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9,云港的天光仍被浓雾压着,城市在将醒未醒之间喘息。
苏明玥站在落地窗前,指尖捏着那张泛黄的照片原件,指节发白。
晨风从半开的窗缝钻入,纸页轻轻颤动,像一颗不肯停跳的心脏。
照片上,父亲与厉知行并肩而立,金属钟槌横于两人掌心,仿佛握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契约。
而背面那行新出现的字迹——“07:00不是起点,是重置点。tide7 = 时间分割第七刻”——如一道闪电劈进她混沌的记忆。
tide7……她终于懂了。
这不是代号,是密钥;不是童年昵称,而是父亲埋下的火种。
“时间分割第七刻”,意味着每一轮认知清洗的临界点,正是07:00整。
那一刻,意识最脆弱,也最容易被重塑。
而“钟楼计划”的所有实验,都围绕这一刻展开——包括对她母亲记忆的抹除,包括对她情感连接的系统性剥离。
她闭了闭眼,喉咙泛起一阵熟悉的干涩。
昨晚推演时强行激活“短时情境共感”,代价已经显现:母亲的脸越来越模糊,连她最爱哼的那首童谣,都只剩断续音符。
更可怕的是,朵朵——她养的那只雪白英短的名字——竟在某一瞬卡壳,像被谁从脑子里抽走了一根线。
可她不能停。
手机震动,苏晴的加密文件传到:“残卷拼接完成。”
苏明玥迅速点开附件。
一张残破不堪的组织架构图缓缓加载,边缘焦黑,似经烈火焚烧。
但核心部分清晰可见——“双执钥人”位列顶端,父亲苏振声与厉知行名字并列,下方标注一行红字:
终局判定:由继承者选择是否鸣钟。
她的呼吸一滞。
原来这场跨越二十年的精神操控实验,最终的裁决权,从未落在那些幕后黑手手中,而在她这个“意外存活的继承者”手里。
鸣钟,意味着重启整个系统,唤醒所有被洗去的真实;
不鸣,则梦继续,谎言永恒。
但她也知道,一旦她选择鸣钟,系统反噬将直接作用于她的神经回路——每一次共感,都是对自我存在的撕裂。
可如果什么都不做,明天就会有更多人忘记至亲的笑容,误信虚构的仇恨。
她深吸一口气,拨通许昭宁电话:“把热力图更新给我。”
三分钟后,全息投影在空中展开。
一张覆盖全国的情绪波动图浮现,成都方向亮起刺目的红斑。
放大后,一座名为“童艺星辰”的儿童艺术培训基地赫然在列。
每日07:00,该地点会向周边五百米内发射一段特制冥想音频,通过wiFi信道渗透居民设备,潜移默化植入负面情绪模板——尤其是针对“明玥观察哨”的舆论引导。
“他们在用整座城市做认知战。”许昭宁声音发紧,“这不是洗脑,是慢性精神殖民。”
苏明玥冷笑,眼底燃起寒焰:“所以他们怕我记起真相,更怕我让别人也想起来。”
她立即召集团队,会议室灯光调至战术模式,冷蓝映照每个人凝重的脸。
“行动计划代号‘破晓’,目标:成都‘童艺星辰’地下操控中心。”她声音冷静如刀,“我们必须在07:00前切断主频发射源,否则新一轮诱导将启动,影响范围扩大至三个新建社区。”
“用逻辑重构场预演一遍?”顾承宇开口,眉心微蹙。
他穿一件浅灰高领毛衣,袖口露出的手腕修长干净,语气轻得像在劝一个固执的孩子,“你没必要亲自冒险,我们可以模拟出最优路径。”
苏明玥摇头,动作干脆。
“我不再用了。”
她看着他,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上一次,我忘了我妈生日。”
“再试一次,可能会忘了朵朵是谁。”
“下一次,或许就忘了我自己。”
顾承宇沉默下来,眸光深处掠过一丝痛意。
他知道她说的是真的——【商业直觉】已进化为“短时情境共感”,代价是记忆流失。
每一次深度共情,都在吞噬她的过去。
而她仍在往前走,像提灯走入深渊的人,明知光会熄灭,仍不肯放下。
她转向小陆:“反向声频准备得怎么样?”
小陆推了推眼镜,调出波形图:“以家属真实录音为基础,叠加《小星星》谐频,构建‘共感反冲波’。原理是唤醒听众原始情感锚点,对抗诱导信号的情感剥离机制。测试阶段成功中断过两次小型传播。”
“不够。”苏明玥盯着屏幕,“我们要的不是中断,是反转。让他们自己的武器,变成刺向系统的刀。”
她走到战术板前,笔尖划过地图:“06:50,小陆远程启动干扰程序。我们必须抢在07:00之前,让反冲波先行渗透网络节点。”
空气骤然绷紧。
窗外,电子钟无声跳转——06:48。
六小时奔袭、三次跳转航班、两轮身份伪装,只为这一刻的精准切入。
没有退路,没有替补方案。
她穿上黑色战术服,拉链合拢的声音清脆如刃出鞘。
镜中女人眼神锐利,唇边却浮起一抹极淡的笑。
“你说得对,07:00不是起点。”
她低声呢喃,像是回应照片上的批注,又像说给二十年前的父亲听。
“它是重置点。”
“而这次,我来按按钮。”
门外,车队已就位。
夜色未散,风声低啸。
一场没有枪火的战争,正悄然逼近黎明。
第159章 我听见钟声了(续)
06:50,成都郊区的夜色如墨泼洒。
“童艺星辰”艺术培训基地静默地卧在城西一角,外墙爬满藤蔓,玻璃幕墙反射着远处工地未熄的冷光。
表面看,它不过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儿童教育中心——墙上贴着稚嫩的画作,门口摆着彩虹滑梯,公告栏里是下周手工课的通知。
可就在地下七米,一条隐秘的数据通道正悄然开启,连接着全国数百个被伪装成“社区文化站”的信号节点。
苏明玥伏身于百米外的废弃配电房内,战术镜映出她冷峻的脸。
耳麦中传来小陆低而稳的声音:“干扰程序已注入,反冲波载频锁定wiFi主干道,倒计时十秒。”
她没应声,只是将掌心贴上胸口口袋里的那张照片——父亲与厉知行并肩而立的画面仿佛还在呼吸。
她知道,此刻不只是在对抗一个组织,而是在撕开一段被精心编织二十年的谎言。
“五、四、三……”
她闭眼,深吸一口气。
不是为了冷静,而是为了唤醒体内那股越来越难以掌控的力量——【短时情境共感】。
这不是天赋,是诅咒;是钥匙,也是刀刃。
每一次使用,都像从自己的记忆里剜下一块血肉。
“二、一……启动。”
刹那间,整座城市的数据流似乎为之一滞。
07:00整,基地地下操控室的主控台准时亮起绿灯,诱导音频开始播放——一段轻柔冥想音乐混杂着极低频次声波,悄然通过无线网络向周边住宅区扩散。
监控屏上的情绪热力图迅速泛红,负面情绪值稳步攀升。
但仅仅三秒后,音质突变。
原本空灵舒缓的旋律扭曲成一道尖锐啸叫,随即被切断。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未经修饰的童声录音,清澈、颤抖,带着哭腔:
“爸爸,你说过要带我去海边……你答应过的……为什么现在都不回家?妈妈说你不爱我们了,可我不信……我真的不信……”
那一刻,整个系统仿佛被人狠狠刺入心脏。
全国范围内,“守灯人”自发节点瞬间响应——这些由曾被“钟楼计划”洗脑又侥幸觉醒的人组成的秘密网络,早已接入反向协议。
他们无需指令,自动转发这段真实的情感录音,叠加数十种不同语言版本的悲痛倾诉:母亲临终前未说完的话、恋人分别时被篡改的留言、孩子对消失亲人的呼唤……
热力图疯狂跳动,成都区域的负面舆情指数在47秒内骤降63%。
更惊人的是,部分长期接收诱导信号的居民开始出现“记忆回涌”现象——有人突然记起早已“去世”的兄弟其实仍在世;有人翻出旧日记,发现某段刻骨仇恨竟是虚构植入。
许昭宁盯着全息投影,声音发颤:“我们……真的打破了它的循环。”
然而就在此刻,苏明玥猛然跪倒在地。
耳膜炸裂般嗡鸣,视野骤然灰白。
她甚至来不及呼救,意识已被强行拖入一片无边的空间——逻辑重构场,自主开启了。
这不是她的主动调用,而是能力反噬后的预警机制。
在这片由数据与潜意识交织的虚境中,未来三天的画面如幻灯片般闪现:
——主流媒体头条推送《金融新贵苏明玥精神异常?
多次当众失忆引发质疑》;
——某权威心理专家出面分析其“创伤性人格解离”,暗示其商业决策存在重大风险;
——云港市议会紧急叫停“凤凰计划”,林氏集团趁机提出并购方案;
——顾承宇站在新闻发布会外,手中攥着一份尚未公开的医疗报告,眼神晦暗不明。
最后定格的画面,是她在法庭上指着自己过去的影像,却茫然问道:“这个人……是谁?”
画面戛然而止。
现实世界中,她的额头重重磕在地上,鲜血顺着额角滑落。
顾承宇几乎是破窗而入,一把将她抱起,声音几乎失控:“明玥!醒过来!”
她睁眼,瞳孔尚未聚焦,唇瓣却先动了:“刚才……我又丢了一段记忆。”
短暂停顿,睫毛轻颤,像是在努力拼凑什么。
“但我知道……我为什么战斗。”
风卷残云,东方微亮。
远处城市轮廓渐渐清晰,楼宇之间浮起第一缕晨曦。
她靠在他怀里,望着天边渐次燃起的光,忽然笑了,极轻,却坚定无比。
“以前,我是猜钟声什么时候响。”
“这一次……我不是预测。”
“我是听见了。”
同一时刻,远在云港的某间地下电台,阿K摘下耳机,按下广播键。
电流轻响,全球数百万正在收听的设备同时跳出一段神秘音频:
先是滴答、滴答的钟摆声,缓慢而规律,仿佛丈量着时间本身。
接着,一道沉稳男声响起,带着岁月沉淀的温和与决绝:
“当钟声响起,请记住,点亮灯的人,也曾是黑暗里的孩子。”
话音落下的瞬间,全球基站信号灯齐刷刷转为幽蓝,持续整整七秒。
无数手机自动弹出系统通知:
【用户‘tide7’已激活‘短时情境共感’模式(限时10秒),代价:随机遗忘一段情感记忆】
而在厉知行位于山顶的私人密室中,监控墙突然全部黑屏。
只剩中央屏幕缓缓浮现一行白色字体,笔迹稚嫩,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审判意味:
“哥哥,轮到你听了。”
夜尽,天未明。
而在云港市中心某栋写字楼顶层办公室里,清晨六点整,苏明玥静静坐在桌前,指尖滑动手机相册。
一张照片停留在屏幕上——阳光明媚的午后,她抱着一只雪白英短猫咪,笑容柔软得不像她自己。
她盯着看了很久很久。
终于,轻声问自己:
“这孩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