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泉国际机场的贵宾通道出口,气氛庄重而略显公式化。以副市长秦风为首,市文旅局局长张涛、市投资促进局局长等相关人员组成的接待小组早已等候在此。男人们西装革履,女士们套装端庄,脸上挂着标准而热情的笑容,准备迎接远道而来的“财神爷”——天美集团投资考察团。
航班准时抵达。不一会儿,通道里传来脚步声。天美集团副总裁邓鸿飞一马当先,他身材微胖,笑容满面,眼神精明,身后跟着七八名衣着考究、气质干练的团队成员,有投资分析师、法务专家、规划设计负责人,俨然一个专业而强大的商业使团。
秦风率先迎上前去,笑容得体,伸手与邓鸿飞紧紧一握:“邓总,一路辛苦!欢迎各位天美的精英莅临江泉!”
“秦市长太客气了!劳您亲自迎接,真是不敢当!”邓鸿飞声音洪亮,握手有力,透着商界强人的自信与圆滑,“我们对江泉的项目可是充满期待啊!”
双方人员迅速进入角色,寒暄、介绍、交换名片,气氛热烈而友好。张涛更是热情地在一旁介绍着江泉的规划与潜力,话语间充满了对投资的渴望。
就在这看似一切按部就班的接待流程中,考察团队伍的最后,一个身影的出现,让现场气氛瞬间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妙的变化。
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烟灰色羊绒大衣,颈间系着一条简约的丝巾,妆容精致,气质清冷,与周围略显喧嚣的商业氛围格格不入。她没有跟随大部队上前,只是安静地站在稍后位置,目光平静地扫过接待人群,最终落在秦风身上,嘴角微微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是秋雨燕。天美集团的真正掌门人,竟然亲自来了,而且是以这样一种近乎“隐身”的方式,悄然出现在考察团中。
秦风的目光与她瞬间交汇。他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惊讶,但立刻被完美的笑容掩盖。他越过邓鸿飞,主动走向秋雨燕,伸出手,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与更深的敬意:“秋总!真没想到您亲自过来了!这真是让我们江泉蓬荜生辉啊!”
秋雨燕伸出手与他轻轻一握,指尖微凉,声音平静却自带气场:“秦市长,别来无恙。正好顺路,过来看看邓总他们谈得怎么样,学习学习。”她轻描淡写,将亲自督阵说成“顺路”和“学习”,姿态放得极低,却反而更显其分量。
邓鸿飞连忙在一旁笑着补充:“秋董是我们集团的定海神针,她亲自来,足见我们对江泉项目的重视程度!”
现场的气氛在短暂的惊讶后,迅速升温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把手亲临,意味着天美集团的志在必得,也意味着接下来的谈判级别和复杂性将远超预期。
晚上的官方接风宴设在江泉最高档的酒店宴会厅。杯觥交错,气氛热烈。张涛等人极力渲染着项目的广阔前景,邓鸿飞团队则不断抛出专业问题,试探着政府的底线和灵活性。双方言辞客气,却在推杯换盏间进行着初步的智力博弈。
秋雨燕坐在主宾位,话不多,只是偶尔含笑点头,或提出一两个看似随意却直指核心的问题,例如:“雾江上游的水质稳定性,如何从机制上保障长远投资安全?”“项目区域内的原有居民搬迁和生计替代方案,具体细节落实了多少?”每一个问题都让陪同的官员们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秦风作为主陪,从容周旋,既充分表达欢迎诚意,又在关键问题上守得住原则,言语分寸拿捏得极好。他与秋雨燕之间,保持着礼貌而适度的交流,完全符合市长与重要投资商的关系,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只有他们两人自己知道,在每一次目光交汇的瞬间,在那些看似官方的问答背后,正在进行着一场更高级别的、无声的相互试探和评估。秋雨燕在观察秦风的底气与底线,秦风则在判断秋雨燕的真实意图与战略决心。
官方宴会结束,众人寒暄着送至酒店大堂。就在大家以为今日日程已毕时,秦风却看似随意地走到秋雨燕身边,声音不高地说道:“秋总,时间还早,江泉的夜市挺有特色,不知道有没有兴趣换个环境,尝尝本地的小吃?顺便…醒醒酒。”
这话听起来像是临时起意的客气,但秋雨燕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微微一笑:“好啊,入乡随俗,正好也想走走。秦市长推荐的地方,肯定不错。”
邓鸿飞等人面露诧异,但很识趣地没有提出同行。秋雨燕只让一名贴身助理远远跟着。
半小时后,江泉老城区一条烟火缭绕、人声鼎沸的夜市街。与刚才酒店的金碧辉煌相比,这里充满了嘈杂而鲜活的生活气息。秦风熟门熟路地引着秋雨燕来到一个相对干净整洁的烧烤摊,在角落的小方桌旁坐下。
“这里可能简陋了点,但味道很地道。秋总别介意。”秦风递过消毒餐具,语气轻松了许多,卸下了不少官场上的架子。
“挺好,比酒店里舒服。”秋雨燕脱下大衣,露出里面的高领毛衣,竟也显得随和了几分。她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周围喧闹的环境,“秦市长对这里很熟?”
“以前在下面跑调研,常来。这里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秦风点了些烤串和本地特色小吃,又叫了两瓶常温的豆奶,“今晚就不喝酒了,以奶代酒。”
秋雨燕轻笑:“秦市长很谨慎。”
“不是谨慎,是尊重。”秦风看着她,“和秋总聊天,得保持清醒。”
烤串上桌,烟气袅袅。两人之间的气氛,从宴会上官方疏离,变得微妙地贴近了一些。
“秋总这次亲自来,不只是‘顺路’和‘学习’吧?”秦风开门见山,在这市井之地,反而更适合说些实在话。
秋雨燕拿起一串烤蘑菇,细细品尝了一下,才缓缓道:“邓总他们谈业务,我来看格局。”
“格局?”秦风挑眉。
“看江泉是真的想打造一个能留得下、传得开的作品,还是仅仅需要一笔投资,一个漂亮的Gdp数字。”秋雨燕目光锐利起来,“秦市长,天美不缺项目,缺的是能和我们共同创造长期价值、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伙伴。我感兴趣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未来十年、二十年,雾江边上能长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这话说得极其漂亮,境界高远,但秦风听出了弦外之音:她既要利益,也要名声和历史地位,她要的是深度掌控和长远回报。
“江泉想要的,也是一个能共赢、共担、共成长的战略伙伴,而不是简单的开发商。”秦风回应道,语气诚恳,“所以我们才特别看重环保、文化和社会责任的条款。这些短期内可能增加成本,但长期看,才是项目真正的价值护城河。我相信这也是秋总看重格局的体现。”
他巧妙地将对方的“格局”论,引导到己方坚守的底线上。
秋雨燕笑了笑,不置可否:“理念谁都会说,关键看怎么做。政府的决心和执行力,往往比商业计划书更重要。我听说…江泉的情况比较复杂?”她轻描淡写地抛出一个试探。
秦风心中了然,知道她在打听背后的权力结构和可能遇到的阻力。他喝了口豆奶,坦然道:“哪里都一样,有支持就有争议。但市委市政府推动雾江长廊项目的决心是坚定的。只要是有利于项目长远健康、有利于江泉整体发展的,再难的事,也能推进下去。”他既承认了复杂性,又表达了决心,滴水不漏。
两人就这样在烟火气中,吃着烤串,喝着豆奶,进行着一场远比酒店宴会更为直接、也更为重要的对话。话题涉及行业趋势、运营理念、风险管控,甚至偶尔穿插对过往云峡合作的回忆,但始终围绕着项目的核心价值与合作底线进行着无声的攻防与磨合。
一顿简单的夜市宵夜吃了近两个小时。结束时,两人似乎并未达成任何具体协议,但彼此的眼神中,都多了一丝了然与审慎。
秋雨燕看到了秦风的务实、难缠和背后隐约的坚持。秦风则感受到了秋雨燕的野心、精明和对绝对掌控的渴望。
“谢谢秦市长的款待,味道很好,谈话更有意思。”秋雨燕重新穿上大衣,恢复了那份清冷气场。
“秋总喜欢就好。后续的具体谈判,还望邓总他们能和我们的团队深入沟通,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秦风伸出手。
“当然。期待好消息。”秋雨燕与他握手,力道适中。
看着秋雨燕的座驾汇入车流,秦风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