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平城京的春雪刚化,学宫门前的石阶上还沾着湿漉漉的青苔。吉备真备踩着薄冰走进“式部省”(仿唐吏部),案头早已堆着厚厚的卷宗——那是新科贡举的应试名册,足足装了三个木箱,比往年多出近两倍。

“大人,这是筛选出的五百份合格答卷。”属官捧着一本簿册上前,上面用朱笔圈着“寒门”“贵族”的标记,“按您的吩咐,优先选取非氏姓出身的学子,现已初选出八十人,其中寒门子弟四十九名,占了六成多。”

吉备真备翻开答卷,指尖停在一份卷首写着“菅原平”的策论上。那字迹笔力遒劲,论的是“如何仿唐制革除旧弊”,从均田、税法谈到学宫教化,字字切中要害。他想起去年在大唐国子监,亲眼见长安举子们凭文章定前程,那时便暗下决心:“倭国若要兴,必先破氏姓之锢,让寒门有才者能出头。”

三个月前,大唐使团刚离平城京,吉备真备便借着“试行唐制”的诏命,奏请天皇扩大贡举规模:“昔年贡举取三十人,多为氏姓子弟,寒门有才者难入其列。今要推唐化,当广纳贤才,录取名额宜增至八十,且寒门需占其半。”

大伴氏当时便拍了案:“荒唐!官员任免自古由氏姓贵族执掌,寒门子弟连字都认不全,岂能当官?”物部氏也附和:“贡举是国之大典,若让泥腿子混入朝堂,岂不辱没了先祖?”

吉备真备却早有准备,他让人抬来大唐的《选举令》,指着其中“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条文:“大唐能有今日之盛,正因科举向寒门开放。去年琉州渔民之子阿海能中进士,难道我倭国寒门就出不了人才?”他又呈上九州农夫联名的请愿书,上面按着密密麻麻的指印,都是求“给寒门一条出路”的。

天皇看着那份请愿书,又想起大唐使团留下的《均田令》,终是点了头:“便依吉备大人所奏,今年贡举扩录至八十人,寒门占比不得少于六成。”

此刻,吉备真备拿起菅原平的答卷,忽然笑道:“把这份定为榜首。”

属官一愣:“可菅原平出身‘史部’(倭国旧制中低于氏姓的阶层),按惯例最多只能做个小吏……”

“惯例?”吉备真备将答卷拍在案上,“从今日起,倭国的惯例要改了。大唐科举‘状元可授京官’,咱们为何不可?传我命令,菅原平为本科状元,授‘式部少辅’,协助我处理官员任免事。”

消息传出,平城京的寒门学子们炸了锅。住在朱雀大街陋巷里的阿倍仲麻吕,原是个替贵族抄书的书生,听说自己中了贡举,当场抱着卷宗痛哭——他祖父三代都是“部民”,连姓氏都没有,如今竟能入朝为官。

放榜那日,学宫外墙前挤满了人。寒门子弟们围着榜单找自己的名字,找到的便互相击掌庆贺,有人甚至当场脱下草鞋,光着脚在雪地里奔跑,喊着“我菅原平能当状元,你们也能!”

大伴氏的府邸里,首领看着榜单上刺眼的“寒门四十九名”,气得将茶碗摔在地上:“吉备真备这是要翻天!八十个名额,竟让泥腿子占了大半,往后朝堂还有咱们说话的份?”

儿子却捧着一份文书进来,脸色发白:“父亲,式部省刚下了任免令,菅原平升了式部大辅,还任命了十四个寒门学子去九州、四国当‘国司’(地方官),连咱们家世代把持的筑前国,都派了个渔民出身的学子去当副职。”

“反了!反了!”大伴氏捂着胸口喘气,“派人去筑前国,让咱们的人给那寒门子好看!”

可他不知道,那些赴任的寒门学子,行囊里都揣着吉备真备给的“尚方宝剑”——一份盖着“式部省”印的文书,允许他们直接掌管地方文书、税收,“若有贵族阻挠,可先斩后奏”。

去九州的学子叫小野石根,原是个佃农的儿子,凭着一手好字考上贡举。他到筑前国赴任时,大伴氏的家臣故意不给户籍册,想让他无从施政。小野石根却不慌不忙,带着属吏挨村挨户登记,用唐式“四柱清册”记账,半个月就查清了当地田亩、人口,连贵族隐瞒的私田都一一标注出来。

“这是按大唐《户籍法》做的账册。”他将清册摆在大伴氏家臣面前,上面用朱笔圈着“某贵族隐田百亩,应补缴税粮十石”,“若三日内不交,我便将这册子送往平城京,让式部省定夺。”

家臣看着那密密麻麻的账目,冷汗直冒——这些寒门学子虽出身低微,却熟稔唐律、精于算计,手里的笔比贵族的刀还厉害。最终,大伴氏只能捏着鼻子补缴了税粮。

类似的事在四国、本州接连上演。寒门官员们按唐制整顿文书,将税收、徭役的明细张榜公布,百姓们看着“今年每户缴粟二石,比去年少缴半石”的告示,都念叨着“还是寒门官体恤咱们”。而那些贵族子弟,要么看不懂唐式账册,要么不屑于管“琐碎小事”,渐渐被架空了实权。

菅原平在式部省更是雷厉风行。他仿照大唐“考课法”,给每个官员设立“政绩簿”,记录“劝农桑多少”“断案多少”“唐化推进多少”,季度考核一次,不合格者直接罢免。有个大伴氏的子弟因“不会写汉文文书”被罢官,哭着去找大伴氏告状,却被怼了回来:“连唐字都认不全,还好意思当官?”

初夏时,吉备真备带着新科官员去拜谒孔庙。八十名身着唐式官袍的学子整齐列队,菅原平作为代表宣读祭文,用的是标准的长安官话:“我等虽出身寒微,幸蒙唐制之恩,得入朝堂。当以大唐贤才为范,兴教化,安民生,不负天皇,不负大唐……”

祭文声传到墙外,正赶上农夫们送新收的麦种到学宫。一个背着半袋麦种的老农听见“唐制之恩”四个字,笑着对同伴说:“你看那领头的菅原大人,听说以前是给人抄书的,如今能站在孔庙里说话——这贡举扩了,咱们的娃以后也有盼头了。”

消息传到长安,太子李象正在东宫翻看倭国贡举的卷宗。狄仁杰恰好进来,见他对着“寒门占比六成”的记录点头,便笑道:“吉备真备这步棋走得妙。寒门掌权,自然会维护唐制,这比派多少兵去都管用。”

李象指着卷宗里菅原平的名字:“狄卿看,这菅原平在策论里写‘愿为大唐与倭国牵线之绳’,可见心向唐化。等他在式部省站稳脚跟,下一步便可奏请倭国贡举与大唐会试接轨,让这些寒门学子直接赴长安应试——到那时,他们的心,就更贴近大唐了。”

平城京的夜色里,式部省的灯还亮着。吉备真备与菅原平正在核对地方官的政绩簿,烛光映着两人鬓角的白发与青丝。

“大人,大伴氏刚派人送来贺礼,说想让他侄子入下次贡举。”菅原平指着桌上的锦盒,里面装着两匹蜀锦。

吉备真备冷笑一声:“告诉他,要入贡举,便让他侄子去学宫好好读书,凭本事考——唐制之下,没有‘氏姓’的通行证,只有‘文章’的敲门砖。”

窗外,学宫的方向传来学子们夜读的声音,清朗的唐语吟诵着《论语》里的句子:“学而优则仕……”这声音穿过平城京的街巷,落在寒门官员的府邸,也落在九州农夫的茅舍,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正荡开层层涟漪——那是属于寒门的希望,也是倭国归唐路上,最坚实的一步。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