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九江都尉赵洛说到:“扬武大将军、骠骑大将军,末将倒是有个主意,只是实行起来绝非三两日能办到,不知二位将军可否听末将一言?”
马成说:“赵将军有何良策?不妨说来听听?”
赵洛说:“我九江郡毗邻鄱阳湖(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许多城池都是依湖而建,凡是这种临近大江大湖的城邑,城墙之下必以砖石代替夯土。不然的话每逢雨季,地下水位增高,城墙便会被地下水抬起,轻则墙体开裂,重则城墙倒塌。而今日我观寻阳并没有用砖石做基(今湖北省黄冈市境内),而是直接用的夯土,想必是这寻阳距离这湖泊还有段距离,并没有受到地下水的影响。”
马成也是聪明之人,一听就听明白了赵洛的意思,于是问道:“赵将军的意思是,将湖泊中的水引到寻阳城下?”
赵洛说:“不错,我们可以在寻阳西南挖一条数百米长的沟壑,尽可能的挖的深一些。然后再从南边的湖泊挖一条简易的水渠,将湖水引入挖好的沟壑中,这样湖泊中的水就会顺着水渠流到城下的沟壑之中。这样城西南的地下水势必比其他地方的高,很有可能就会将西南角的城墙抬起来,城墙若是一边高一边低,那必然会倒塌。就算没有将城墙抬起,由于地下水位高低的差异,也会将城西南的土带到其他地方,要不了多久,城墙依然会倒塌。”
马成、刘隆都是南阳人(今河南省南阳市境内),根本没听说过什么地下水,什么地下水会把城墙抬起来以及地下水会把地下的土冲走这种说法,两个人彼此看了一眼,都是面带疑惑。
马成问道:“你确定可行?”
赵洛说:“二位将军是北方人,不知其中道理也属正常。末将家就住在鄱阳湖边上,我小的时候,有一年连下了半个月的雨。我家的房子就被地下水抬高了两尺还多,最后塌了,我小弟也在那场事故中被倒塌的房屋砸断了腿。”
虽然马成还是不太相信,这地下水能托起三四丈高的城墙,亦或者能把城墙冲塌,可如今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再加上赵洛的信誓旦旦,思索片刻后说:“那不妨就按赵将军的办法试一试?元伯,你看呢?”
刘隆说:“有道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咱俩都是北方人,对于南方的情况自然不如赵将军了解。他说的如此肯定,想必是有他的道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相信赵将军的办法。”
刘隆说:“那好,赵将军,这挖水渠和挖沟壑的事就全权交给你,我再把宋将军帐下的一万军士也交给你指挥。你今天去实地考察一下,明日就动工,越快越好。你们只需尽快的完工,我和刘隆将军为你们保驾护航。”
翌日,汉军开始在寻阳城西南挖沟壑,屈由是舒城人(今安徽省六安市境内),舒城范围内水系并不算多,自然不明白其中道理。心道这汉军是不是脑袋被门挤了,不给自己的大寨挖深沟防御,反倒来我城下挖起来了?
寻阳城距离太白湖不过二十里,其中还能借助一半的河道,两万汉军挖十里长的水渠,合到每人头上不过两尺,就算没有趁手的工具,一天也足已竣工。
随着水渠和河道最后的连接处被挖开,滚滚的河水顺着水渠灌进了城下数百丈长的深沟之中。
深沟是赵洛亲自指挥挖掘的,直到挖到土地极为潮湿,甚至都能渗出水了,赵洛才令汉军停手。
汉军挖了一天,屈由就在城上看了一天,直到看到水漫进沟壑,屈由都没想明白其中道理。
屈由对副将屈强说:“你看懂了吗?”
屈强说:“没看懂,汉军这是为了大军取水方便?”
屈由说:“不应该,若是为了取水,为何不是挖到他们大营附近,而是挖到我们城下?”
屈强说:“会不会是汉军为了攻我城北大营,害怕我军支援,故意挖了一道人工河?”
屈由说:“也不应该,我城中部队支援城北大营,从东门走就是了,这条河拦不住我们的。”
屈强说:“那真是怪了哈,看不懂,看不懂。”
屈由说:“二弟,别管他了,他来攻我们,我们就守,他不来攻,咱们就歇着,我倒是要看看,这汉军搞的什么花花肠子。”
可三日后,屈由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城西南角的一小部分民房开始突然上升,少的升高了两三寸,多的竟然升高了一尺有余。
别说屈由,就是一辈子都生活在寻阳的老百姓都没见过此等怪事,一时间城中流言四起,都说这是不祥之兆。
又过了三天,随着地下水从西南流向别的地方,被地下水带走的泥土也越来越多。城西南开始有些地方塌陷,严重的地方甚至整间民房都掉落在了塌陷的大坑中,就连西南角的城墙都有多处开裂。
屈由不知何故,一边安顿受灾的百姓,一边命士卒加固城墙。
可人力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是何其的渺小,城墙开裂的频率越来越快,往往这边刚加固好,那边就又裂出一个更大的口子。
量变终究会引起质变,三天后,西南角的城墙下的地面轰的一声塌陷了下去,紧接着十余丈长的城墙应声坍塌。
这几日马成和刘隆就一直在远处观察着,他二人等的就是这一刻,看到城墙果然如赵洛所说倒了下去,立刻指挥汉军往城里冲。
屈由见汉军攻来,也把全城八成以上的部队都调了过来,说什么也要堵上这个口子。
马成知道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如果今天打不进去,那这么多天的辛苦就全部白费了,于是命令所有云梯全部抵在城墙上,并命令所有汉军玩了命的攻城。
“兄弟们给老子听好了,先登者封校尉,赏银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