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不满是因为她知道王慧珍给娘家置办了不少东西,自己娘家的礼一看就中规中矩,她可不是要生气。
“青瑜媳妇,怎么说现在离的远,青瑜又当了官,送这些惹人笑话。”
王慧珍听见这话有些疑惑的问:“母亲这从何说起?今年给外祖舅舅家置办的东西比照每年加了两成了,可是有什么不妥?”
王氏像是抓到儿媳的把柄:“听孙妹妹说你采买了不少东西,很是羡慕咱家的大手笔,怎么我没见了东西?而且怎么给你们姐姐家里的这么寒酸。”
王慧珍听见孙氏,眉眼一动,只是没说话,等听到姐姐家心下好笑,还是问了一句:“母亲,不知道孙夫人都看见家里买什么了?想来是误会了,因着我娘家大哥走了,我想着我爹娘难过,就让陪嫁的下人去多置办了一些物件,也是我这做女儿的不孝,多年不在身边,不过这都是从我的私房钱出的,不好走了公账。”
当然阮青瑜另外给了她一笔银子的事就不能说了,紧接着又说:“对了母亲,咱们家所有的人情来往都是有账本的,你看晴芸家里上次送的贺礼就比之前厚了三成,我这边回礼也相应的加了三成,应该是没错的。”
王氏也不傻,王慧珍话里的意思也说明白了,给她娘家置办多的东西是走的私账,特意提了阮晴芸上次送礼的事,这是公中的账,至于阮晴岚这个大姐,就差明说她不知礼数了。
之前阮青瑜升迁的消息传回去,王慧珍的娘家除了送了一千两银子,还另外置办了贺礼,就是那几房叔伯,都托了王老四捎过来银子贺喜,说是不好置办东西,干脆封了红封贺喜,王慧巧也送了五百两银子另外还送了不少布料,甚至还给王慧珍和阮一元亲手做了两套衣裳,阮青瑜也得了一个海龙皮帽子,说是偶然得的皮料子,就那么两张,自家都没留,全送过来了。
东西送过来阮青瑜是知道的,心里也有数,所以想让王慧珍一视同仁她也做不到,阮晴芸的礼也按着规矩回了,阮晴岚当初不知道为何没送,她这次按照之前的礼数回礼已经仁至义尽了,至于王氏娘家这边,来往也是都送到王氏夫妻手上,更不该由她准备。
王氏想发脾气,阮晴岚就是不送也是阮青瑜的亲姐姐,如今阮青瑜发达了,可不是该给她撑腰,不过想到她没托人送礼的事还是帮着圆了一下:“青瑜媳妇,你可别挑理,你大姐当时家里忙,就把贺礼给我了,你不说我都忘了,如今想起来了。”
王慧珍低垂着眼睛也不看王氏:“那母亲可要跟我细细说说,差点就对不住姐姐了。”
王氏本想着糊弄过去,哪里知道王慧珍这样较真,王嬷嬷看王氏没说话帮着说了一句:“老夫人这事怨奴婢,忘了提醒您了,来之前您还说要给大人和夫人说说大小姐一片真心,大小姐怕给您和老太爷添麻烦,特意带的银票上门,您忘啦?”
王氏有个台阶就理直气壮的说:“是呀,青瑜大姐给了三百两银票,一会我让王嬷嬷翻翻,这时间太长可不是忘了。”
王氏本想着说五百两,最后还是舍不得,说了三百两,这钱要从她私房钱里边出,这时候 一点找茬的心思也没了。
不过还是强调了一句:“青瑜外祖家的礼再加上两成,这钱我一会让人给你送过去。”
王慧珍答应下来,眼见着王氏不太想见她,她就告辞了。
她一走,王氏气的摔碎了一个杯子,王嬷嬷安抚她:“老夫人,您别生气,这事说起来还是大小姐那边没理,也不知道大小姐家里出了什么事?”
王嬷嬷都能想到的事,王氏愣是现在才反应过来:“你说晴岚出事了?”
“老奴也是猜测,要不然大小姐也不是这样不知事的人。”
王氏想想大女儿阮晴岚性子是有些要强的,亲弟弟升迁这样的好事,怎么可能一点表示没有。
“那这可怎么办?”
王嬷嬷给出主意:“老夫人,要不你让大人帮着查查?”
王氏想到刚才为女儿找补的话有些为难:“要是跟青瑜说了,那刚才跟他媳妇说的话就是打脸了。”
王嬷嬷心里叹气,还是继续劝:“您跟大人是亲母子,哪有那么见外,想来您叮嘱一句大人也不会跟夫人说的,大小姐那边要是有个万一,大人也好做主。”
“是了,青瑜就是这个家的依靠,他姐姐还要靠他撑腰呢。”
眼见着王氏就要等着儿子回来,王嬷嬷还是提醒了一句:“老夫人,您刚才说要给夫人送银子,可是要我去取了?”
王氏听见这话看过来,王嬷嬷就怕王氏想耍赖还是劝着:“老夫人刚才跟夫人说了,怕是夫人现在等着呢。”
也是提醒王氏,别说话不算话,亲生的无所谓,可不能在儿媳面前失了脸面。
王氏再不情愿也点头了,王嬷嬷管着她的体己,做主取了银票送过去,王氏眼见着肉疼,看着王嬷嬷出去,还跟身边的人说:“还是孙妹妹家好,什么都听她的,儿媳妇也孝顺,嫁妆都给她管着,我还要请教一二,你去找个人送帖子,就说明天有功夫,让孙妹妹来说话。”
身边的人得了吩咐就下去找人跑腿,如今王氏和孙氏很是要好,孙氏捧着王氏说话,两人也算是臭味相投,也算是达成了孙氏最开始的目的。
王慧珍接了银子就说让王氏等一日,这就置办了东西添上,到时候把单子送过去。
王嬷嬷还给王氏说好话:“夫人,我托大说一句,老夫人也没什么坏心思,就是有时候不记事,您多担待。”
王慧珍看着已经生了白发的王嬷嬷也不为难:“嬷嬷这是哪里话,我们当小辈的自当孝顺,这次也是弄错了,不碍事的,你回去也劝劝母亲,不要跟我生气,等有时间我亲手做两道菜去跟母亲赔罪。”
王嬷嬷应的快回去了,黄芩送完人回来跟王慧珍说:“夫人,您也没错,怎么还要去赔罪?”
也就是黄芩跟王慧珍一起长大的,才敢说这话。
王慧珍提点她:“母亲毕竟是长辈,拉不下脸,我这做小辈的姿态低点是应该的, 再怎么说我也要给二爷几分面子。”
其实最后这句比较重要,阮青瑜回来就被人叫到母亲院子里,他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