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对杨骏而言,安抚那些遭受天灾之苦的百姓成了他心头最重的担子了,得益于先前的周密筹备,一切重建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步入预定的轨道,正如马上到来的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虽不张扬,却生机盎然。
当满载着希望的澶州粮车缓缓驶入城门,杨骏紧锁的眉头终于得以舒展,一抹难以言喻的轻松自心底漾开。这批粮食的到来,不仅是对灾民的一剂强心针,对他来说,同样如此!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啊!
“杨直学士,我可没有打扰到你吧?”
一阵熟悉的声音自账外悠扬传来,如同老友轻叩心扉,杨骏连忙放下手头忙碌的事务,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迎了出去,面上堆满了诚挚的笑意:“哎呀,王书记,你怎会来此,倒是让我好生意外啊!”
这位年逾不惑、两鬓微霜,可谓是侯爷最信任的心腹——王朴,此刻嘴角勾起一抹温文尔雅的笑意,眼神中闪烁着几分戏谑:“哦?难道说,咱们这位杨直学士,对我这不速之客的到访,心中并无半分喜悦,反而是多了几分惊异?”
杨骏伸手将王朴往账内引,帐外的风卷着些许尘土掠过,带起他袍角微微翻飞。杨骏当即浅笑着道:“王书记这话说的,我这儿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你给盼来了,什么都不说了,等到晚上了我带你出去尝尝这里的香肉?”
王朴听到这话,忙得摆手道:“好了好了,给你开玩笑的,大灾之年,这可就过分了!”
杨骏此刻满腔热忱,诚恳言道:“王书记,请您宽心,那些用于赈灾的银两,我分文未动,我可是准备自掏腰包的!”
“罢了,你那家底丰厚,咱们都心知肚明。其实,此番我亲自押送粮食前来,更多的是念及你在这里。待粮食卸载完毕,我便要启程返回了。”
说完这话后,王朴缓步走到堆放整齐的账簿前,指尖拂过最上面那本赈灾明细,目光在“以工代赈:三百二十七人,每人每日糙米半升”那行字上稍作停留。
\"杨直学士倒是把账算得精细,不过我在来的路上听说,你让兵卒把掺了糠秕的粥,优先分给那些面黄肌瘦的孩童?\"
杨骏心口微暖,知道对方是在查探实情,却也不避讳:“孩童身子弱,糠秕虽粗,混在粥里能顶饿。那些看着壮实些的,多分些糙米让他们去修堤坝,力气换吃食,倒也公允。您看,这几日领粥的孩童少了十七个,都是跟着爹娘去堤坝上干活了,家里能分到整份口粮。”
说这番话时,杨骏的手指轻轻搭在账册上,正缓缓滑向另一个醒目的标注,他边指边耐心解释。王朴闻言,不禁爽朗大笑起来:“难怪侯爷总夸你是个能挑大梁的人物。这些个琐碎,若是换作他人来谈,定是满口仁义道德,绕来绕去,最后却一无所得。你倒是直截了当,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杨骏嘿嘿一笑,不过就在这时,王朴却是又给他说了一个好消息道:“之前你给侯爷说的事情,侯爷已经奏请圣上,凡是瘦到黄河凌汛侵扰的各地,均免当年的赋税!”
杨骏心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双手不自觉地轻轻颤抖。在那五代纷扰的岁月里,权柄在握者无不汲汲于扩充势力,将“爱民如子”的誓言抛诸脑后,视为空谈。而今,郭荣竟能为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达天听,更令人诧异的是,郭威竟欣然应允,这份体恤民情之举,在这乱世之中显得尤为珍贵。
思绪飘远,杨骏的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些在堤坝之上,肩扛巨石、汗水涔涔的壮硕身影,以及那位盲眼老妪,小心翼翼地将半块干瘪的麦饼揣进怀中,那是她对生活最质朴的坚守与希望。这一幕幕画面,如同温热的触感,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柔软,眼眶竟不由自主地泛起一圈微红,湿润了眼角。
“多谢侯爷体恤,多谢王书记奔走。\"
\"谢我做什么?”
王朴摆摆手,目光投向帐外,几个孩童正围着粮车追逐嬉闹,手里攥着刚分到的米糕:“要谢就谢你自己。我来时路过王村堡,那堤坝修得比去年结实三成,百姓都说,是杨大人让他们有了活下去的盼头。”
正说着,刘元博抱着一摞新编的户籍册进来,虽然他并不认识王朴,但对方是远道而来送粮的,他忙得对着王朴施礼一拜道:“见过大人。杨大人,这是新造的户籍,凡参与修堤的百姓都登了记,往后分田、纳粮都有了依据。”
册页上密密麻麻的朱笔圈点,都是刘元博熬夜核对的痕迹。杨骏点了点头,一旁的王朴接过册子,简单的扫视一圈后,不由的点了点头道:“你倒是做的怪细致。”
刘元博愣了愣,随即笑道:“这都是杨大人的功劳,一切都是他在后面坐镇,我只不过是依令行事罢了!\"
听到这话,王朴的目光不由的转向杨骏来,此刻的杨骏望着帐外渐暖的阳光,墙角的草芽正探出头来,嫩得能掐出水。他忽然想起王朴刚进来时的戏谑,便打趣道:“哈哈,我想若是王书记在这里,一定会做的比我更好!\"
王朴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此番过来,侯爷知道你在这里辛苦,听闻你爱吃饴糖,特意让内眷做了些,路上不易坏。\"
油纸包裹轻轻启封,内里琥珀色的饴糖仿佛蕴含着柔和的生命之光,温润而诱人。那股甜蜜的气息悄然弥漫,竟将帐篷外隐约的泥土芬芳温柔地覆盖。杨骏轻轻拈起一块饴糖,送入口中,瞬间,甜蜜在舌尖缓缓绽放,在这份甘饴的浸润下,他恍惚觉得,那些无数个日夜累积的疲惫,以及沉甸甸压在心头的事务,都似乎随着这抹甜蜜,悄悄地减轻了几分重量。
帐外,孩童们清脆的笑声与兵卒们响亮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生动的生活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