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长庚顿住步子,逼视他。
姜志明目光躲闪,让开了挡在办公室门口的道。
苏长庚于是从他身上收回目光,拉着唐淑婉进了农场办公室。
与姜志明梦里苏长庚被迫害的场景不同,这会儿的苏长庚因为机械专家身份,备受农场领导重视。
“苏同志,李同志,你们来了,快坐。”
“唐知青你也这边坐。”
赵杨长热情道:“今天喊你们过来一起开会,是因为唐知青写的农场食品加工计划书,得到了上头领导的高度重视。”
“董部长说,借着送羊城采购的挖掘机来农场,他要来了解我们开办食品厂要攻克一些什么技术难题,然后就此事整理意见,给我们农场争取资金及技术方面的支持。”
“苏同志你是机械方面的专家,开办食品厂,得解决跟机械相关的各种技术难题,今天将你喊过来开会,就是想问问你和李成林同志的意见。”
听到赵场长所言,落座的李成林首先开口。
“那我先来说一下,这几天在研究荔枝加工食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术业有专攻,说到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李成林侃侃而谈。
“农场荔枝很快要迎来大丰收,这几天我跟淑婉摘了品种早熟的荔枝做研究,晾晒了荔枝干,做了荔枝罐头,还有酿造了荔枝酒。”
“关于晾晒荔枝干,我们的试验是,用大概七十五度的水温将荔枝蒸熟,这样既不会让荔枝壳裂开,又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这是前几天晒的一批荔枝干,坏果率很低,领导们可以尝尝味道。”
天气炎热,太阳也大,李成林将差不多晒干的荔枝递给几位农场领导。
剥开干透的荔枝壳子,里边的荔枝肉色泽金黄,荔枝干很甜,还保留了果肉的清香,又有阳光的味道。
往年晾晒荔枝干,有很多煮裂开的果子,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原来用七十五度的水温蒸荔枝,不仅不会让壳子裂开,晒干的果肉味道还能更香醇。
赵场长彭书记尝过荔枝干,和几位领导一起频频点头。
“这批荔枝干晾晒得很成功。”
李成林接话:“接下来说说酿造荔枝酒,我们前几天酿的荔枝酒大概要三个月以后才能看到成果,但是我之前在大学时,做过果酒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去参观过果酒厂。”
“对于酿造果酒,我十分有把握,一切等看三个月后的成果,到时候酿好的酒如果没问题的话,可以直接联系供销社售卖。”
“目前要解决最大技术难题是做荔枝罐头,凭我们这几天尝试的经验,还有以前我参观罐头厂了解的情况,熬好荔枝糖水到装瓶消毒,要在十分钟内完成,才能保证罐头不会变质。”
“所以熬制罐头我们要解决的两个技术难题,一是要解决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二是要解决罐头如何快速装瓶消毒的问题,为了食品安全卫生,这方面需要专业设备完成。”
唐淑婉看一眼在做记录陈晴,她提出来:“食品添加剂其实李老师也有研究,我昨天已经让陈知青写信去羊城,让赵主编帮我们联系这方面的工厂,有赵主编在中间帮忙联系,到时候等食品加工厂开起来,我们可以跟这方面的相关厂家达成合作意向。”
“然后采购制罐头的相关设备一事,我也有在信里让赵主编帮忙打听,到时候让我外公把把关,他以后可以负责设备相关维护。”
苏长庚表示赞同唐淑婉的话。
唐淑婉提出来:“不过购置设备,要解决资金问题。”
这年头提到设备相关,农场领导马上意识到,要一笔不菲的资金投入。
但是上头领导那儿虽然会帮忙申请解决,大概也只能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而他们农场因为过去周长胜管理不当,也没有多少资金周转用于支持购买设备。
他们农场能周转的资金,要用来建造厂房。
利好的消息是,部队给各个农场采购的挖掘机,会优先送几台来他们农场。
挖掘机可以在建厂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但荔枝成熟不等人啊!
得早点解决资金问题,才能在大批荔枝成熟滞销时,解决今年果子大丰收的问题。
赵场长很为难:“关于资金问题,我有跟董部长和上级领导那儿沟通过,上头也只能支持一部分资金,并且申请下来需要时间。”
“但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果子滞销的问题一定要解决了,不然这些丰收的果子得全烂在手里,光明农场的李场长他们,也因为这事儿愁白了头。”
“那么多果子,总不能全晒荔枝干,到时候荔枝干也会卖不起价钱的。”
赵场长一提光明农场,还有附近几个农场的领导,都在因为果子丰收担心滞销浪费,唐淑婉脑子里灵光一闪,一下有了想法。
“我以为资金问题,不能等部队下拔了,那样解决不了今年果子滞销的问题。”
“我有一个想法。”
彭书记最爱听唐淑婉有想法了。
谁让人唐知青脑瓜子好使呢!
他第一个带头表示支持:“唐知青,你说,有什么想法,你只管大胆的说。”
“我们采取集体集资的方式,这个集体集资分为两部分,一是赵场长彭书记,你们将建食品加工厂,并且已经得到上级领导支持的事儿,告诉光明农场,和附近别的农场,包括黎寨生产队,问他们有没有一起合办食品加工厂的想法。”
“二是采取发动农场成员集资的方式,让农场知青,领导,有闲钱的拿出来投资食品加工厂,按照投资比例,每年实行分红制,这样投资的人就是农场股东了。”
唐淑婉表示:“我是第一个愿意投资的,回头我跟我丈夫还有外公商量,看我们能拿到多少资金来支持农场建设。”
“当然也还有第三个集资方式,那就是要上头领导审批,以农场的名义到银行进行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