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浮白居把饭菜送到防疫司。”她对宗鹤白道,“送给五花,就说是我点的。”
宗鹤白应了下来。
浮白居是他开的,但如今在冯清岁名下——他将浮白居送给她做嫁妆了。
五花看到浮白居的饭菜,一开始还以为是冯清岁点的呢,没想到是华宁给她点的。
红烧肘子、手抓羊肉、紫苏焖鸭、口水鸡……全是她爱吃的。
华宁对她的口味还挺了解。
看来她以前也不是天天都吃苦。
出于礼尚往来,她省出几只纪长卿给她的盐焗鸡爪,送去给华宁。
华宁哭笑不得。
“你吃吧,我刚用过膳了。”
五花眨了眨眼:“这个很好吃的,你不尝尝吗?”
“是上次做红烧肉的厨子做的?”
“没错。”
华宁摇头:“那我还是不吃了。”
五花:(???)
“我怕吃了不过瘾,又吃不着更多,抓心挠肺。”华宁笑道。
五花被她的理由说服了。
“想吃又吃不着确实难受。”她深以为然,“我是蹭吃的,经常没吃够。”
华宁好奇道:“难道是宫里的御厨做的?”
五花:“比御厨做的还难得。”
什么厨子的手艺能比御厨还难得啊?
华宁刚这么想着,脑海突然划过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
“这些鸡爪,该不会是摄政王做的吧?”
五花点头。
“你猜对了。”
华宁:“……”
上得了战场,入得了朝堂,还下得了厨房,大熙摄政王也太全能了吧?
她伸手接过那包鸡爪。
“如此难得,我还是尝尝吧。”
五花:“……”
早知道不告诉她了。
华宁打开油纸包,递到她跟前,笑道:“我们一块吃。”
五花:(^w^)
两人边啃鸡爪边聊。
得知华临见了华宁一面就走了,五花讶异道:“他是来打酱油的?”
华宁附和道:“可不是。”
五花顿时胃口大开,笑眯眯道:“这附近有家卤味,味道还不错,我去买两斤回来,我们继续吃。”
随即翻墙出去。
见她如此兴奋,华宁不由扶额。
没了记忆的花花,真是相当不待见她大哥呀。
上官牧觉得自己也即将不受人待见。
休沐日这天,他跑来纪府找纪长卿,一张脸皱得跟苦瓜似的。
“完了,我被发现了。”
纪长卿:“???”
“你贪污受贿了?”
上官牧:“……”
“我的家你都想抄,你还是不是人?”
纪长卿淡淡道:“不管是谁,贪污受贿都要接受律法惩处。”
上官牧白了他一眼:“我是被她发现了。”
“她是谁?”
“裴闵如。”
“发现了什么?”
“她发现我是牧云居士了。”
纪长卿:“……我还是头一次知道你有这么个别号。”
“这是我和她联络用的别号。”
“……”
纪长卿揉了揉眉心。
“你说的没头没尾的,我听不明白。”
上官牧满脸纠结:“我说出来,你可不许笑。”
纪长卿:“我尽量。”
上官牧:“……”
他犹豫了好一会,才将来龙去脉告诉纪长卿。
“我和她明面上看着并不熟悉,对吧?‘上官牧’和‘裴闵如’确实不熟悉,熟悉的是‘牧云居士’和‘空青’……”
他和裴闵如是因为一本奇本馆残缺的古籍结缘的。
奇本馆是一位大儒开设的藏书馆,捐赠一定数额的古籍才能借阅馆里的书籍。
他有一次在馆里看到一本残缺古籍,因对内容颇感兴趣,便借了回去,查阅大量文献后,将古籍的缺失文字补全了大半。
他将这些补全的内容和自己的注解誊抄下来,夹到那本古籍里,还回了奇本馆。
打算日后找到更多文献资料,再补全整本。
没想到等他下次借阅这本古籍时,发现剩余的残缺内容已被他人补齐。
那人同样留下了自己的注解。
还附了一封信,在信中谈起了自己对这本古籍的见解,并校正了部分他所补全的内容。
那人的笔锋相当锐利,见解也相当独特,看着像是和他同龄的士子。
在好奇心和好胜心的驱使之下,他写了一封回信,和那人探讨起了更多学问。
他们就这样你一封信,我一封信,隔空交流了一段时间。
彼此引以为知己。
正当他准备约见对方时,意外在去裴家拜访裴云彦时,发现他书桌上放着一封信笺,信封上的字迹和与他交流多日的“知己”的字迹一模一样。
他险些以为裴云彦便是那位“知己”。
仔细一看,发现信封上写着“大哥敬启”。
便问裴云彦:“这封信是你哪位弟弟写给你的?这字真不错。”
孰料裴云彦笑道:“这是我妹妹写的。她的字是跟我父亲学的,颇为遒劲,时常教人误会。”
他吃了一惊。
原来他的“知己”是裴家的小姐?
随即想起素有京城第一才女之称的裴家大小姐,问道:“可是你大妹妹写的?”
裴云彦点头:“正是。”
他只好暂且搁浅了约见一事——女子私会外男是要坏名声的。
继续借着那本古籍和对方交流。
能进奇本馆借阅的人不多,那本古籍位于残本之列,写的又是鲜有人问津的上古奇谈,除了他们两人,无人感兴趣,他们的信件一直不曾泄露。
不过他们在信中聊的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纵是落入他人之手,旁人也只当是文人士子的闲谈。
裴闵如学识极其渊博,天文地理人事,都能信手拈来。
若非她是女儿身,他无数次想过,进了科举考场,定能考个前三甲出来。
他开始不知不觉关注起裴家大小姐,从欣赏到倾心,但在他明白自己的心意之前,一封圣旨送到了裴家。
裴闵如被指婚给了太子。
此后,“空青”的信件越写越少,直至有一天,她在信中说“我大概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回信了,请见谅”。
她成了亲,住进了东宫。
明知她不会再回信,他还是隔三岔五去奇本馆找那本古籍,看是否夹了信件。
找了几年,回回都落空。
直至有一天,一封信如同奇迹般出现在书页里。
这封信让他极为不安。
因为“空青”让他帮忙找个医女。
宫里有御医,她不找;裴家有父兄,她不找;独独找他这个素未谋面的笔友。
什么病能把她逼到这个份上?
他心急如焚。
京城没有特别知名的医女。
纪长卿的长嫂倒是治好了寿阳公主的儿子,声名鹊起。
于是他找上纪长卿,想方设法说服他,让他找他长嫂进宫给她看病。
纪长卿应下了。
冯氏进宫了。
她又让人往古籍里放了一封信,感谢他的引荐。
他长吁了一口气。
谁知没过多久,荣昌侯府就出了白骨案,太子被指证为罪魁祸首。
他从纪长卿那里得知,她在帝后面前亲自控诉太子,为此特地通过纪长卿向冯氏求了祛疤药。
再三辗转,才借裴云彦之手将药送至她手中。
她出宫后,“空青”曾约过他,想要当面道谢。
他一时慌乱,以身体不便为由,拒了。
此后她没再提见面之事。
只偶尔和他探讨女子书院课程安排。
清泉书院开了后,她鲜少回城,也鲜少和他通信。
“……我方才去奇本馆转了下,发现她在那本古籍里留了信,拿着信封刚要拆开,她就折了回来,我一紧张,就跑了……”
上官牧捂着脸道。
“她知道我是牧云居士,以后估计不会再和我联系了。”
纪长卿:“……”
平时说得头头是道,一到关键时刻,掉头就跑。
没见过他这么怂的。
“这不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吗?你回头跟她好好解释,说不定好事将近。”
上官牧:“她说不定正在气头上……”
“那你就等她消气吧。”纪长卿凉凉道,“到时气没了,你攒下的好感也没了。”
上官牧:“……”
他迟疑了片刻,咬牙道:“就听你一回。”
纪长卿拍了拍他的肩膀:“赶紧回去吧,她说不定正在等你。”
这句话给了上官牧莫大勇气。
他快马加鞭赶回奇本馆,拴好马后,阔步走进馆里。
奇文馆一共两层,一层中间是大厅,左右各有两间相互连通的屋子;二层为一个大通间,以书橱为隔断,划分了几个区域。
他先看过一层所有房间方上二层。
裴闵如和他结缘的那本古籍在二层最西边的残本区。
他一路走过去,眼角余光扫过各个分区,没看到任何人。
心里凉了半截。
脚步下意识放缓。
但走得再慢,这点距离也很快就走完了。
残本区……也没人。
他的肩膀一下子垮了下来。
踱步走到角落那本古籍所在书架,他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翻开古籍,试图在里面找到裴闵如留下的只言片语。
一页、两页、三页……除了他们留下的补全内容页和注释页,内页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
他颓然地将古籍放回去。
感觉全身力气都被一抽而空。
倚靠在窗边时,他看了眼窗外,正要为自己方才的糟糕表现懊恼,一张熟悉的脸庞忽然映入眼帘。
裴闵如正坐在奇本馆后面的庭院里,朝他招手。
这一刹那,他就像一株盛夏里被暴雨淋了个透彻的蔫巴花草,瞬间支棱起来。
他立刻转身跑向楼梯。
跑下楼梯。
直跑到庭院边上的回廊才停步。
“我一直以为牧云居士是个六旬老人。”
裴闵如笑道。
“没想到是上官世子。”
上官牧方才还盈满全身的气,霎时一泄而空。
六、旬、老、人。
“你为何会觉得我像六旬老人?”
他黑着脸问道。
“可能是你时而沉稳,时而欢脱,让我想起了白鹿书院的诸葛山长,诸葛山长在书院里不苟言笑,私下就是个老顽童。”
裴闵如回道。
上官牧:“……”
他只是装沉稳没装好,偶尔流露出真性情而已,没想到竟被她当成老顽童。
裴闵如招呼道:“坐下来聊吧。”
说完烫了个杯子,给他沏了一杯茶。
上官牧方才只顾着紧张,如今安坐下来,闻到茶香,才发现自己渴了。
他啜了一口茶,鲜甜清爽,清香宜人。
“这是刚出的龙井?”
裴闵如点头:“夏老刚从江南带回来的。”
夏老便是奇本馆的主人。
上官牧想起自己在信里对裴闵如说过,有机会一起去江南采茶制茶,赏江南春景,顿时呼吸一滞。
原来他想做的是老人家才会做的事吗?
难怪她会把他当老人。
“你什么时候知道我真实身份的?”
裴闵如忽然问道。
上官牧再次呼吸凝滞。
“我们通信两个月后。”他小声道,“我去拜访你大哥,在他那里看到了你的字。”
“这么早。”裴闵如微微讶异,“我还以为是我托你找医女的时候。”
她那时想给太子下药,不敢让裴家知道,莫名想起了自己的笔友。
虽然素未谋面,但她从字里行间判断出对方是可靠之人,便冒险拜托他代为寻医。
上官牧脸色微红。
“我不是故意瞒着你的,只是不想就此断了往来。”
“我明白。”
裴闵如笑道。
她以为上官牧是跟夏老一样的大儒,才会一直和他通信,若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定会避嫌。
她父亲和兄长也是博学之人,但他们与她交谈,难免会夹杂训诫。
“牧云居士”这样能让她畅所欲言之人,十分难得。
因而哪怕她可以通过蹲守奇本馆,轻易找出他的身份,她也没有这样做。
今日纯属意外。
她放完信后,和夏老在庭院喝茶,聊起一本古籍,上二层来拿,不曾想,竟撞见取信之人。
上官牧仓皇逃离之后,她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比如去年端午遇劫后纪长卿告诉她的,那位找他帮忙营救她而又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朋友。
“多谢你这些年对我的帮助。”
她端起茶杯,诚挚感谢道。
“认识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运气。”
上官牧和她碰了一下杯,红着脸道:“遇见你,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运气。”
裴闵如微微一笑。
“这话你可能说早了,你的运气还在后头呢,等你遇见和你携手共度余生的姑娘再说。”
上官牧神色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