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在青山镇有个出了名的财主,名叫赵富贵。此人腰缠万贯,却生性贪婪吝啬,对待长工苛刻至极,常常想尽办法克扣工钱,镇上的人都对他又恨又怕。
赵富贵家有一座大宅子,宅子后面有一片肥沃的果园。果园里种满了各种果树。每到收获的季节,果实累累,香气四溢。可赵富贵从不舍得让长工们多吃一个果子,哪怕果子烂在地里,他也不愿分给辛苦劳作的长工们。
这一年,果园里的梨树大丰收。满树的梨子又大又甜,金黄的色泽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芒。赵富贵看着满树的梨子,眼睛都直了,心里盘算着能卖个好价钱。他早早地就贴出了告示,要招几个长工来帮忙摘梨子,还许诺给丰厚的工钱。
镇上的几个穷苦汉子看到告示后,心想这倒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便纷纷前来应聘。赵富贵挑了几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汉子,和他们签了工钱契约,便让他们进了果园。
长工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干到天黑,累得腰酸背痛,可赵富贵却在一旁监工,不停地催促着:“快点干,别偷懒!要是摘坏了一个梨子,就从你们的工钱里扣!”长工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地忍受着。
摘梨子的活儿持续了好几天,终于把所有的梨子都摘完了。长工们满心期待着能拿到工钱回家和家人团聚,可赵富贵却耍起了无赖。他指着契约上的小字说:“你们看,这上面写着,如果摘梨子的过程中有损坏,要扣除相应的工钱。你们看看,这地上有不少掉下来的梨子,肯定是你们不小心弄坏的,所以这工钱我不能全给你们。”
长工们一听,都气炸了,他们据理力争:“赵老爷,这掉下来的梨子很多都是自然脱落的,根本不是我们弄坏的。”赵富贵却蛮不讲理地说:“我不管,我说是你们弄坏的就是你们弄坏的,这工钱只能给你们一半。”长工们无奈,只能忍气吞声地拿着一半的工钱离开了。
这天,济公摇着那把破蒲扇,哼着小曲,晃晃悠悠地来到了青山镇。他穿着那件破破烂烂的僧袍,头发乱蓬蓬的,脸上总是挂着一副玩世不恭的笑容。镇上的孩子们看到他,都笑着围过来。济公便从怀里掏出一些小糖果分给大家。
一位好心的老汉把赵富贵克扣长工工钱的事情告诉了济公。济公听后,眼睛一转,笑着说:“这赵富贵如此贪心,我济公得给他点教训。”说完,他便朝着赵富贵的宅子走去。
济公来到赵富贵家门口,大声喊道:“赵老爷,我老济听说你家果园的梨子又大又甜,特意来讨几个尝尝。”赵富贵听到声音,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是济公这个疯和尚,不屑地说:“你这疯和尚,也配吃我的梨子?快走快走,别在这里碍事。”
济公却不恼,笑着说:“赵老爷,我老济虽然是个和尚,但也懂得知恩图报。你要是给我几个梨子吃,我保你以后财源广进,福气满满。”赵富贵一听,心里动了动,但还是嘴硬道:“哼,你这疯和尚能有什么本事?不过看在你这么说的份上,我就给你一个梨子,吃完赶紧走。”
济公接过梨子,三两口就吃了个精光,然后抹了抹嘴说:“赵老爷,这一个梨子可不够,你再给我一筐,我济公给你变个戏法,让你看看我的本事。”赵富贵心想,一个疯和尚能变出什么戏法,不过一筐梨子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便让人抬来一筐梨子放在济公面前。
济公围着梨子转了几圈,然后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睁开眼睛,大喊一声:“变!”只见那一筐梨子竟然变成了一筐金子。赵富贵看到这一幕,眼睛都直了,他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再一看,还是一筐金子。他兴奋得跳了起来,连忙对济公说:“大师,您真是神通广大,是我有眼不识泰山。您再多给我变几筐金子吧。”
济公笑着说:“赵老爷,这变金子可不是白变的。你得先把之前克扣长工们的工钱都还给他们,并且以后对待长工要宽厚仁慈,不能再克扣工钱,否则这金子就会变回梨子。”赵富贵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但看着眼前闪闪发光的金子,他一咬牙说:“行,大师,我答应您。”
济公点了点头,又念了几句咒语,只见赵富贵家的仓库里又陆续出现了几筐金子。赵富贵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派人去把长工们都叫了回来,把克扣的工钱如数还给了他们,还承诺以后不会再克扣工钱,会好好对待他们。
长工们拿到工钱后,都对济公感激不已。济公笑着对他们说:“以后要是再遇到这种不公平的事情,可不能一味地忍气吞声,要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长工们纷纷点头称是。
然而,赵富贵虽然表面上答应了济公,但心里还是贪心作祟。过了几天,他觉得济公已经走了,不会再监督他了,便又开始克扣搬运梨子的长工的工钱。没想到,他刚克扣了没几天,家里的金子就开始慢慢变回了梨子。赵富贵吓得脸色苍白,他这才知道济公的话是真的,连忙又把克扣的工钱还给了长工们。并且从此以后真的改过自新,对待长工宽厚仁慈了。
而济公呢,依旧摇着他的破蒲扇,四处云游,继续用他的智慧和善良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