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临安城外,有个名为柳溪镇的地方。镇边有一条清澈的柳溪。溪水潺潺,两岸垂柳依依,本是宁静祥和之地。然而,镇上来了一位盐商胡霸天。此人面如锅底,满脸横肉,一双三角眼透着凶光。仗着和官府勾结,在镇上横行霸道,欺压百姓。
胡霸天垄断了镇上的盐业生意,将盐价抬得极高。普通百姓家一个月的用盐开销,以往只需几文钱,如今却被他涨到了几十文。许多穷苦人家买不起盐,只能吃淡食,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而且,他还强占百姓的土地,在柳溪边建起了巨大的盐仓,把原本清澈的溪水弄得盐份超标,影响了周边农田的灌溉。
这天,济公摇着他那把破蒲扇,嘴里哼着“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慢悠悠地走进了柳溪镇。他穿着那件补丁摞补丁的僧袍,头发乱得像鸡窝,脸上却总是挂着那副玩世不恭的笑容。镇上的孩子们看到他,都笑着围过来,济公便从怀里掏出一些小糖果分给大家。
一位老农看到济公,长叹一声,把胡霸天的恶行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济公听后,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又笑了起来,说:“这胡霸天如此作恶,我济公今日倒要会会他。”说完,他便朝着胡霸天的盐仓走去。
此时,胡霸天正在盐仓里大发雷霆。原来,他刚进的一批盐在运输途中遇到了暴雨,不少盐被雨水淋湿,结成了块,卖不上好价钱。他正对着手下的小厮们破口大骂:“你们这群废物,连盐都看不好,要是这批盐卖不出去,你们都别想有好果子吃!”
就在这时,济公晃晃悠悠地走进了盐仓。胡霸天看到济公这副邋遢的模样,先是一愣,随即不屑地说:“哪来的疯和尚,这里是你能随便进来的地方吗?快给我滚出去!”
济公却不恼,笑着说:“胡老板,我济公听闻你这盐仓里有宝贝,特意来看看。”胡霸天听了,冷笑一声:“宝贝?我这盐仓里除了盐,哪有什么宝贝?你这疯和尚莫不是来消遣我的?”
济公眼珠一转,说:“胡老板,你有所不知。我老济有一双慧眼,能看出这盐里藏着大秘密。你这批被雨水淋湿的盐,看似废了,实则里面藏着一种神奇的粉末。只要把这粉末提炼出来,涂在脸上,就能让人容颜永驻,青春不老。”
胡霸天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这辈子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容貌。虽然长得凶神恶煞,但他却梦想着能变得年轻帅气。他连忙拉住济公的手,说:“大师,你说的是真的吗?这粉末该怎么提炼?”
济公笑着说:“胡老板,这提炼的方法倒也不难。不过,你得先答应我几个条件。”胡霸天急切地说:“大师但说无妨,只要我能变得年轻,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济公说:“第一,你要把盐价降回原来的价格,让镇上的百姓都能买得起盐;第二,你要把盐仓搬离柳溪边,不能再污染溪水;第三,你要把腾出来的土地归还给老百姓,还要赔偿他们的损失。”
胡霸天听了,心里有些犹豫。他心想,要是答应了这些条件,自己可就赚不到大钱了。但一想到能容颜永驻,他又有些心动。济公看出了他的心思,说:“胡老板,你要是舍不得这些利益,那这神奇的粉末可就没你的份了。而且,这粉末要是被别人先得到了,你可就后悔都来不及了。”
胡霸天咬了咬牙,说:“行,大师,我答应你。你快告诉我怎么提炼那粉末。”济公笑着说:“胡老板,你先让人把这批湿盐都搬到镇上的广场上。再在盐堆周围点上火,把盐烤干。等盐烤干后,里面就会出现那种神奇的粉末。”
胡霸天连忙吩咐手下的小厮们按照济公说的去做。小厮们把湿盐搬到广场上,放柴、点火,忙得不可开交。镇上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纷纷围过来观看,不知道胡霸天在搞什么鬼。
过了几天,盐终于烤干了。胡霸天迫不及待地让小厮们在盐里寻找神奇的粉末,可是找了好久,连粉末的影子都没看到。他气得暴跳如雷,对着济公大喊:“你这疯和尚,竟敢骗我!来人,把他给我抓住!”
济公却不慌不忙地说:“胡老板,你自己看,盐上是不是多了好多炭灰。我说的粉末就是炭灰。“
胡霸天说:”炭灰这种东西算什么。你之前说的,可是能让人容颜永驻,青春不老的粉末。“
济公却说:”炭灰和水,涂到脸上,确实有这种功效。即便有些夸大其词。其实问题还是出在你心里。你作恶多端,心里充满了贪婪和邪念,因此才不满足于这粉末的功效。你往后得真心悔改,行善积德。”
胡霸天听了,愣住了。他看着周围愤怒的百姓,又想了想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心里渐渐有了一丝悔意。他低下头,说:“大师,我知道错了。我这就按照你说的去做。”
从那以后,胡霸天真的降了盐价,归还了土地,赔偿了百姓的损失,还把盐仓搬离了柳溪边。镇上的百姓们都对济公感激不已,纷纷称赞他是活菩萨。而济公呢,依旧摇着他的破蒲扇,四处云游,继续用他的智慧和善良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