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书院开课后,云新晖听说又来了不少人到书院去报名,于是去书院找吴鹏飞打探,吴鹏飞说:“我听县里来的学子说,县学里的学子几乎倾巢出动,都来了吴家书院,要不是还剩下启蒙班,县学就要关门大吉了。”
至于吴夫子先前担心的“干翻县学惹县令不快”,如今看来倒成了多余的顾虑——只要书院能多考出几个秀才,为县令添上一笔亮眼政绩,助他再进一步,便是把县学比下去,县令也只会眉开眼笑。云新晖心里有了主意:那年干旱时期,在吴家书院对过买的地,是时候盖两间瓦房,开个小吃部和书铺了。
他回家把想法一说,云新晨依旧是那副笃定模样:“你觉得可行,只管放手去做。反正话本子分成的银子还余下那么多,爹娘早说了,那笔钱全给你当做买卖的本钱,家里现在用不上,也绝不会动一分。”
“有钱也不能瞎折腾啊!”云新晖急得直摆手,“盖房前得先敲定卖什么、谁来管,不然就是两眼一抹黑的糊涂事,那岂不是等着赔钱?!”
“那你心里有数了没?”云新晨语气也认真起来。
“还没全定,”云新晖挠了挠头,“首先得问爹同不同意在那片地盖房,然后才好计划挑人手。”
“那总该有个初步想法吧?”云老二也插了句嘴。
“第一要紧的是灶上掌勺的,抱弟学了这一年,如今手艺更上一层,肯定是首选;负责经营兼跑堂的,大表哥最合适——码头那边的铺子还没影呢,倒不如让他先在这小店里练练手。”云新晖掰着手指头数,“其次是新年堂哥,还有二姐,要是她收鸡蛋的活能找到合适的人接手,跟抱弟一起打理小店也正好。抱弟虽说识字不多,读书只能凑活,但这两个月我教他算账记账,简单的收支早就没问题了。”
云新晨眼睛一亮,带着点讶异:“原来你教抱弟算账,早有这打算啊!”
“也是没法子,”云新晖叹了口气,“身边实在没人可用——新年、新石虽聪明,可都不识字,顶不得大用,只能当个跑堂的。我倒是想过让新石能在我家住下,早早晚晚的先教他几个字,他就是愿意,顶用也是将来的事。好在抱弟机灵,教什么都一学就会。”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都好几个月没去看李来好他们了,我得抽空去瞧瞧,看看他们手艺学得怎么样,往后有什么打算。”
这边计划着,转眼就到了月底。这天,云新晖给吴家杂货铺送完最后一批货——从明天起,他就要自己去码头卖皮蛋了。回到家,他把明天要带的东西翻来覆去检查了好几遍:钱箱子是云老二亲手做的,打开盖儿,里面分了大小两格,小格子放碎银子,大格子堆铜板;箱子外面钉了三个铁环,一个在箱盖,一个在箱身中间,一个在箱底——把上面两个环一合,挂上一把锁,就把箱子给锁上了;板车上也钉了个铁环,把箱底的环和车上的环锁在一起,也不用担心路上钱箱子颠掉了,更不担心在码头上被小偷把箱子抱走。云新晖看着这结实的箱子,心里暖烘烘的——爹为他的事,真是想得比自己还周到。
他又翻出称银子的等子、算盘;再拿出十几个皮蛋,把壳外裹的石灰草木灰混合物一点点剥干净,用清水洗得发亮,留着明天备用。对了,写着“旺旺皮蛋”的木牌可不能忘了,得提前在车上放好。才算松了口气。刚要坐下歇会儿,突然想起个事——自己摆摊总不能一天不尿尿,不去找吃的。于是又跑去跟云老二说,想让家里买的夏雨跟着一起去。夏雨才八岁,身子瘦瘦小小的,平日里在家也帮不上什么忙,云老二想了想,便点头应允了。
第二天一早,太阳刚升得有一丈多高,云新晖就吃完了早饭。他拉着板车,车上装着两个装满皮蛋的竹筐,还有一应杂物,又带上蹦蹦跳跳的夏雨,往镇上码头赶去。
上埠镇本不是什么总人口多的大镇,全靠码头才撑得起热闹,而一个小镇上的码头之所以兴盛,是因为船上的货物从这儿卸货,无论是转往州府、省府,比起县城,道路都更平坦,路程更近,所以码头上的商铺数量,竟比镇里主街上的差不了多少,只是用途更杂,多是茶馆、饭铺、小吃铺,杂货铺,仓房镖局,马车行,这类方便行商的铺子。
到了吴家杂货铺门口,云新晖先跟店里的伙计、掌柜的打了招呼,又让夏雨把板车底下的活动支架拉出来,板车便稳稳当当立住了。他把“旺旺皮蛋”的木牌支在摊位前,黑漆写的字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路过的人大多会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几眼。
“这俩孩子是谁家的?这么小就出来做生意了?”有人忍不住问。
云新晖笑着回话:“我是荒地云家的,出来做生意,当然是为了多赚点银子喽!”这话实在,听的人都忍不住笑了。
也有人盯着皮蛋筐,疑惑地问:“先前不是一直往杂货铺送吗?怎么现在自己卖了?是店里不要了?”
云新晖依旧笑得坦诚:“不是店里不想收,也不是我家不想送——您看,掌柜的还让我在这儿摆摊呢!具体原因,您就别问了,我也不好说。”原由是什么?别人怎么猜?他并不在意。他只需说清楚,让别人知道不是他家皮蛋有问题,吴家杂货铺不收,或是自己想多赚钱,要自己卖就行。
还有人看着“旺旺皮蛋”的牌子,故意抬杠:“你这孩子不地道啊!难道不吃你家皮蛋,就不旺了?”
云新晖也不恼,反而真诚的拱手道谢:“谢谢你的提醒,是我考虑不周!回去我就把牌子改改,加上‘客人不吃也旺,吃了会更旺’,”一句软和话,倒让挑刺的人不好意思起来,摸了摸鼻子,反倒买了两个皮蛋。
上午的人虽多,大多是来看热闹的,生意并不算好。眼看快到晌午,八百多个皮蛋才卖出一百来个。吴家杂货铺的掌柜怕他着急,还特意出来安慰:“别慌,皮蛋的生意都在晌午到傍晚,等船上的人下来了,买的人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