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民带着报社众人来到格物堂。
几位记实还是头次获准进入此地,左看看右看看,甚是好奇。
周怀民把汝州方向的流贼可能会北上巩县一事,和大家细说,又道:“如今巩西杜二在邙岭作乱,马巡检全军覆没,身死邙岭,巩县内再无兵丁阻挡。巩南的流贼几万之众,一旦入了本县劫掠,我们努力换来的这一切都要灰飞烟灭。”
报社知事陈应魁脸色一白,自己婆娘和女儿的惨死之状犹在眼前,不堪回首,来到这里只得谎称她们夜半冻死。
陈应魁心肉在绞痛,脸色瞬间暗淡下来,皱眉不知道在想什么。
同是密县的宋斌,元宵节听闻家里来了流贼,赶回家,已是焚毁一空,爷奶被杀死,父母及姊妹不知去向,估计被流贼裹挟而去,如今是死是活又无从得知。
众女子更是心里害怕,面色慌张,如今这日子,有饭吃,有工做,工钱高又体面,这好日子刚过没几天,就被这可恶的流贼打乱。
每个村民,每个百姓,都渴望自己一家人吃饱穿暖衣食无忧,都渴望不会夜半被流贼惊醒,都渴望自己付出了多少就能有多少回报,都渴望自己遭受了强者的欺凌能有人主持公道,渴望能这样有秩序的生活。
而周怀民,以农会为基础,以组织力为主,攀升科技为辅,把村民组织起来,经过八个月的运营,才把这不到半县之地建立起来一个健康运转的秩序。
谁维护秩序,村民就拥护谁。秩序就是权力。
当村民在这个秩序下付出且获得回报的时候,不管从感情上还是实质行动上,都是在巩固这个秩序,也就是在巩固权力。
村民首次尝到了真正有秩序的生活。
每日朝阳升起,一家人只需轻松拔开煤炉,就能做好一顿饭的吃过饭,孩子送到孤寡老人那里看护,自己踩着不再泥泞的煤渣路,去工坊做工。
在工坊里,有供应的凉白开,像工具坊、纺纱坊等生意好的工坊,还有茶水。
时不时会有记实来给大家读报,教一两个简单的字。
特别是妇女和少女,家里不再是牢笼,每个家人都不甘落人后,都支持自家女子去纺纱坊、去农会做工挣钱。
再不用担心往日里跑到家追要赋税、摊派的胥吏、头役。
他们现在蛰伏于周会长的威势之下,哪里还敢来村里找麻烦?
村里现在也不是好欺负的,有社兵,有农兵,会长都是本村的大户,哪个胥吏敢来?
那些大户,往日里只顾关心自己的租子收成,现在都被周会长组织起来,一起挣钱致富,但致富就要依靠人民群众做工,慢慢的,都打成了一片。
但流贼若来,这一切都为齑粉!
周怀民见众人低头沉默,气氛一下子冷落下来。大声喊道:“就像那旱灾,谁又顾我们这些村民的死活?现在流贼来了,谁能救我们?”
众人抬起头来,望向周怀民。
周怀民道:“能救我们的,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自己造土炮,造震天雷,造铁蒺藜。才能和流贼有一战之力。”
格物堂众人,眼里有亮光。
有一新到的工匠担忧道:“可是东家,咱们不会造土炮和震天雷啊,这铁蒺藜,倒是好铸造。”
大多工匠笑了,三个月前谁会造这吹钢法,谁会懂如何融化钢锭,谁会懂瓷模铸造,谁会懂热风窑,这不都是背靠着东家的支持,汇聚广大工匠的智慧,在反复试错和交流中学会的么?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周怀民看到格物堂各位工匠的神色,心里十分欣喜,要的就是这种在失败中成功过的自信:“我相信格物堂,相信各位师傅们。库窑你们可以取硝、硫磺,木炭你们自己烧制,还是那句话,物料不设上限,我只要炮。”
宋斌道:“震天雷,我看烧瓷就挺好,烧上一窑,能出几百个火药罐。”
周怀民点头:“正是这个理,要善用我们的优势。”
又对陈应魁道:“我看咱们这期民报啊,头条就叫《谁是我们的救星》”
陈应魁在一旁听的振奋,对各位记实道:“对,把我们现在的困难和村民说清楚,让村民讨论。”
苏文佩点头道:“要让所有村民参与进来,让大家明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就是自己的救星。”
高浅霜摇了摇头:“不对,之前为啥自己没能救自己呢,我看农会才是我们的救星。”
杨招弟道:“不对,难道农会各个会长也是救星?我看不是,我觉得周会长是我的救星。”
周怀民笑道:“我是起了一些作用,但救星称不上,还是依靠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你们要发动村民讨论,只有讨论,才能碰撞出火花。”
又道:“民报的条目除了头条、招商、农事、卫生、招工、新货,我还想加一个,就叫:【生活】”
陈应魁问:“这个条目都写什么?”
周怀民道:“我今日正好联系上一个戏班子,我想咱秋收后,忙完了,连着唱上几天大戏!把这个事告诉大家,让大家都热闹热闹,这才是美好的生活。”
几个记实听了,高兴的蹦起来:“这个好,这个好!”
“那平时没戏的时候写什么呢?”
周怀民沉思一会,道:“我能想到的,就是可以写一些大家爱听的八卦趣事、话本或者是生活小窍门。不过我认为,这个问题,你们应该去问村民,问百姓,咱们是为百姓办的报纸,百姓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就写什么样的生活。”
不光报社的几位连连点头,有了许多新灵感,格物堂各位工匠们都喝呼好。
周怀民摆摆手,又道:“本期头条再加一条,苏绍喜接连带出造纸坊、制墨坊、协作改良格物堂工艺,改任为格物堂知事,因格物堂近日工作优异,宋斌升为格物堂参议。注意保密,不要说明具体改良,仅做通告。”
“再新设农事堂,原格物堂知事黄必功,改为农事堂知事,仍负责改良稻种、粪肥、扦插番薯、管理玻璃暖棚之事。”
众位工匠和记实特别羡慕苏绍喜,短短三个月,从一个破解煤球秘方的小偷,直接升到格物堂的知事。
“社长,张参议的布告。”格物堂围墙外的周怀礼进来送信。
周怀民打开一看:“经我四人商议,派遣第六哨哨长赵至庚携一队扮做流民,深入登封一带探明虚实,即刻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