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翻找,里面竟然全是现金,使用的是第三套人民币,最大面额为十元,每百张一沓就是一千元,这包里共有三十沓。
“爸、妈,这里有三万元,是给周蓉的安家费。
秉昆可以用这笔钱做点小生意,跟周蓉商量一下,一人一半如何?具体做什么,先熟悉环境,有了想法再来找我。”
在此之前,李建设已妥善安置了于家姐妹和丁秋楠父母的生活问题,省了不少心。
“这么多钱!”
周母颤抖着接过钱,丈夫一辈子辛苦劳作,也没攒下这么多积蓄。
“建设,这钱太多了。”
周蓉对此事全然不知。
李建设解释道:“这是周蓉的稿费收入,她的诗集印了十万册,有六千册售出,我以三万元买断版权,以后还会继续加印。”
周蓉沉默了。
她知道自己的诗集销量虽不错,但离十万册还有很大差距,显然这是李建设在帮她。
“姐,你真厉害!”
周秉昆满眼钦佩,他自知学业不佳。
李建设拎起行李包递给周蓉,嘱咐道:“找个空闲去银行存好,存折上写你的名字,有人问起来源就说是我给的。
我今天上午刚取的,银行留有记录,全都是合法交税后的资金。”
“好的。”
周蓉接过包,打算让秉昆用这笔钱赚钱,这样就不会再给建设添负担了。
饭菜很快就送到了,李建设吃完午饭便离开了。
他赚得多,花销也不少。
“姐,姐夫究竟有多富?随便送院子,还给三万块。”
周秉昆清楚得很,书的版税再高也不会到三万,这数额令人咋舌。
“蓉蓉,拿这么多钱,旁人会不会说什么?”周母也好奇地问。
“妈,李建设确实有钱,但以后我只拿两百块生活费。
让秉昆做买卖养家吧。”
周蓉稍作思索后补充道:“我上个月问过,他说有三千多万家产。”
“三千多万?我的天,这也太夸张了吧。”
周秉昆震惊不已,三万对他来说已算巨款,可三千多万简直无法想象。
“姐,你眼光没错。”
“秉昆,我和你姐夫很少谈钱,他从不隐瞒,问什么答什么。”
周蓉如今对家庭充满信心,她觉得自己已是李家人。
……
“叔叔,这是上个月的营业额,十三万多,这个月因春节会更多。”
徐静一放暑假就来帮忙算账。
“不错,不过还得努力,今年争取突破新高。”
李建设的年收入超百万,这是分账后的税后纯利,涉及多家店铺,在八十年代初期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但他仍觉进展缓慢,三千多万资产大半来自娄晓娥,还是从轧钢厂获利。
于是设定小目标,先挣一个亿。
“苏萌,这是我亲手做的蛋糕,新鲜出炉的。”
程建军刚从蛋糕店回来,手里拎着两个蛋糕,先把其中一个送到了苏萌面前。
“建军,谢谢你,真没想到你这么厉害。”
苏萌特别爱吃甜食,对蛋糕毫无抵抗力。
“那当然, ** 爹早知道我有这本事。
告诉你啊,我跟着糕点师傅偷学手艺,不到半个月就全学会了。”
程建军有些得意,最初他还觉得做蛋糕很难,后来发现只要有双手就行。
现在他的蛋糕分店里,所有师傅都曾是他的学生。
“苏萌,我在店里每个月能分到三四千呢。”
他已经开始盘算买个小院子,把爸妈和弟弟接出来住,但自己想留在原地,毕竟苏萌在这里,连韩春明都没搬走。
“干爹对你可真好。”
苏萌寒暄几句便让他回去了。
谁料没多久韩春明也提着个蛋糕过来:“苏萌,新年快乐,这是我亲手做的,送给你。”
韩春明同样聪明,偷偷去蛋糕店学艺,很快掌握了制作技巧,天赋丝毫不逊色。
“春明,谢谢你!”
苏萌顿时苦恼起来,心里明白两人都喜欢自己,可这选择太难了。
……
李建设此时将陈雪茹和秦淮茹叫到北屋议事。
两家院子的装修已完工,三座三进的大院合并成一片,每位女性成员都有三间厢房加耳房,后花园也修建完毕,比以前宽敞多了,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为了维持日常,佣人也多雇了几名,皆是从乡下找来的,表面上说是投靠亲戚,但刚改革开放就请住家佣人,难免让人议论,显得不够妥当。
“淮茹,我本想让你打理信远斋,不过现在看来不太合适,这件事还是交给我儿子处理吧。”
李建设将蛋糕店的股份进行了分配,他仍保持控股地位,给了程建军八个百分点,秦淮茹三十个点,秦京茹十一人份。
至于酒楼和丝绸店归陈雪茹所有,占股四十九;火锅店则由于莉二十五个点,于海棠占二十四。
所有产业均由他掌控,分出去的大多只是分红权。
李建设认为,每位女性最好都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无需依靠他人供养。
“建设,我完全没意见。”
秦淮茹同样擅长制作糕点,但她更倾向于收取现金,每日都能看到现钱,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陈雪茹开口问:“建设,你是不是打算重振信远斋?”
“没错!”李建设点头道,“我要将信远斋发展成全国最大的休闲食品品牌,不仅限于酸梅汤、果脯、秋梨膏和蜜饯,还要引入各类坚果、饼干及罐头等。
可以推出季节性产品,比如月饼就非常受欢迎。
这就需要建立工厂,过程虽然复杂,但未来前景可观,预计市值能达到一亿元。”
“一亿元?”
陈雪茹惊讶不已,她原本以为能赚到几百万就已经很好了。
“是的,这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布局,不会仅限于京城。
商场方面也需制定全国性的战略目标,这部分工作到时候就交给你们和徐慧真协助完成。
雪茹,你先和学弈谈谈,关响从政后,他将成为家中长子。
信远斋是我们家族传承下来的产业,绝不能在我手中毁掉。”
李建设实在抽不出时间亲自管理,他的两个干儿子都在全力以赴,学弈也该担起责任。
至于关响,虽无须参与具体事务,但只要有官职在身,便已足够。
“好的,我会支持学弈的。”
陈雪茹无比欣喜,学弈作为嫡子,深受李建设器重。
随即,陈雪茹找到学弈讨论此事,随后便敲定了计划。
“父亲,我接下来该如何开展工作?”
学弈愈发成熟稳重,他曾担任过多家店铺的临时店长,积累了一些经验。
“我会安排韩春明和程建军协助你,他们一定会乐于帮忙。
我也会跟进此事,你首先要落实场地,我们先建设生产园区,选址在郊区……”
李建设已有规划,只需学弈去执行即可,而秘方与技术掌握在他这里,部分秘方初期需要保密,但这并不会造成太大困扰。
几天后,程建军得知消息,比学弈更加兴奋,他终于明白了干爹的意图——原来是要让学弈接手信远斋,这与他经营的超市毫无冲突。
韩春明则未多考虑,单纯地想着帮忙就好。
关响的实习工作已落实,春节未过便前往机关报到,虽仍留在京城,但他未来大概率会被派往基层。
……
几日之后,还未入春,天气依然寒冷。
周蓉带着周秉昆来访。
周蓉虽已搬进院中,但因仍在求学,只是偶尔回来居住。
“姐夫,我已经想好,打算开个报摊。”
周秉昆有些腼腆,他知道姐夫生意做得很大。
“你确定要这么做?”
李建设惊讶极了,拿出三万去开报摊,这简直是用大炮打蚊子。
“建设,别听他的,秉昆胆子小,担心亏本。”
周蓉瞪了弟弟一眼,觉得他太丢脸了。
“姐夫,我也搞不清做什么好。”
周秉昆憨厚地笑着,作为建筑工人之子,他更看重实际利益而非面子。
这是前姐夫蔡晓光给的建议。
他失业后,蔡晓光将他安置在酱油厂工作。
“开家早餐店吧,但不是普通的那种,要包含各地特色美食,种类齐全,味道也不能差。
我会让人帮忙筹备,就开在这附近,还能解决我早起吃早餐的问题。”
李建设笑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随即着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