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辅五年十二月,凛冽的寒风仿若无数把锋利的刀刃,“呼呼”地肆虐着大地,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切割殆尽。
天地间一片肃杀,宛如一幅色调灰暗的画卷。
山川河流仿佛都被这严寒无情地凝固,往日奔腾不息的河流,如今安静得如同沉睡的巨兽,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连绵起伏的山峦,也被冰雪覆盖,显得格外冷峻。
树木在狂风中瑟瑟发抖,发出“呜呜”的哀鸣声,仿佛是在向这残酷的寒冬发出无力的抗议。
在这样的严寒与肃杀之中,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身着一袭厚重的黑色披风,那披风在狂风中猎猎作响,恰似一面飘扬的黑色战旗,彰显着无与伦比的威严。
他昂首挺胸,身姿犹如苍松般挺拔,站在高耸的点将台上。
点将台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旧坚固如初,仿佛在见证着一场又一场的战争风云。
阿骨打目光如炬,犹如一头俯瞰大地的雄狮,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冷峻地扫视着台下一众将领。
此时,阿骨打神情庄重,声音犹如洪钟般响彻四周:“今命朕之弟斜也为内外诸军都统,以宗翰、宗干、宗望、宗磐为副将,再度挥师伐辽!”
言罢,他缓缓展开诏书,诏书的纸张在风中微微颤抖,却丝毫不影响他声音的洪亮与坚定:
“辽政紊乱,纲纪废弛,致使天怒人怨,人神共弃。我大金顺应天命,欲实现中外一统之宏伟志愿,故命汝等率大军出征讨伐。诸位务必全力以赴,奋勇杀敌,灭辽建功,让大金的旗帜高高飘扬在辽朝的每一寸土地之上!”
这道诏书,恰似一声划破长空、响彻云霄的激昂战鼓,清晰而明确地昭告天下金辽战争的目的——彻底灭亡辽政权,达成天下一统的宏伟大业。
此诏一出,仿佛在空气中点燃了一把火,让整个金朝都为之沸腾。
在这一坚定战略思想的指引下,金朝的战争机器再次全力启动,高速运转起来。
从金碧辉煌的朝堂到质朴的民间村落,从繁华的都城到遥远的边疆,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紧张而热烈的战争氛围。
各级将领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带着坚定的信念,疾步回到各自的营地。
一到营地,便有条不紊地集结部队,精心地进行战前动员。
他们向士兵们讲述着大金的荣耀与使命,激发着士兵们的斗志。
同时,各项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兵器被擦拭得寒光闪闪,粮草被仔细清点、搬运,帐篷被加固,战马被精心喂养、梳理,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金朝对这场战争的重视与决心。
士兵们听闻即将再次出征,个个士气高昂,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他们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仿佛即将奔赴的不是残酷的战场,而是一场荣耀的盛宴。
他们渴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用自己的热血与生命为大金立下赫赫战功,助力大金实现“中外一统”的宏伟目标。
他们深知,这场战争不仅关乎大金的未来,更关乎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他们愿意为了大金的荣耀,毫不犹豫地奉献一切。
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正月,冰雪尚未完全消融,整个大地依旧被一层银白的雪幕所覆盖,宛如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错觉。
然而,在这看似宁静美丽的表象之下,一场激烈的战争风暴正悄然酝酿。
大金军队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向着辽朝中京大定府(今辽宁宁城西大名城)汹涌奔腾而去。
军队行进时,脚步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回荡在这银白的世界里。
中京城外,战云密布,厚重的乌云犹如一座座黑色的山峦,沉甸甸地压在城市上空,仿佛要将这座古老的城市压垮。
乌云翻滚,如同黑色的巨浪,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金兵们士气高昂,他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犹如滚滚雷霆在天地间回荡,仿佛要将这冰雪世界都震得粉碎。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坚定,手中紧握着兵器,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