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海航第6旅组织部队转场到了阿泰空军基地
这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这是驻镇东海的王牌部队,也是海航部队中,击落战绩最多的部队。
这支部队,比新组建的第1舰载航空旅、第2舰载航空旅还要王牌!
该部是内定的首艘核动力航母的舰载机部队!
根据海航最新的训练安排,从今年的9月开始,所有海航航空兵部队都要到阿泰空军基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驻训。
没办法,二哥空军的作战经验实在是太丰富了,最关键的是,李干在阿泰空军基地。
海航当然希望能够得到李干的教导。
这种联训是李干非常愿意看到的,双方互通有无,有竞争才有进步。
他干脆把海航也纳入了金头盔、金飞镖的竞赛当中来,军种之间的比拼,更能刺激部队的训练热情,动力也更足。
海航第6旅的旅长没有在第2航空教导师里集训过,他是传统培训制度上来的一线指挥员。
空司有明确规定,所有飞行员都要参加第2航空教导师的集训,所有从副团晋升为正团的空勤人员、指挥人员,都在第2航空教导师接受为期三个月的集训。
所以第2航空教导师也空军总教导师之称,从番号名字里,也能体现出该部的这个特点。
不过,海航部队里,目前只有舰载机部队是参照空军的这个培训模式的,原因很简单——舰载机部队是李干一手带出来的。
像海航第6航空旅这一类岸基航空兵部队,走的是海航自己的培养培训体系。
因此,海航第6航空旅的旅长对第2航空教导旅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对其作战实力也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该旅旅长姜大明,在竞赛之前,给所部飞行员开动员大会时,意气风发地提出了目标。
“金头盔这块,我们和空军比是有差距的,我定的目标不高,十个名额中,我们拿三个,不过分吧?”
飞行员们齐声回答,“不过分!”
姜大明满意地点头,“但是,突防突击是我们的强项,在金飞镖竞赛中,我的要求是,综合成绩要全面超过空军,确保半数人员拿到金飞镖奖杯,力争超过百分之七十!”
不得不说,这个目标是相当高的。
金头盔奖有名额限制,每年遴选出10人,这是因为竞赛机制的不同,大家一起混战,谁排前10,谁就能拿到金头盔。
而金飞镖则没有名额限制,得奖标准摆在那里,谁能达到标准谁就能拿到奖杯。
李干巴不得所有部队全员能拿到金飞镖奖杯呢。
首先开始的是金头盔竞赛。
三天后,意气风发的姜大明看着手里的成绩,在很长时间里,一度怀疑自己接受过的飞行训练是幼儿园级别的。
海航第6航空旅完败,10个金头盔被空军飞行员全部拿下。
不过,姜大明很快就完成了自我安慰。
空战在好几场空战中都是绝对的主力,他们的空战经验丰富,自己也是早就有所预料的。
不太能让人接受的是,他看到的是自己的部队和空军同行之间的差距,比他想象中还要大。
他是旅长,他不能表露出情绪,反而要组织部队进行打气。
很快,金飞镖竞赛开始了。
这一次,海航第6航空旅的飞行员们摩拳擦掌,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的精力投入了竞赛。
为期三天的金飞镖竞赛结束了。
姜大明降落后,立即跑到指挥所那里等成绩出来。
他的手心全是汗,这个时候要是让航医给他量血压,肯定达不到飞行的要求。
很快,成绩单交到了李干手里。
李干把第2航空教导旅的成绩单交给张二标,他甚至都没看,而是仔细看了海航第6航空旅的成绩单。
末了,迎着姜大明紧张的目标,李干把成绩单交给姜大明,拍着他的肩膀说,“向训练要战斗力,向实战要战斗力,姜旅长,你们还要继续努力。”
姜大明连忙低头看。
看了一遍,以为看错了,又看一遍。
他不能怀疑自己的视力有问题,视力有问题当不了飞行员。
那就是真的了。
全军覆没。
参赛的36名飞行员里,全部在及格线以下。
姜大明强撑着走过去,“张参谋长,我看看你们的成绩。”
张二标递给他,说,“我们毕竟针对性训练了两个多月。”
姜大明看向成绩单,第2航空教导旅全员优秀。
一个全员不及格,另一个全员优秀。
这样的差距,是天上和地下之间的鸿沟般的差距。
姜大明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内场的宿舍的,他呆呆地坐在椅子那里,想破脑袋也想不通。
怎么会这样?
很快,航医室的心理干预小组就介入了,不然姜大明心里这个结会终结他的军旅生涯!
基地政委孙山亲自和姜大明谈话,一天之后,姜大明走出了心结。
他非常清楚,如果长时间无法克服,那么上级就会考虑他是否适合继续担任该旅旅长一职了。
心理素质是飞行员的基本要求,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是当不了飞行员的。
姜大明很快认清了现实,他们海航部队现在接受的突防突击训练,无论是强度还是方式标准,都远远低于空军部队。
张二标告诉他,第2航空教导师正在对兄弟部队进行集训,用的就是这一套标准,是针对未来对日作战来搞的。
在这种情况下,姜大明立即向海司提出请求,请求引入空军的突防突击训练大纲。
海航第6航空旅的惨败,惊动了海司,让海航司令部无地自容,痛定思痛,他们决定向空军取经,加强和空军之间的联训协作。
这次惨败,也让海航部队意识到了自己和空军之间的巨大差距,上上下下顿感压力山大。
海航司令马大海召集了旅长会议,所有旅长参加。
在会上,他把旅长们一通狠批,随即提出了三年计划。
第一年,每个旅都必须要有摘得金头盔的飞行员,至少五分之一的飞行员能在金飞镖竞赛中获得良好以上成绩,第二年在第一年的数字基础上乘以2,第三年在第二年的基础上乘以2。
于是,海航部队轰轰烈烈的大练兵开始了,他们同时在阿泰空军基地里放了两个旅进行驻训!
得亏阿泰空军基地足够大,就战斗机而言,最大容量能达到200架,不过,永固式机堡只有几十个,半开放式停机棚也只能停放几十架战机,所以,到这里驻训的部队,他们的飞机就只能停放在露天停机位那里了。
阿泰空军基地一下子进驻的战斗机数量达到200架,这让苏联紧张到通过军事外交渠道发来询问——你们想干什么?
东大方面的回答当然是滴水不漏的。
李干提出建议,以海航第6航空旅为主,空军这边用心培养出来,再以这个旅为骨干,去带动培训海航的其他部队,而不用每年都放两个旅将近一百架战机过来阿泰空军基地进行驻训。
如此的话,效率会更高,资源也更加的均衡。
海航毫不犹豫地采纳了李干的意见。
随着金头盔、金飞镖两大实战性竞赛性考核制度的确定,李干此人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在1987年的整个下半年,空军航空兵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围绕金头盔、金飞镖的标准要求,开展了超高强度的大练兵,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突飞猛进,被外界视为对日作战的准备工作的一个缩影。
从远东战争结束后,问鼎世界第一强大空军宝座的东大空军,本已经具备了单挑任何国家空军乃至多个国家空军联军的实力,却依然怀着敬畏之心玩命训练,不断主动提高标准。
这样的举动,被外界过度解读再正常不过。
1987年12月底,一个突然的消息过来了。
211厂总师方从文报告,他们完成了改进型歼-11bS战斗机第一架原型机的生产,请求进行定型试飞。
歼-11bS早已经有了,是歼-11b的双座型,即战斗教练机,除了带新飞行员外,也经常用于远海巡逻和防空驱逐。
而改进型歼-11bS,是李干提出的多用途重型战斗机概念。他让211厂试着搞,并没有提具体要求,这是因为他对2111厂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这么快就把第一架原型机生产出来,搞不好211厂又玩上那一套换几个新的零部件其他的不动,就用一个新的项目报上来要钱。
毕竟211厂有前科,一个歼-8项目愣是让他们玩出了花来玩了二十年。
眼见为实,李干搞完部队的年终考核、年终总结后,乘坐专机飞抵211厂,实地考察改进型歼-11bS项目的情况。
如果和他的预料那般,211厂恐怕就会进入项目管理局的异常名单里了。
当李干看到改进型歼-11bS的外形后,他眼珠子差点就掉出来了,这不是他妈的歼-16吗!
要知道,现在的歼-11并不是仿制苏-27的,其外形反倒是有F-14的影子,因为大量参考了F-14的设计,但是气动外形上,歼-11更加圆润,也的确是机腹下进气道和双平直垂尾。
但是,苏-27那个机头下垂背部微微隆起的外形特征,歼-11是没有的。
可是,眼前这架所谓的改进型歼-11bS,跟李干熟悉的歼-16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