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把这个家伙给我轰出去,不许再入城。”赵祁不想和这小人废话。
按照李斯那狭隘性格,自己不帮他杀韩非肯定已被恨上了,但他赵祁会在乎吗?军权在握,实力傍身,他什么都不怕,就算秦始皇知道了,也会整治李斯。
毕竟秦始皇是明君,事事亲力亲为,岂会犯傻?
应声而至,李青径直走进殿内,对吴达喝道:“走吧。”
“赵祁!你知道我背后是谁吗?为一个韩非得罪廷尉,可知后果?”
赵祁瞥了眼李青,李青立刻抬手就是一个耳光,打得吴达连退几步。
不等他反应过来,就被李青架着往外走,随后交给府外亲卫,将其赶出城去。
“将军,已经扔出去了。”
“他在城外解决了。”赵祁冷声道。
李青虽一愣,但也立刻遵命,赵祁的话就是圣旨。
“李斯,你或许是个人才,但如今我有了韩非,就必须与你为敌了。
你针对韩非,不就是因为嫉妒他比你强,害怕他跟你争夺相位吗?但我偏要和你对着干。”
“我偏要设法让韩非争这个相位,治理韩国就是他立功的基础。”
在赵祁看来,区 区一个小人居然敢对他不敬,既然已经得罪,那杀与不杀都改不了什么。
另一边,李家村。
“村民们都出来啦!雍城大军得胜归来啦!军队派信使来宣读我们村参军儿郎的消息,还有爵位和岁俸发放!”
锣鼓喧天,老村长在村里高声呼唤。
赵祁家里,已有身孕的李嫣儿听到声音,满心期盼与忐忑地走出屋门。
毕竟,秦军的消息往往并不及时,想知道亲人情况,要么等凯旋,要么待战争结束。
无论是封赏爵位还是分发年俸,都在同一时间进行。
在军队中,通常难以直接使用这些俸禄,除非士兵主动要求领取,否则都会直接发送至家中。
而在这片土地上,军纪严明,依法治军已深入骨髓。
即使是战死沙场的战士,属于他们的那份岁俸也不会减少一分一毫,不仅如此,还将获得至少两倍以上的抚恤金作为补偿。
这正体现了一个强大国度对军队的态度:重视军人、以军为尊。
正因如此,在这里从军不仅可以养活一家老小,还能争取爵位前程,光耀门楣。
当然,也有些不愿上前线的青壮年,但更多的人其实是渴望征战立功的。
“祁哥哥,你一定平安无事。”
“你说过一定会回来娶我的。”
“很快,我们的孩子就要降临了。”
“你怎么可以抛下我们不管?”
怀抱着即将分娩的大肚子,李嫣儿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感。
如果赵祁在战场上发生了意外,她真的难以想象未来的日子该怎么熬过去。
“嫣儿!你在干什么?”
“现在都快要生了,赶紧回屋里躺着去,出来干啥?”
村里几位老大娘看见李嫣儿出门来,脸上立刻露出担忧的神色,急忙走上前来搀扶着她。
她们的心意无疑是真诚的,正是靠着村里这些大婶大娘们的照顾,才让怀孕期间步履维艰的李嫣儿能够平安至今,否则稍有差池就会伤及胎气。
“大娘、大婶们……”
“今天是好消息,据说军队来了人,说不定我就能打听到赵祁的情况!”
虽然脸上挂着笑意,但李嫣儿的目光依然充满焦虑与期待。
几个大娘互相看了看,眼眸里都有些不安——在军中消息封闭,若非紧急情况或重大变化,很少会派人通知家人。
万一传来的是坏消息,赵祁若遭遇不幸,这个可怜的姑娘又怎能承受?
一个年纪稍长的妇人拍了拍李嫣儿瘦弱的肩膀,安慰道:
“孩子啊,别急。
你就回去好好躺下,等赵祁的消息好了我们自然会告诉你。
现在只盼你安心养胎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其他人纷纷附和:
“是啊是啊,你先回去休息,这些琐事让我们去处理就行。”
“只要一有消息,我们就马上过来告诉你!你快回屋吧!”
然而,李嫣儿明白众人的善意却摇摇头,说道:
“大娘,我知道您们是为我好……可是这次机会我不想放弃。
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想亲耳听到关于祁哥哥的事情。”
尽管身体虚弱,她依旧强作镇定,嘴角浮现出一抹坚韧的笑容。
“不管怎样,我还有他的骨肉在身上,就算真的天塌地陷,我也会撑下去。”
李嫣儿并非普通的村妇,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就在书香熏陶下成长,虽生活在乡间,仍具备丰富的学识,能识文断字,超越了许多当代之人。
大娘们彼此对视,叹了口气。
“唉,也罢,那我们陪着你过去吧。”
无奈之下,她们只好搀扶着李嫣儿朝村口走去。
此时,村庄里的村民们已经汇聚一堂,沿着道路两旁站满了人。
而前方不远处,在一位百夫长的带领下,一百多位披挂整齐的锐士排列成阵,等候着。
他们身后摆放着各类物资:有粮草,也有财物布帛。
在大秦,爵位对应的年俸有两种选择方式——或是换成布匹绸缎之类的财货,或者兑换为粮食供应。
当然二者也可兼得。
唯有一点绝对不容置疑——帝国绝不允许任何人在军俸之事上克扣分毫!
岁俸一事,乃是当今天子秦王嬴政特别关注,并直接交由相邦处理的重大事项。
任何胆敢克扣士兵岁俸、断绝其家属生计者,都将被视为犯下灭族重罪。
嬴政刚掌权时,确实存在一些贪婪的官员妄图隐瞒截留岁俸,自以为能够逃避惩罚。
然而,这些人最终都付出惨痛代价,全族遭到清洗,借此警示天下。
经历过数次严惩后,再无人敢染指士兵的岁俸,整个体系变得清廉高效。
“村正。”
百夫长扫视周围聚集的村民,在确认人数到齐之后上前询问村正。
“回禀大人,村民都已到齐。”老村长面带微笑答道。
得到回复后,百夫长轻轻点头,随后转向身后的马车取出一卷竹简。
这份竹简详尽记录了李家村参军人员的相关信息及爵位奖赏明细。
其实这类事务通常会由军队专职官员负责管理。
村民们屏息聆听,气氛紧张起来。
百夫长提高音量继续宣告:“我是受命于雍城军营派来的军务官员,今日特来宣布李家村入伍军人的表现,爵位封赠以及岁俸发放情况。”
“前段时间大秦征战韩国胜利归国,托我王之福庇佑,我雍城部队贡献非凡。
此役大获全胜不仅灭韩更扩充广袤国土。
我方将士屡立战功,无数英雄勇赴战场,有成功杀敌封官晋级,亦有不少英雄因此捐躯沙场。
不论消息好歹,都希望各位乡亲冷静面对。
每一位战士都是大秦永远铭记的英魂。”
这番话语牵动着在座许多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