃疾身上。
辛弃疾放下竹筹,转身看向众人,从怀中取出一封折叠整齐的蜡丸信,递给魏胜:“诸位不必担忧,某早料到金军会有此招,早已派斥候乔装成商人,从海路去临安求援,这是孝宗皇帝的回信。”
魏胜展开信,轻声念道:“‘义军河间大捷,河间、沧州等城克复,朕心甚慰。准派水师都统制李宝率两万水师,走海路经淮泗溯运河援济州;淮西都统制吴拱率一万步兵进驻济州济南,协助贾瑞、赵六防守。’”
念到此处,他抬头看向辛弃疾,眼里闪过光亮,“陛下竟真的派援军了!”
“不仅如此。” 辛弃疾走到舆图前,竹筹指向汴梁,“李宝水师不仅能守济州,还能协助咱们奇袭!某若是金军,定会派南路军攻济州切断我军后路,若金军如此奇袭,主帅想必会是完颜彀英 —— 此人虽勇猛,却素来骄纵,当年攻宋时就因冒进吃过亏,咱们可好好用一下这一点,某与你四人率义军主力在夜间掩人耳目秘密出城分散向南回撤到济州城,与李宝将军的水师汇合,走水路,奇袭汴梁。”
“另外,移剌窝斡,你说的收缩防线很对。马全福,你再率两千步卒去东空城,移剌窝斡,你带契丹营去高丽城,把两城和周围郡县的百姓、粮草、军械全部迁入河间、沧州,城外坚壁清野。告诉百姓,不是咱们弃城,而是诱敌深入,等打退了金狗,咱们义军会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的。”
马全福立刻应道:“元帅放心!俺这就去安排,保证把百姓安全护过来!只是东空城有老弱妇孺三千多,转移需三日,要不要派些骑兵护送?”
“派两百契丹骑兵给你。” 辛弃疾看向移剌窝斡,“移剌统制,你的人熟悉地形,让他们帮马将军探路,遇小股金军斥候就袭扰,别恋战。”
移剌窝斡躬身应诺:“末将遵令!契丹营的弟兄们早就想为义军出力,定不辱命!”
辛弃疾又转向魏胜,竹筹点向河间、沧州:“魏胜,你先留下主持加固两城防务。河间守将熟悉当地百姓,可动员乡亲们帮着加固城防;沧州交给李林,他有守城经验,记住叮嘱好此二人多依靠百姓。如今守城,如意战车可不必赶制,需在城墙上多架强弩,壕沟里埋铁蒺藜,务必让金军无法攻破坚城!”
魏胜接过城防图,却仍有顾虑:“元帅,咱们主力南下后,两城兵力空虚,若徒单合喜与完颜奔睹合力攻城,怕是撑不住多久。要不要留下更多兵力?”
“不必,” 辛弃疾摇头,“某已传信回山东坐镇的贾瑞,让他从后方义军分出一半练好的守城兵入河间、沧州两城,这几日应该就能到了。山东亦有朝廷大军来援。”
“而且,” 他走到帐帘边,掀开一条缝,指着外面 —— 百姓们正自发地扛着木料往城墙方向走,有的老妪在给士兵缝补铠甲,小孩们举着麦秸编的 “宋” 字旗,在营外欢呼。
“诸位请看,民心就是咱们的城墙。河间守将和李林都是守城良将,再加上百姓相助,守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某会留下五百轻骑,伺机在河北境内袭扰金军粮道,开始让他们以为咱们主力仍在,延缓他们攻城。”
李铁枪这时凑过来,挠着头问:“元帅,那咱们主力南下后,怎么跟李宝水师汇合?奇袭汴梁走哪条路?”
“因为黄河走淮泗夺淮入海,李宝将军的水师会比咱们先到,汇合后咱们可以从济州溯黄河向上。”
辛弃疾取出另一张地图,上面标注着水路,“李宝水师会在济州等着咱们,咱们换乘战船,顺黄河而上,三日内就能抵达汴梁城外。完颜彀英若在城内则破城俘之,如率军攻济州则得知汴梁危急后必回师救援,咱们可在半途设伏,照样将其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